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中仁3号"杏制干时对果实成熟度的要求、不同立地栽培条件制干的差异以及适合制干干燥的方法,选择"中仁3号"杏不同成熟度鲜果制干后,比较了可溶性固形物、杏干重、制干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比较了干旱地与水浇地所产出的‘中仁3号’杏制干后的差异;选择不同干燥方法干燥‘中仁3号’杏后,比较了可溶性固形物,杏干重,制干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中仁3号"在成熟度II时,制干率最小,杏干黄色,颜色均匀,且肉质较硬,非常适合商品性要求;"中仁3号"在干旱地区栽培比水浇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制干时间较短,制干率较低与果实的含水量有关;"中仁3号"在自然晾晒制干要比烘烤制干时间长,卫生条件差,霉坏腐烂的较多,品质不均匀;但烘烤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能源,不适合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西梅电热烘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掌握西梅鲜果电热烘干制干的适宜工艺条件,以新疆主栽西梅品种‘法兰西’、‘女神’的成熟期鲜果为原料,以烘制温度、碱液处理浓度,碱液温度、碱液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每因素4个水平,以最终烘制时间为初步考核指标,采用电热烘干制干方法对其制干工艺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同时对西梅鲜果、干制品的总糖、总酸、水分、维生素C、蛋白质、膳食纤维和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感官评分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的最佳制干工艺条件为:整果经浓度为7.5 g/L、温度为80℃的碱液浸泡90 s后再在65℃温度条件下烘制,至含水量为15%~18%时所制得的西梅干的品质最优,‘法兰西’的制干时间约为72 h,‘女神’的制干时间约为96 h。采用该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西梅果的制干速率,缩短了制干时间,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鲜果的颜色和果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红栀子果实的采收加工与贮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的采收要选择果实成熟的适宜时期,采用蒸汽杀青和沸水浸煮方法使栀子果实迅速脱水,用烘干或晒干方法对果实干制并进行干燥贮藏,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果皮蜡质微形态和不同预处理枸杞果实制干时间进行探究,明确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高,‘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发育,果皮和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果皮厚度最小,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了烘干和晒干的核桃青皮多糖含量,结果显示,苯酚硫酸法测得晒干和烘干的青皮多糖含量分别为185.41mg/g、119.82mg/g;蒽酮硫酸法测得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35.67mg/g、74.68mg/g。实验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稳定性以及重复性,苯酚硫酸法优于蒽酮硫酸法,而其中晒干处理的核桃青皮比烘干处理的多糖含量高约65mg/g。  相似文献   

6.
为给藏天麻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野生天麻为试材,分别采用自然干燥、蒸煮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等炮制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并就不同炮制处理对其天麻素与多糖含量提取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测定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蒸煮烘干、自然烘干、新鲜(未经处理)的天麻其天麻素含量分别为5.43、1.39、0.584、0.546 g/kg;其总糖提取率分别为64.5%、57.9%、35.7%、32.7%,其粗多糖提取率分别为43.0%、20.5%、26.3%、29.3%;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天麻其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提高,高于蒸煮烘干、自然晒干等处理的4~10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优于蒸煮烘干、自然晒干处理;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的天麻,不仅保存且提高了天麻的药用价值,而且食用方便。文中因此认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可在波密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原花青素含量减低程度为基准,研究黑果枸杞干燥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4个种源黑果枸杞鲜果进行不同干燥法处理,得出结论: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均下降。其中阴干处理后,果实原花青素含量降低最少,干燥至恒重用时12~15d;恒温鼓风干燥处理,随干燥温度升高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40℃干燥至恒重用时12 h,60℃用时8 h,80℃用时6 h,100℃用时4h;鲜果晒干至恒重用时5~6 d。阴干处理耗时长,但原花青素含量下降程度低,不需要专用设备,实用性强;烘干和晒干处理使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下降,影响黑果枸杞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辣椒杏’花芽分化时期与分化特点,从而为降低其败育率、丰产栽培及育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及石蜡切片法对‘辣椒杏’等3个杏品种花芽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杏’与‘旦杏’花芽分化集中在6月底至8月底,‘库买提’花芽分化集中在6月底至9月初。各品种所经历的分化时期一致,其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6个时期。在同一时间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各时期均有重叠现象,但持续时间不同,‘辣椒杏’与‘旦杏’持续时间较为接近。在6个分化时期中分化初期历时最长,其它时期各品种历时10~30 d不等。‘辣椒杏’与‘旦杏’花芽分化的整体进程比‘库买提’早10 d左右,从花芽开始分化到雌蕊形成,3个品种均历时约90 d。  相似文献   

9.
对杜仲皮和杜仲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干燥,并考察这些处理方法对杜仲皮及叶中的几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经过微波处理后,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29%、7.005%和4.420%,是晒干处理的5.14倍、1.52倍和17.06倍;皮中京尼平苷酸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93%和4.242%,分别是晒干处理的1.09倍和1.78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后50℃烘干处理杜仲皮及叶能够有效的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杜仲皮和杜仲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干燥,并考察这些处理方法对杜仲皮及叶中的几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经过微波处理后,叶中绿原酸、总黄酮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29%、7.005%和4.420%,是晒干处理的5.14倍、1.52倍和17.06倍;皮中京尼平苷酸和桃叶珊瑚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93%和4.242%,分别是晒干处理的1.09倍和1.78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后50℃烘干处理杜仲皮及叶能够有效的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木种子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因此 ,必须根据种子的不同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贮存方法。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 ,在华北地区用下列方法贮存可使种子在 1年之内保持有效的生命力。1 干藏适宜温度 - 5℃~ 2 0℃。种皮较厚、质地坚硬的种子休眠期长 ,生命活动缓慢 ,适宜干藏。具体方法是把种子晒干后装入口袋 ,码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室内各边角堆放石灰或草木灰用以吸潮。这种在自然状态下贮存的种子 ,由于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较大 ,要经常检查 ,适时晾晒 ,并防止生虫和鼠害。可用此法贮存的种子有松柏科植物种子、豆…  相似文献   

