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木霉Trichoderma作用于植物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前沿,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及载文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本研究利用Excel、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90-2022年木霉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定性定量地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年份的增加,中外文发文数量大体呈上升趋势;2)从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期刊来看,核心作者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作者群,但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国内机构发文量最高的是沈阳农业大学,国外机构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总被引次数最高、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是维也纳工业大学;CNKI核心期刊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为首,WOS核心期刊以Biological Control为首;3)从国际合作水平来看,中国和美国合作贡献较大,与其他国家有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4)从学科类别来看,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居首位,层次上应用科学占比较大。综上所述,基于全球尺度下木霉的研究成果,木霉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分离鉴定、生物防治、代谢酶系应用、基因编码和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2.
袁洁  赵晏强 《绿色科技》2023,(18):12-19
基于WOS(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对1990~2021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主要从发文的数量、被引用、期刊分布、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等方面,利用VOSViewer和Ucinet-Netdraw可视化软件,分析了机构和作者合作以及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年际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Ecological Indicators和《生态学报》分别是WOS和CNKI数据库的主要发文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和《生态学报》分别为该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研究机构;刘凯和王丁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贡献最大;基于CNKI和WOS文献的研究热点分别为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的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红树林碳储量及碳汇效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红树林碳汇效能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加。美国和澳大利亚是该研究领域的两大强国,占据领先地位;这两个国家在世界排名前10位机构和作者上均占据明显的优势,其中发文量前10名机构中有5个来自美国,有3个来自澳大利亚,并且排列前4名的机构均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国际上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中有2个来自美国,有3个来自澳大利亚,并且发文量前3名的作者中有2个来自澳大利亚。另外,高被引论文前10名中有4篇的作者来自美国,说明其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影响力。我国有关红树林碳汇效能研究的论文发文量逐年增加,在发文量前10名国家中排列第4,但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均较低。我国在国际排名前10位机构、发文量前10名作者和高被引论文前10篇中均占有一席之位,说明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发展迅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我国红树林碳汇的研究,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领域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明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现状和研究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全数据库对1999-2019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所有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VOSviewer分析关键词热点分布,探讨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第一,中国的发文量次之;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第一,法国次之;其中中国科学院产出的文章总数最多,对我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者Kozich, JamesJ的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近年来我国对林业有害植物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客观反映相关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关注力度,通过中国知网平台对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中国林业有害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使用文献计量法对相关文献的发表刊物、发表年份、研究机构和涉及学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林业有害植物研究文献发文量排前的23种期刊里,文献主要集中在8种(占60%以上)期刊中;发文数量整体上呈逐年递增趋势,伴有小幅波动,这可能与定期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有关;发文最多的单位是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和国家林业局,共42篇(占38.53%),说明国家层面较为重视;对林业有害植物研究涉及最多的7个学科方向进行了分析,其中关于林业有害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与国外相比,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研究近况,以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截至2016年4月1日收录的所有关于油茶的文献为对象,利用 Histcite 和 SATI 等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库检索的222篇相关文献刊载于147种期刊中,每种刊物平均发表文章1.51篇;共有742位作者,20个国家或地区,196个研究机构参与。此外,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发表在《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农林科学类杂志,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占总发文量的84.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发文量占总发文数量的18.1%,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茶油抗氧化活性、皂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全球苔藓植物的研究现状,从文献计量学视角出发,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了1965~2017年间与苔藓植物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定量分析了苔藓植物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学科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1965~2017年间,全球有关苔藓植物的研究文献24784篇,其研究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经过发展相对缓慢的起步阶段(1965-1989年)后,出现了大量成果发表的快速发展阶段(1990~2017年),预计未来在相关研究领域仍会有大量成果发表。全球发表相关文献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和英国,而我国全球排名第5,这表明我国在苔藓植物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日本、波兰和德国的学者分别在苔藓植物化学、分类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发表了较多文献,我国部分学者在苔藓植物分类与分布、植物化学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高质量的成果。中国科学院是全球发表苔藓植物研究文献数量最多的机构,同样表明我国学者在该领域产生了诸多成果并具有很强的实力。此外,全球苔藓植物研究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多机构间激烈竞争的局面。全球发表苔藓植物研究文献最多的期刊依次为美国创办的《The Bryologist》、英国的《Journal of Bryology》和法国的《CryptogamieBryologie》,然而我国的学术刊物在此领域几乎没有国际影响力。全球对苔藓植物的研究集中在植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表明在苔藓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态、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以及环境监测与修复等方面研究较多。此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等提供基础信息,并对后续研究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对杉木施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和对CNKI 数据库杉木施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者谢国阳、李贻铨、刘爱琴发文最多且中心性较高,但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连线较少且中心性较低,合作交流不紧密;今后应拓宽指数施肥应用范围,结合3S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湿地植被近30 a的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湿地植被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基于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1 184篇符合标准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湿地植被领域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占比较高;国内主要的研究机构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各机构在该领域研究方向有所差异,机构内部之间合作比较紧密,机构间的合作相较少;国内对湿地植被的研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随着时间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关注湿地植被的利用价值到关注植被修复再到其多样性的保护及调查,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计量学和竞争情报学角度,对2012—2021年收录于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38篇以林火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论文发表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发文排名前三的科研机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被引前10学位论文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高被引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共4篇;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比例最大,为47.1%。