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河南平顶山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于2017年7~9月采用样点法为主,样线法为辅的方法对湿地公园夏季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1科40种814只。物种组成以雀形目鸟种稍占优势(5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鸟类种数的67.50%,夏候鸟占22.50%,旅鸟占7.50%,冬候鸟占2.50%;从区系类型来看,以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为主,均占37.50%,东洋界物种占25.00%。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H′=2.898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J=0.7856,并提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管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样线法结合直接计数法对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调查,并以此计算不同的多样性指数,旨在全面了解湿地公园内鸟类资源状况。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4目35科61属89种,以鸣禽、游禽和涉禽为主体;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为3. 4484,丰富度指数为11. 1815,均匀度指数为0. 7683,而且在不同生境中以林地的这3项指数为最高;鸟类的群落相似性以草地和农田最高,湿地与建筑区最低。孝河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复杂,多样性较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结果,为该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公园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孝义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8年持续有效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截至2022年,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良好生境为鸟类提供了优质栖息地、繁殖场所,鸟类物种数持续增加。为了解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具体情况,应用中国观鸟中心记录软件,通过样线法和固定样地法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1年对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鸟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过程中共记录鸟类17目55科162种,相较于2014年建立国家湿地公园之前,鸟类物种数量增加了77种,增加的鸟类中包括黄胸鹀、黑冠鹃隼和黄腿渔鸮等8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此外,分析了湖南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湿地公园鸟类保护的路径,为未来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水域与灌丛的鸟类群落结构不相似(0)。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南昌城市生态站城区和近郊监测站点冬季鸟类资源多样性状况,通过样线法对南昌城区和近郊公园冬季鸟类资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在近郊公园省林科院内调查鸟类有40种,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 2种,艾溪湖湿地公园记录鸟类37种,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 2种。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鸟类物种多样性(H’)为3.168,均匀度(J)为0.853。艾溪湖湿地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H’)为3.249,均匀度(J)为0.914。省级保护鸟类在城郊公园中占本区域调查鸟类种类的26.83%,在城区公园中29.73%。丰富生境类型是提高鸟类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城市鸟类多样性保护的过程中,除了从鸟类栖息地生境考虑,还要结合单个绿地在城市环境中的位置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法对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分布的本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6个目46个科164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种为优势种群,占59%;按区系分,东洋界鸟种相对较多;按居留型分,留鸟和冬候鸟最多;按生境分,林缘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按季节分,冬季鸟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调查结果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未来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朱倩  陈宙  张琪 《林业科技》2024,(1):11-15
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样方、样线及红外相机拍摄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记录到维管植物94科216属313种,兽类5目9科19种,鸟类15目43科125种,爬行类2目16科41种,两栖类1目18科18种,鱼类3目7科18属19种。针对湿地公园面临的人类活动干扰强、外来入侵物种覆盖面积过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冲击,候鸟栖息环境亟待改造等问题,提出进一步落实湿地管护责任,加大湿地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2017年,采用固定样点和样线法,对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81种,隶属于14目37科,其中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23种;鸟类时空分布差异较为显著,空间分布上树丛灌丛区、农田果园区鸟类种类较多,近岸水域敞水区鸟类种类较少;时间分布上鸟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鸟类是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内湿地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建议加强对区内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对峒河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84种,隶属14目29科66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公园内的Shannon-Wiener系数为1.384 2,均匀度指数为0.719 3。同时,用G—F指数对该地区鸟类的科属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G指数为4.068 5,F指数为14.155 6,G—F指数为0.712 6。与湖南其它几个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峒河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较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鸟类多样性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选择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块受到不同程度旅游干扰的样地,对样地中草本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数据调查,以与游径距离远近代表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为标准,分析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下太平湖湿地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表明:(1)狗牙根是三处调查样地中数量最多的草本植物,禾本科植物是人为干扰下的优势科。(2)龙窑寨样地是三处样地中物种数最丰富的样地,钓场次之,八卦岛最低,且6m处的物种数最高,3m处次之,1m处最低,三处样地的6m处与1m处的样方差异显著。越靠近游径,受到的人为扰动越大,样方内的植物物种数越低,且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的数量。