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胚胎着床是指处于活化状态的胚泡和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胚胎着床过程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并伴随一系列的细胞变化、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细胞内的microRNA(miRNA)可以被释放到细胞外环境,这些由细胞释放并在细胞外环境中稳定存在的miRNA被称为细胞外miRNA。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与胚胎活力有关,也可以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参与胚胎-母体相互作用。母体的循环miRNA具有稳定性、非侵入性和易于获取等特点,可以作为妊娠相关疾病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文章简述了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哺乳动物妊娠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受体牛是移植胚胎的母体,移植后的胚胎要在其体内着床、生长发育直至足月分娩,因此,受体牛的选择及处理对胚胎移植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绵羊中,排卵率不高、受精率低和胚胎死亡是很严重的。胚胎死亡对生产的不利影响包括胚胎着床前(14天前)死亡造成羔羊出生数少和胚胎在着床期间死亡造成的羔羊初生重低。Rhind 等指出,死亡胚胎对存活胎儿初生重的不良影响是由于胚胎死亡之后,其余还存活的胚胎不能再利用已被死胚占据的母体子叶。在许多研究中,还不能将胚胎死亡和受精受阻区分开来。本文概述了绵羊配种前后的营  相似文献   

4.
着床是指胚胎发育到胚泡阶段 ,与此同时子宫增殖和分化到可接受状态的同步化发育 ,并最后形成胎盘的过程。猪、马、牛、羊等都是表面着床 ,胚泡与子宫内膜只是表面接触 ,并未嵌入子宫内膜中。黄体产生的孕酮对于妊娠维持、子宫内膜接受态的建立以及着床后的妊娠维持都很重要。妊娠早期胚胎诱导母体的内分泌变化以维持卵巢黄体孕酮的持续分泌 ,这是母体对妊娠最早的生理反应 ,以使妊娠与正常的卵巢周期相区别 ,称为母体妊娠识别 ,它是着床起始必不可少的环节。最近证实 ,雌激素启动着床是通过诱导子宫上皮分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粘蛋白等…  相似文献   

5.
胚胎着床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成败.胚胎着床涉及到胚胎发育、子宫生理及胚胎与子宫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具体包括胚胎在子宫内膜的识别、粘附、入侵等过程,笔者就胚胎着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张金国 《野生动物》2010,31(4):F0003-F0003
雌性大熊猫体重约100kg,但所产胎儿仅100g左右,只有母体体重的千分之一。这是因为大熊猫胚胎延迟着床,即受孕后,受精卵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直到后期才开始着床发育。  相似文献   

7.
受体牛是移植胚胎的母体,受体母牛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是胚胎移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受体母牛选择不好或饲养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胚胎移植的着床--即影响受胎率.因此,做好受体母牛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是胚胎移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母猪空怀或配种不孕的原因有很多.调查表明,大约25%~35%的胚胎在妊娠12~18 d(胚胎着床期)发生流产,即隐性流产,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受很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着床窗口开放的时间也很短,此时胚胎发育到具有着床能力的阶段,子宫具有接受性.本文综述了关于猪胚胎着床时与黄体溶解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包括瘦素及前列腺素在着床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着床前胚胎发育相对独立于母体,可以进行体外培养,是人类医疗、辅助生殖和畜牧生产等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目前猪等物种的胚胎体外发育率仍较低,发育质量相对较差,而获得高质量的体外胚胎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因此寻找提高猪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培养体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前列环素是体内多种组织分泌的一种前列腺素。有研究显示在输卵管上皮分泌的前列腺素促进着床前胚胎发育。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以提高胚胎发育效率和发育质量。本文对目前关于前列环素对着床前胚胎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以总结,并探讨了前列环素促进体外胚胎发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妊娠是哺乳动物的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长的时期,妊娠起始于受精、终止于分娩.妊娠期一般可分为胚胎早期、胚胎期和胎儿期.胚胎早期为受精后12~15d.胚胎期为受精后的第15~33d.胎儿期到受精后的第34d至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妊娠期满,母体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就是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