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芨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英文名Bletillae Rhizoma;兰科植物,白及属。又名小白及、白鸡儿、大白及、地螺丝、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等[1]。全球共有9个种群[2],而中国独4个种群:白及(Bletilla1striata Thunb1)Reichb1f1、小白及(B1yunnanensis Schlt)r、黄花白及(B1ochracea Schltr1)和华白及(B1sinensis(Rolfe)Schlt)r,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白及块茎与非药用部位(叶、茎秆、须根)中白及多糖含量差异,采用水提醇沉法来提取白及块茎与非药用部位中白及多糖,显色剂用蒽酮-硫酸进行显色,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测白及块茎与非药用部位中白及多糖含量。结果显示,白及块茎部位的白及多糖含量为35.12%、须根部位的白及多糖含量为28.82%、茎秆部位的白及多糖含量为20.93%、叶部位的白及多糖含量16.15%。白及块茎与非药用部位中的白及多糖含量具有一定差异,白及块茎中的白及多糖含量白及须根中的白及多糖含量白及茎秆中的白及多糖含量白及叶中白及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林下白及种植模式,分析白及林下种植技术要点,为白及林下种植推广应用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白及的生长发育条件进行总结,将白及经济林木下种植和天然林木下种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了适合白及生长的土壤条件、遮荫度、水分、温度,分析了白及经济林木下和天然林木下种植的优缺点,提炼出了白及林下种植的技术要点。白及林下种植实现了白及和林木同时获得收益,创建了更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一定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从陇南白及分布环境、白及的种质资源和分布、发展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有助陇南白及的保护利用,为陇南白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的化学成分特征色谱图,寻找能够分类鉴别白及属植物的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白及、黄花白及和小白及进行化学成分的色谱图研究,以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militaeine)作为标准品对三者的化学成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显示,白及、黄花白及和小白及3个种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化学成分,其中黄花白及和小白及的含量少于白及;经过HPLC图谱比较,三者的militaeine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白及为最高,黄花白及次之,小白及没有测出该成分.[结论]白及、小白及、黄花白及所含化学成分类似,可为三者等同药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三者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白及作为正品中药白及的唯一基源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白及与黄花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白及种植户选种优质白及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种植两年的3份白及和1份黄花白及的假鳞茎产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及其对钙(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比较各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并分析氨基酸总含量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4份材料的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下同),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假鳞茎产量(38112.15 kg/ha)较高,其次是资源白及(29112.15/ha),资源黄花白及和遵义白及的产量相对较低.4份材料的总氨基酸含量排序为遵义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资源黄花白及>资源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22%,其次是遵义白及(7.12%),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白及的蛋白质含量稍低,分别为6.60%和5.43%;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1.40%和29.70%,资源白及和遵义白及的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7.60%和23.60%.此外,4份材料对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依矿质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二者与Ca等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多糖含量除与Mg含量呈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负相关;Ca等5种矿质元素间表现出或正或负的相关性.[结论]白及与黄花白及、白及同一种内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地品种)间均存在产量和品质差异,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遵义白及、资源白及和资源黄花白及,可作为优质白及品种供药农选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中药材白及块茎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率及白及切片的加工效率,对中药材白及块茎粉碎及切片加工开展设备优化研究,对比不同粉碎机对白及进行粉碎的白及块茎量、粉末量、损耗量的变化情况及白及胶、白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粉碎机对白及的粉碎效果影响显著,新型粉碎机对白及干燥块茎进行粉碎更有利于保留白及粉末量,其损耗率降低2.6百分点,白及胶含量较传统加工显著提升1.78百分点。改进优化的切片机切片优质率较市场常规切片机高4.6百分点,白及多糖含量比常规切片提高8.95百分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切片加工白及时多糖损耗过大导致药材质量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白及富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种植年限白及生长土壤中全硒的含量、白及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部位植株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白及块茎中硒元素随采收时间的动态特征,分析白及块茎的富集特征,讨论白及生长土壤与植株间硒的相关关系。【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硒元素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的白及土壤硒含量,且野生白及土壤硒含量约是人工栽培的3倍;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土壤硒含量为3年 2年 1年,而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块茎硒含量为1年 3年 2年;白及叶中硒含量高于须根和白及块茎,白及块茎硒随种植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须根和叶中硒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增加。【结论】白及叶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及须根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与野生驯化块茎两种白及种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栽种,白及主要生长季节的5月至9月,对母块茎长、块茎长、新块茎数、新块茎总长、新块茎厚、茎长、茎基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等农艺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各指标中,以新块茎总长和新块茎厚增量最高,分别增长453.6%和400.0%;在白及野生驯化种苗的各指标中,以新块茎总长增量最高,达120.4%。