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找到适宜于吉林省种植的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以22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初步评价与鉴定。本研究采用田间观察与数据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小区籽粒产量与株高、茎粗、分支数、分支习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株高、茎粗、分枝数、分支习性的增加,小区籽粒产量越高;小区籽粒产量与叶长、叶宽存在负相关关系。得出结论,JM0002、JM0008、JM0015、JM0019因其种子成熟期早、收获早、籽粒产量较高作为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麻是一种古老的纺织作物,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本文介绍了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和我省大麻纺织工业发展情况;并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阐述了适宜全省纤维大麻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全省大麻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分析24个品种(系)在黑龙江省主要麻产区的产量品质差异,以及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纤用工业大麻的高产栽培筛选优良品种,同时找出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科研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品种设1个大区,不设重复,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4个最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的纤用工业大麻品种(系),24个品种中HY-2、HY-1、HY-15、HY-111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同时得出茎粗、工艺长度、全麻率与纤维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依次为全麻率(0.792)>工艺长度(0.472)>茎粗(0.397)。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工业大麻加工处理机械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大麻的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分数小于0.3%,无毒品吸食的价值,是大麻的品种类型之一,其纤维、麻籽、秆芯等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可以进行工业化种植与利用。随着工业大麻产业的发展,对生产机械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工业大麻加工处理机械是工业大麻生产机械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后序用途影响很大,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简述了国内工业大麻处理机械的发展现状,对国外的工业大麻处理机械的研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促进我国工业大麻发展和其茎秆处理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云南工业大麻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及战略定位提供决策参考,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工业大麻种植、提取加工及产业政策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发展工业大麻产业具有自然条件优越、种植加工基础夯实、科技研发实力雄厚、产业政策环境良好、监管部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存在工业大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种植水平较低、监管难度大、推广种植品种CBD含量低、CBD提取加工成本高、CBD缺乏产业化应用的劣势;具有科技创新成为发展动力、陆续放开工业大麻种植和加工管制的机会;面临来自政策、行业标准、CBD提取技术、原料保障和市场等的威胁;提出立足工业大麻综合开发利用,以高含量CBD工业大麻品种选育、种植和花叶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科研技术攻关,以工业大麻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打造等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麻又叫线麻、麻籽、火麻,属大麻科大麻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大麻纤维长而坚韧,可织麻布、帆布、编织绳索、鱼网、亦可造纸,种子可榨油,作涂料等。中医学上以果实入药,能镇疼止咳、润燥通便。大麻纤维含量高,韧性强,色泽鲜艳,回潮率低,散热性好。近几年由于各地麻纺工业及外贸需要,大麻种植又有了大发展的趋势,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006年黑龙江省克山  相似文献   

8.
工业大麻隔离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籽用大麻高产栽培方案和测试大麻种子生产潜力,从播期、密度、打不打顶3个因素对工业大麻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上中旬播种、密度7.5万~12.0万株/hm2处理的大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作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皖大麻1号表现最好,产量为2 433 kg/hm2,仅次于对照晋麻1号(2 440 kg/hm2);云麻1号纤维产量稍低,但存在麻皮厚、结节多的问题;苍山麻、志丹麻开花早,生育期短,麻皮薄,产量低;天水麻籽粒产量最高,为1 799 kg/hm2,在山西地区适合作籽用种植;云麻1号只开花不结籽,不适合在山西作籽用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从云南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的四个品种在黑龙江省种植种子均不能成熟;而作为纤维用,云麻1号和云麻4号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从云南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的四个品种在黑龙江省种植种子均不能成熟;而作为纤维用,云麻1号和云麻4号在各方面部表现出极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种植的高产、优质工业大麻品种,对1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品质、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庆麻1号、H20和火麻1号为早熟品种且产量较高,籽粒产量分别为166.75、176.28和102.98 kg·667 m~(-2);MLW-1和晋麻1号为晚熟品种,籽粒产量分别为17.23和36.65 kg·667 m~(-2)。庆麻1号、H20和火麻1号适宜于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农业科技》2010,(1):F0004-F0004
云麻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生育期约120d(云南),麻籽单产每公顷约2.7万kg、株高2.4~3.0m。叶片细长、颜包曲探墨幂;成熟期心叶及部分叶柄现紫红色,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用大麻种植面积大省,在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全国最大,但是种植品种多为外省引进,在黑龙江地区种植存在生育期长、种子不结实、纤维品质差等缺点,为此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就工业用大麻黑龙江本地栽培品种良种繁育进行了平播密植和垄作稀植2种栽培模式的试验,通过试验总结了不同模式下栽培措施与方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进了4个籽用南瓜品种开展了引种试验种植,从生育期、果实成熟度、籽粒饱满度、果实及籽粒形态特征、经济性状表现等方面的相关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遴选出了适宜在互助县川水地区种植的无壳籽用南瓜品种"金苹果二星",同时,探讨并总结了无壳籽用南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庆阳市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播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晾晒等内容,以期为庆阳市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业大麻是一种多用途的作物,广泛用于纺织、造纸、食用油、功能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生物能源、建材、新生物复合材料等行业,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1]。在我国工业大麻的栽培种植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有意识地对汉麻品质进行选择始于20世纪初,我国的育种工作比较落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科研工作者开始从事育种研究,到20世纪60、70年代育种工作者利用南种北引,系统选育等方法选育出了如"五常40"、"东宁9"、"涞源195"等一系列品。伴随之后工业大麻种植量的减少,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日渐消失,到20世纪90年代育种工作几乎停滞。直到近年伴随着工业大麻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重视工业大麻育种工作。我国工业大麻育种工作集中在云南、黑龙江、安徽等地。黑龙江省的工业大麻育种工作因为受气候限制,1a1个生产季对育种工作有一定限制,通过开展冬季工业大麻室内杂交试验,可有效缩短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简要总结了新疆籽用西瓜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地平整、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该技术简单实用,希望对籽用西瓜种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石林县承担着2011~2015年农业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19-07B项目,项目主要任务是试验示范工业大麻高产高效轻简模式化栽培技术及适应机械化收获脱叶技术,以降低麻类生产劳动强度和成本,提升植麻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推广适宜我县种植的脱毒大麻,取缔传统有毒大麻品种的种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石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安排在长湖镇试验示范种植300亩,长湖镇人民政府专  相似文献   

20.
产籽专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化市属于冷凉气候区,种植籽用西葫芦出苗生长受自然条件制约,保苗壮苗是高产前提.栽培措施必须采用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综合高产技术模式.实现籽用西葫芦高产最基本的要求是严格遵循技术标准操作,注意每个生产环节,充分挖掘现有籽用西葫芦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