12.
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1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4d的光照处理能提高发芽率15%左右,‘中串红’种子适宜相对高一些温度环境,在28℃左右,发芽率、发芽势均高于对照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兰州及同类型气候区发展的品质优良、抗寒性好的葡萄新品种。【方法】以10个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春光’‘贵妃玫瑰’‘巨玫瑰’‘蜜光’‘晚黑宝’‘无核翠宝’‘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晶红宝’和‘SP9715’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盛果期葡萄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测定低温胁迫后各品种1年生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将10个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尽相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0个品种中:‘阳光玫瑰’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22.38℃;其次为‘浪漫红颜’和‘春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96、-20.75℃;‘晚黑宝’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18.94℃。【结论】在甘肃...  相似文献   

14.
鲜倍预处理是工业原料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处理方法能直接影响倍子的外观形状如:丰满程度,色泽品质和单宁的质量,现行的处理方法通常有沸水煮后晒干,阳光直接晒干,先经沸水淋烫后再晒干、烘干,先用水蒸汽蒸,再晒干等5种,目前农村多习惯使用阳光直接晒干和先经沸水煮后晒干的方法,这些处理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倍子内的蚜虫,杀死倍子固有的多酚氧化酶和鞣酸酶,如果不进行杀虫,杀酶处理,倍蚜虫就会自行破倍子而飞出,不但降低了倍子质量,还污染环境,多酚氧化酶能使多酚类物  相似文献   

15.
以‘紫枝玫瑰’的愈伤组织为诱导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紫枝玫瑰’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效果,处理时间明显高于处理浓度;在高浓度、短时间的处理组合下,愈伤组织能很快打破抑制作用,恢复生长,如300mg/L与10d、20d的处理组合,适于‘紫枝玫瑰’多倍体诱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八角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的八角果为原料,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莽草酸和茴香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莽草酸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茴香油中主要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莽草酸和茴香油含量影响不同。莽草酸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晒干,为9.64%;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微波杀青后烘干,为7.35%。茴香油含量最高的处理方式是薄膜包住杀青后晒干,为4.23%;含量最低的处理方式是100℃开水杀青后烘干,为3.12%。不同方式处理八角所提取茴香油中茴脑含量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追施氮肥对'李广杏'树体营养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敦煌寒旱区‘李广杏’的栽培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沟施氮肥处理下‘李广杏’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叶绿素含量及枝条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4个追施氮肥(用尿素折算)处理分别为CK(0)、N_1(60.0 kg/hm~2)、N2(120.0 kg/hm~2)和N3(180.0 kg/hm~2)。结果表明,与CK相比,适量施氮能提高‘李广杏’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_2浓度,且不同时期N_2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81.6%、36.2%、19.7%、103.9%。初始荧光值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时期N_2处理下的初始荧光值最低,分别为40.8、459.1、572.1、512.3。而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的光量子效率则随施氮量的提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时期N2处理下的枝条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适量施氮(N_2)能够显著增加‘李广杏’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光合活性,从而使得净光合速率增加;氮素水平对‘李广杏’的光合及荧光特性影响存在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亦具有差异性。生产中通过综合评价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可快速、直观地评价‘李广杏’对氮素营养的内在需求,为杏园施肥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炮制后肉桂的挥发油,HPLC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比较烘干、晒干、晾干3种方法对肉桂中挥发油和桂皮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考察了焖制对肉桂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加工炮制的最佳条件为:新鲜肉桂先放入冷水池中浸泡一昼夜,再放入加有生石灰的容器内密封,40℃保温2~3天,晾干。焖制后晾干的肉桂质量最好,香气最浓,有效成分肉桂油和桂皮醛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油用‘凤丹’籽粒适宜的储藏条件以及各储藏条件下籽粒的保质期,为油用‘凤丹’籽粒的采后储藏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年采收的‘凤丹’籽粒为材料,分别以室温散装、室温真空包装、4℃散装、-20℃散装共4种储藏方法对籽粒进行为期1 a的储藏。储藏期间每隔30 d测定籽粒的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脂肪酶LPS和脂肪氧合酶LOX)、籽粒出油率以及所提取籽油的油脂品质(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和脂肪酸含量(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结果】在整个储藏期间,‘凤丹’籽粒的POD活性、出油率以及所提取籽油的碘值、亚麻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所提取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油酸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凤丹’籽粒的LPS、LO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室温散装储藏对比,室温真空包装储藏、4℃散装储藏和-20℃散装储藏均能有效抑制‘凤丹’籽粒和所提取籽油的劣变。综合各项指标可知,室温散装、室温真空包装、4℃散装、-20℃散装条件下储藏‘凤丹’籽粒分别不宜超过60、150、120、300 d。【结论】储藏环境的温度和氧含量对‘凤丹’籽粒的保质期有较大影响,结合生产实际,建议油用‘凤丹’籽粒的储藏环境应低温、少氧,且宜在半年内提取籽油。  相似文献   

20.
以引进的‘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等5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越冬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同一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间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不同,表明各品种间抗寒性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抗寒力排序为:‘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