(3)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大,太平湖湿地公园内三处样地内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旅游强度的干扰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干扰的强度越大,样地内物种多样性的数值越低。最后论文提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应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生态游步道建设,减少旅游对物种多样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植物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群落多样性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117科328属。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共分布有13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丰富度变化范围在5~31,Shannon-Wei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45~0.97,物种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28~1.40,该研究结果可为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线法及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近5年的观察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6目44科96属136种,其中,雀形目83种,非雀形目53种;水鸟28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20%;东洋种53种(39%)、古北种38种(27.9%)、广布种45种(33.1%);留鸟78种(57.4%)、夏候鸟38种(27.9%)、冬候鸟15种(11%)、旅鸟5种(3.7%)。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国家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6种。提出了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对策,为湿地公园鸟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林业》2022,(1):114-119
水鸟是湿地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在表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能够体现湿地健康水平。为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文以苏州市9处湿地为样地,分别于2019年5月(春)和10月(秋)以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鸟类调查,基于鸟类完整性指数(Bird-IBI),以前3位优势种个体比例、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敏感水鸟分类单元数4个指标构建Bird-IBI评价体系对苏州湿地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苏州市9处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83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苏州湿地春秋两季鸟类停歇过境活动频繁,其种类和数目变化较大。2)太湖绿洲湿地Bird-IBI得分最高,健康状况最好,其次是天福和沙家浜湿地,最差的是阳澄湖湿地。3)空间分布上,苏州湿地健康状况没有呈现明显规律;时间尺度上,除同里和沙家浜湿地以外,其余湿地秋季Bird-IBI值均高于春季。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的管理及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市野生鸟类及其物种多样性是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上海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但是高密度城区各类用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涉及。该研究于2014—2015年对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沿线不同类型用地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8目25科47种鸟类。对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园绿地、湿地等不同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商务办公用地中各类绿地-建筑空间格局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公园绿地生境鸟种数最多;其次是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的附属绿地构成的休闲绿化生境;而湿地生境的鸟种数虽然最少,但稀有鸟种更多并且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公园绿地生境;中心式绿地布局模式对鸟类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更有利。整个研究区域的鸟类群落结构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但严重单一化。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舞钢石漫滩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的种类与数量迚行了调查,结果:①共记录到鸟类13目28科5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3种;优势种5种,常见种46种,稀有种8种;多样性指数2.666;均匀度指数0.6566;留鸟34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7种,旅鸟5种;东洋界8种,古北界23种,广布种28种;②鸟类多样性指数:农田生境(2.2522)湿地生境(2.3651)林地生境(2.6246);均匀度指数:湿地生境(0.6456)农田生境(0.6997)林地生境(0.7717);优势度指数:林地生境(0.1201)农田生境(0.1505)湿地生境(0.1515);3种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林地生境和农田生境的相似性最高(0.7636),和湿地生境的相似性最低(0.2899)。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95种,优势种为白鹭、白头鹎和纯色山鹪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4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占比约44.21%,留鸟占比约42.11%,夏侯鸟占比约8.42%,旅鸟占比约5.26%。鸟类群落多样性方面,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堤岸区域高于坑塘和红树林区域;通过计算各区域年度间鸟类群落相似度来反应生境变化情况,红树林区域年度间生境变化较大,相似度为67.96%。  相似文献   

19.
利用观察、拍摄等手段,采用定点、样线法及样方对辽宁葫芦岛龙兴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龙兴湿地公园共监测到鸟类20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水鸟资源丰富,种类99种,种群数量162 232只。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鸟类总种数的41.87%;鸻形目鸟类占鸟类总种数的20.68%。99种水鸟中鸻形目最多,占水鸟总种数的42%;鸥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9%;雁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6%。建议进一步加强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监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丁晶晶  王玄  常青  袁屏 《江苏林业科技》2022,49(1):42-47+53
为研究南京南郊丘陵山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调查样地,共记录鸟类个体3 002只,隶属于15目35科94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的物种数(60种)和个体数均最高。全年样区内优势鸟种为白头鹎、乌鸫和棕头鸦雀;记录的鸟类中属于国家II级保护的鸟类有6种,分别为黑鸢、凤头鹰、燕隼、红隼、红角鸮和画眉;属于国家规定的“三有”保护鸟类81种。这些重点保护物种对栖息地质量、食物资源、人为干扰强弱等环境因子较为敏感,在调查样区内的多次记录充分反映了该区域良好的鸟类栖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