论文归档到林火管理与恢复重建类型数量最多,占全部论文的34.5%;归档到林火基础理论类型的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占博士论文的51.6%;归档到林火预防-预警与监测类型的硕士论文数量最多,占硕士学位论文的36.4%。综上所述,438篇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和选题均符合学科方向且立足行业前沿,做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同时,以上结果为研究生培养及科研选题、推动我国林火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近十年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方面的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期刊文献449篇。其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3种,占12%。不同年份发文量,2003年发表的期刊量最少,仅6篇;2010年最多,达93篇。不同作者发文量,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最多,占94%;发文量有2篇的作者有12人;发文量有3篇的作者仅有1人。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有9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在此期间的发文量多于3篇,占11.4%。期刊文献隶属的学科,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发文量最多,有147篇,占32.7%。期刊文献的研究层次,基础研究层次中的发文量多达201篇,占44.8%。期刊文献的研究角度,理论研究196篇,占44%;实践研究252篇,占56%,两者差不多各占一半。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内容,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途径的研究期刊数量最多,有68篇,占理论研究期刊总数的34.7%,占总数的15.1%。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1983年以来自然教育高质量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然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年度发文量整体可分为起步、发展和增长三个阶段,反映了自然教育的发展历程;文献期刊来源广泛且分散,文献数量自2012年后快速增长;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研究学者相对分散,教育和师范类机构是研究的核心;研究热点集中于自然教育思想理论、儿童教育和学前教育等主题,自然教育的实践运用开始受到关注。为此,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机构、学者及实践者的多方合作,强化在实践运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森林群落研究态势及热点,该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3 977篇目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直观刻画了森林群落研究的演进态势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1)在发文量上,CNKI数据库自1983年中国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发文量增速加快,受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国内发文量呈中高水平发展态势;WOS数据库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直到2020年开始有所回落。(2)在核心作者上,CNKI数据库中共有核心作者147位,其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64.96%;WOS数据库中核心作者有117位,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7.21%。(3)从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看,CNKI数据库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词出现频率较高,且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反映出国内的研究热点是森林群落物种资源、结构特征、树种生长发育与生长环境;WOS数据库中management(监管)、community forest(共有林)、conservation(保护)、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对杉木施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CNKI数据库杉木施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者谢国阳、李贻铨、刘爱琴发文最多且中心性较高,但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文量最多,但各机构间连线较少且中心性较低,合作交流不紧密。今后可拓宽指数施肥应用范围,结合3S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林下经济研究现状和趋势,以2002—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等软件对国内外林下经济相关文献研究数量、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经济累积发文量和累积被引频次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该领域发文量学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巴西、印度、德国、中国等地;世界农林研究中心、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大;林下经济学是一门主要以林学、农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型学科。此外,基于关键文献和关键词分析,低速发展期(2002—2007年)考虑林木生长、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快速增长期(2008—2017年)考虑间作模式、优良品种选育、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分析方法、种间关系等机制研究,急速增长期(2018—2022年)作物化学成分(及内含物)和营养价值、植物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机理、遥感技术的运用以及稳定同位素的溯源技术是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林火研究综述(Ⅱ)——林火预测预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火预测预报是综合气象要素、地形、可燃物的干湿程度、可燃物类型特点和火源等,对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进行分析预测,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林火预报的准确性。林火预测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林火预测预报从20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林火预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主要因子的选择和预报因子的测定。林火预测预报主要方法有:经验法、数学方法、物理方法、野外实验法和室内测定法等。  相似文献   

17.
Poisson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在林火预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龙  尚喆超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12,48(5):126-129
应用Poisson回收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林火预测预报,研究模型的使用条件和检验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1980—2005年该地区林火发生数据为基础,并运用AIC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拟合水平进行检验,探讨这2种模型对林火发生的预测能力,为在我国林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比较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演进趋势,文章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分别统计国内"生态智慧"及国外"ecological wisdom"主题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h指数和施引文献数为主要评价依据,从发文量、出版物、学科方向和共现关键词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智慧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各自的成就、问题和空缺。生态智慧跨学科的特点要求研究者多领域合作,开启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融合的实证性研究,为生态智慧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近年来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2005—2023年生态系统碳汇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关系网络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时间线图谱等,对国内、国际该领域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不同时段的突现词,归纳该领域的主流研究热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国际国内整体上呈波动增长趋势,相对于国内作者,国外作者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研究热点上突显了森林在碳汇研究中的重要性,碳中和与碳汇潜力正在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适老化家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经验借鉴和发展引导。通过对国内外适老化研究这一宏观领域发展脉络的总结与分析,指导和探索我国家具适老研究的未来走向,为促进该领域发展提供思路拓展和设计策略。运用比较分析法,借助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从CNKI和WOS中外文数据库中,选取1999-2022年间有关适老化研究及适老家具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研究领域,机构网络,关键词热点聚类等方面将两者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寻找共同及差异特点,最后就结论进行比对,得出研究领域、机构合作和热点趋势等几方面的不同。同时总结吸收适老化研究的前沿成果,与家具适老研究相结合,提出了适老化家具在设计领域、设计人群、设计策略和设计政策等四方面未来发展的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