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各项农艺指标增量均高于野生白及驯化种苗,其中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新块茎厚增量为野生驯化白及块茎的607.96%。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更适宜作为大田栽培用苗。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的类型丰富,栽培种植过程中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栽培品的质量与产量。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是临床常用的中草药。随着白及用途的不断拓展,人们对白及的需求量正在急速增加,提高其栽培水平、保证药材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白及的生态学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要点、质量评价等方面探究白及栽培技术,旨在提高白及栽培品的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白及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原料,近年来普洱市高度重视白及产业发展,但由于地方标准、种植技术、加工等与省外其他地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阐述了普洱市白及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白及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普洱市白及产业持续发展问题的系列建议,以期提高白及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白及是传统野生中药材,在食品、医学和化妆品工业等方面应用广泛。基于白及野生资源匮乏、自然条件下人工种植困难等情况,攻克其施肥难点,提高白及产量和质量是现今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关于白及施肥种类的研究成果,对不同肥料对白及萌发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白及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及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快速繁殖白及幼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黑暗有利于白及种子萌发,1/2 MS适宜作为白及种子萌发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对白及种子无菌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 mg/L NAA对白及萌发促进效果最明显。[结论]在黑暗条件下,以1/2 MS+1.0 mg/L NAA为萌发培养基,白及种子萌发率高,萌发整齐一致,且原球茎生长速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探索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白及的种植户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对近10a白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包括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环境、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结果表明:白及人工栽培种逐年扩大,种植集中化,再加上生长环境的改变,病虫害愈发严重,缺乏系统地总结白及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本文通过对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白及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翠仙  向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9-11281
通过对云南野生药用白及资源现状、标本记录和文献记载的调查研究得出,目前云南地区没有发现野生药用白及正品——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分布,市场白及药材均为混伪品;这些混伪品包括同属的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兰科的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苞舌兰Spathoglottis pubescens、筒瓣兰Anthogonium gracile、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紫花美冠兰Eulophia spectabilis和毛梗兰Eriodes barbata,百合科的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等。同时,由于近年来对药用白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白及属的各个种均遭到了过度采挖,野生白及属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白及.又名白芨、白及子、白鸡.系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也是广西少数民族用蓝靛染布的着色剂,陶瓷、橡胶制品的粘液剂.广西是白及主产区之一,分布于桂西北山区.贵州也是主要产地.目前白及仍处于野生状态,多年的采挖使野生资源和上市量减少,近3年来白及入市量以每年10%递减,在广西市场销势良好,价格不断上扬.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93-94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及一定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从陇南白及的分布环境、种质资源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以期为陇南白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白及生理的深入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于2017年4—6月连续对不同生长年限白及花期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6月,白及株高以4年生的增幅最大,为122.97%;茎粗以2年生的增幅最大,为13.37%;白及叶片数增幅均较小,其中以2年生的增幅最高,为9.09%;叶片长宽比以1年生的增幅最大,为93.33%。4月以4年生白及的花朵数最多,以2年生白及的花苞数较多;各年生白及的花梗长、粗间差异均不显著。5月以3年生白及的花朵数较多,以4年生白及的花苞数较多。4月、5月各年生白及萼片、花瓣和唇瓣的长、宽间差异均不显著。5月和6月花梗长、茎粗以4年生的最大,分别为25.32cm、2.58mm和35.88cm、3.06mm。6月以3年生白及的蒴果数最多,各年生白及蒴果长、宽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的白及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明确白及多糖的分布和积累特征;为探索和扩大白及资源的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和冰冻切片方法制作白及根、假鳞茎、茎和叶片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白及多糖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徒手切片法比冰冻切片法更适用于白及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白及多糖主要分布在假鳞茎、叶及根的皮层薄壁细胞、茎的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和叶片薄壁细胞中。发现叶片多糖分布较多,仅次于假鳞茎,根和茎中分布较少。【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白及的不同器官及组织中,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是一种研究和分析白及多糖的快速简便的技术和方法,白及叶片的多糖分布较多,开发潜力很大;研究结果可为白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无菌环境下白及(Biltilla striata)育苗成本高的问题及提高云南地区优质白及的生产效率,在有菌的环境下进行白及种子育苗,实现白及高效育苗、规模化生产,有利于保护白及野生资源;且种子苗移栽后能快速适应自然环境,方便简单,大大降低了育苗的成本,推广价值高。本文总结了云南地区白及种子直播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收、育苗基质配制及苗床整理、种子直播、播种后管理、生产田整理、移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