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简要回顾了新农合试点以来对新农合报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学术界在新农合报销存在的问题、新农合报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新农合报销模式以及异地报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现有对新农合异地报销,特别是跨省报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经过8年的发展,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笔者以延庆县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北京市新农合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这对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出结论是: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年龄、去年是否报销新农合费用与延庆县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去年人均收入水平、实际报销比例与延庆县新农合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绥德县实施"新农合"以来,参合率逐年上升,实施效果显著,绥德县制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民对新农合认知不全面、报销标准偏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宣传、合理制定报销标准、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力度等,推动"新农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10月1日起,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河南省参合农民在新农合报销后,合规自付费用超过1.5万元以上的可获大病保险再报销。河南也是目前全国首个实现的全省统一筹资标准、出院即时结报的省份。据了解,新农合大病保险资金由新农合基金支付,不再额外向农民收费。根据各地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14年度参合农民筹资标准分为16元、15元和14元三个档次。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中参与方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了广东省新农合参与方对整体及各项政策的满意度,并探讨影响整体满意度的因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与方对新农合的整体满意率较高,达到89.9%;影响参与方对新农合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报销比例、报销手续、报销的病种范围、宣传力度、筹资方式、监督方式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自新农合制度实行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焦作市为例,对该地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的因素,并据此认为新农合制度可以从更加具体的宣传、更加合理的报销方式,以及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贵州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及满意度。结果表明,村民对新农合制度及服务满意度较高,对每年缴费金额比较清楚,但对于报销比例、报销程序、时限及报销药品等具体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也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8.
--今年城郊农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和部分单病种报销金额均将超去年? 拿着"参合本"到家门口卫生所取药、看病,住院可以报销.连生孩子都能得到补助--今年起,参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郊农民在医疗保障上将与城里人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62-163
新农合制度发展迅速,参合率不断提高,覆盖面逐步扩大。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大病补偿力度不够,报销范围窄,报销比例设置不公平,居民的大病负担依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新农合制度下的基金结余逐年递增,与农民的大病保障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为此,研究新农合基金,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居民防大病风险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01-204
新农合作为一项广覆盖的社会保护措施,其在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脆弱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影响因家庭支付能力不同而存在分化。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微观面板数据,根据消费均值和消费波动模型测算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并在区分全样本家庭和有灾难性医疗支出样本的前提下,估计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总体上,新农合制度仅对低贫困标准下低收入家庭脆弱性有显著降低作用,但针对有灾难性医疗支出家庭,其脆弱性随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而减少。因此仍然需要扩大新农合病种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以缓解疾病风险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结合政府主导下的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筹资成本及管理成本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的实例,得出商业保险机构的参与对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实施有着正相关作用,即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由此从政府、企业及农民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初级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健康权益的重要形式。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金运行管理,自愿与逆向选择问题入手,提醒我们要重视医疗救助制度及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使其实施更为有效,符合农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从公平效率视角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镠旎 《农学学报》2014,4(7):111-114
公平与效率作为社会保障的两个方面,始终影响着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以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隐性与显性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指出政府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效率不断提高的当下,应着重实现公平,从而达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201-9202,922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政府构建的基本医疗制度之一,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该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手续繁琐、费用报销不及时、起付线较高、报销比例过低以及监管漏洞等.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改善乡村医务人员的待遇、加强培训并广泛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明亮  蒋远胜  李瑶  徐慧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79-7480,7483
采用重点调查及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成都市温江区和金堂县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样本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采用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开设农民工异地通用报销点和缴费制度;公开透明报销比例;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海南"新农合"中参与方的满意度,探讨影响参与方满意度因素,提出改进路径。本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形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报销比例、报销封顶线、筹资方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新农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方式等要素对参与方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新农合参与方的整体满意率较高,但基金管理、监督机制影响满意度的提高。建议提高报销比例,优化服务,强化监督,完善海南"新农合"制度。  相似文献   

17.
缪世磊  牛文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211-10214
选取安徽省歙县、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四川省江油市3个地区的医保就诊人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代表.统计分析发现,就医人数分布的差异性并不会因为地区、年龄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对医疗费报销比例的均值做了区间估计,结果表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56 ~60岁人群医保报销比重最大.该研究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普及度等提供了基本统计分析数据,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丽琴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28-129
从需求和供给2个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分析,指出参加新农合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但其供需矛盾仍旧比较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旧困扰着广大农民。对此,提出了供方和需方双重激励模式以期促进新农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合提供给农民的是一种混同契约,该契约在合作医疗基金精算平衡下的激励可行性必要条件是农民的预期健康损失处于(δhL,δhH)区间。在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处于该区间之外的农民不会完全自愿地选择参合。因此,只要新农合制度遵循自愿参与原则,且不存在隐性强制,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目标就存在着契约类型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