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膜下滴灌水稻技术,是通过改良水稻栽培技术,采用根部滴灌灌水技术,实现在旱区种植水稻的目的。我市是江苏长江入海口旱作多熟制种植地区,三次旱改水未能取得成效,而采取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实现旱区种植水稻。本试验通过对膜下滴灌水稻不同密度试验,得出适宜的膜下滴灌水稻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在盐池县冯记沟乡平台村旱作节水示范基地进行玉米膜下滴灌不同滴灌量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耗水量较低,土壤失墒小,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耗水量急剧增加,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滴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滴灌春小麦不同密度小区试验,了解掌握小麦在不同密度分蘖、成穗情况及产量表现,探寻春小麦较为合理的密度及播种量,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供试小麦品种为新春6号,千粒重为50克。试验地为轻粘土地,养分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全层施肥667米~2基施尿素8千克、三料10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一、试验目的本试验填补伊犁膜下滴灌水稻技术的空白,对比膜下滴灌水稻有机种植和无公害种植两种模式的综合效益及市场前景。二、试验地点试验设在伊宁县农业局试验场(青年农场)。试验地面积2.4公顷,其中,有机栽培模式0.6公顷,无公害栽培模式1.8公顷。三、试验时间2015年4~11月。四、品种选择水稻品种选择T-43(新疆天业集团提供)。该品种苗期抗低温能力较强,返青快,分蘖成穗率高,幼苗长势旺,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结实粒多,着粒密度中等,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穗粒数(实粒)120~125粒,千粒重25克左右,籽粒阔卵圆形。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只有合理群体结构才能获得高产。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五家渠种植的玉米品种及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从而获取最大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阜康市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常年种植面积达到500公顷。由于长期以来水稻种植模式陈旧、水需求量较大、育秧插秧环节用工投劳量大,费水费工,极大地制约了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为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收目的,我站围绕旱作水稻高效生产中关键技术问题,借鉴外地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探索出本地水稻旱作栽培的新路子。一、示范区情况示范区位于黄土梁大庄子村。该村农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土地肥沃。水稻旱作栽培由该村水稻种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水稻是新疆天业集团通过8年研究、探索出的一套世界首创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膜的水稻现代化栽培技术。水稻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突破了传统种植水稻的"水作"方式,全生育期无水层、不起垄,每667 m2灌  相似文献   

8.
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与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分析膜下滴灌的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对膜下滴灌水稻种植的要求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今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的优化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志东  魏倩 《新农业》2011,(4):27-28
滴灌是世界先进的节水技术,特点是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我们将滴灌、施肥与覆膜技术有机结合在马铃薯上应用试验,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棉花膜下滴灌不同灌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通过棉花膜下滴灌不同灌量对比试验,总结昌吉市的最适经济灌量。2基本情况2.1试验地试验设在昌吉市滨湖乡东沟五队滴灌地,供试土壤灌淤土,土壤有机质1.26g/kg,全氮0.54g/kg,全磷0.68g/kg,碱解氮63.8mg/kg,速效磷5.6mg/kg,速效钾152mg/kg。前茬棉花,单产皮棉65kg/667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密度的栽植试验,探讨不同的栽植密度,对水稻有效分蘖率,抗倒伏、抗病性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为推广合理密度栽植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为使水稻达到理想的产量,今年推广站技术人员进行密度对比试验,主要目的是为来年水稻生产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二、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涝洲镇三星村水稻科技园区内。园区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为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7.5。三、试验材料试验品种:松粳15,株型收敛,剑叶上举,叶色深绿,活秆成熟,抗倒伏,穗型直立。试验肥料:25%有机无机复混肥每亩施底肥50千克,牛粪10千克,返青肥21%硫酸铵10千克,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栽插密度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中的三个处理中,中浙优1号产量在密度1.5~1.7万蔸/亩的范围内各密度处理间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穗实粒数以处理A最大。中浙优1号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在1.5万蔸/亩,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通过试验,为今后的超级稻栽培种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武运粳27为材料,设置2种施氮总量(370.5、445.5 kg/hm~2)和2种穗肥运筹比例(促花肥、保花肥施用比例分别为6∶4、5∶5),研究不同穗肥运筹对江苏省南通地区膜下滴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京地区膜下滴灌水稻适当增施促花肥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穗数、每穗粒数,但不利于结实率的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穗数、每穗粒数增加与水稻增产关系密切,且各因子中每穗粒数的作用最大;成穗率较低,仅为44.5%~46.2%。  相似文献   

15.
浅谈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种植历史达6000多年。世界水稻种植离不开水田,耗水量大,不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限制水稻生产的一个瓶颈。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是一门水稻现代化栽培技术,突破了传统种植水稻的“水作”方式。水稻全生育期无水层、不起垄,灌溉用水仅800m^3/667m^2,能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可节约水稻生产用水60%以上;滴灌水稻具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这为大面积提高单产奠定了基础;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打破了水稻栽培数千年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水稻栽培及稻米自给。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与人们生活质量存在紧密联系。所以,一定要结合水稻种植的具体情况,全面创新水稻种植技术,最终增加水稻实际产量,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针对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展开了详细地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沙土地区膜下滴灌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密度处理相比,密度为390万苗/hm~2时水稻产量最高。随着播种密度增大,最高苗数和有效分蘖均增多,但无效分蘖也增多,成穗率降低,每穗粒数减少。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在现有水平下,考虑到成穗率及后期倒伏危险,该地沙性旱作地区适宜播种密度在300万苗/hm~2左右,可获得9 860 kg/hm~2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水,确定最佳经济效益下的灌溉定额。结果表明,灌溉定额试验玉米产量、水分生产效益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探索罗平县水稻旱育秧丰产栽培的适宜密度,以期为罗平县相应稻区的水稻旱育秧丰产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冯剑 《农技服务》2014,(4):48-48
<正>一、试验目的安龙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平均海拔1500m左右,年均气温18.2℃,有效积温4870℃,年降雨量1362mm,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生长。全县以水稻、玉米、烤烟三大产业为主,其中水稻常年种植28.6万亩,为探索适宜我县水稻种植的最佳密度配置方式,提高我镇水稻单产和总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县农扶局安排各乡镇作该试验,以兴隆镇为例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