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防治大豆食心虫田间药效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各处理区虫食粒较少,对大豆食心虫防效明显,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在大豆食心虫卵孵化盛期,每667m2用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40ml(有效成分15g/hm2)进行茎叶喷雾,对大豆食心虫有很好的防效,宜在大豆食心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5种杀虫剂防治新泰市玉米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5种杀虫剂对夏玉米田玉米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处理对玉米螟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3、7 d各药剂防效均大幅增加。其中,总体防效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最佳,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次之,药后7 d防效分别达93.04%、91.44%。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25 g/L溴氰菊酯乳油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5%甲维·虫螨腈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效显著高于1.8%阿维·高氯乳油和600 g/L吡虫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30-40ml,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每株玉米1g),进行毒土丢心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应在我县玉米螟防治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明确不同剂量杀虫剂对甘蓝主要害虫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从而选择最佳使用剂量。2019年在山东省莒南县以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得防效数据。结果表明: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有效成分18.75~25 g/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有效成分1.5~2.25 g/hm2,能够有效防治甘蓝小菜蛾,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87.74%、91.86%、76.87%、83.46%,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0.68%、95.40%、85.79%、90.58%。其中供试药剂二高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药后7天,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25 g/hm2防效最高,达95.40%,多杀霉素防效略高于甲氨基阿维菌素。供试药剂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安全高效理想药剂,药后7天防效均达85%以上,建议二者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香蕉炭疽病是香蕉果实存储和长途运输过程中造成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用450 g/L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结果表明19 d后,450 g/L咪鲜胺水乳剂900倍液、1350倍液、1800倍液防效分别为69.2%、63.9%、52.3%,对照药剂45%施保克水乳剂1350倍液防效为63.6%,均比空白对照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凤台县进行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 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达76.3%,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m L/hm2相近,明显高于对照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1 500g/hm2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可以在沿淮稻茬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等6种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45%戊唑·咪酰胺水乳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较好,达到60%以上,且对小麦生产安全,可以在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治中轮换使用,特别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性油SE防效最好,可以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优选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5%噻虫嗪水乳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噻虫嗪水乳剂有效成份用量为15.00、11.25、7.5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效成份用量7.5 g/hm2,药后第1天防效高达90.34%,药后第3天防效高达95.03%,药后第7天防效高达92.43%,且在试验作物上未见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根腐病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为明确药剂咯菌腈对根腐病的防效,给生产上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采用室内离体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高粱镰孢菌(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por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次之,对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使用剂量200、400、600 g/100 kg种子进行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试验中,出苗后10 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75.60%~90.58%;出苗后30 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69.61%~84.43%;出苗后60 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58.37%~75.31%.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显著提高,在0.05水平上,3个剂量的处理防效具有显著差异.在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花生根腐病防治试验中,出苗后10 d,咯菌腈低、中、高3个使用剂量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61.26%~83.79%;出苗后30 d,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56.18%~79.30%;出苗后60 d,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49.76%~69.78%,在0.05水平上,3个剂量的处理防效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对照药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的平均防效与咯菌腈低剂量防效相当,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的防效与咯菌腈中剂量防效相当.结果表明,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和花生根腐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效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30%吡唑·戊唑醇SC防治小麦赤霉病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30%吡唑·戊唑醇SC(粒粒增)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将3种杀菌剂30%吡唑·戊唑醇(粒粒增)悬浮剂、25%氰烯菌酯SC(劲护)、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钻米尔)于小麦始花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研究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25%氰烯菌酯SC(劲护)1500m L/hm~2防治2次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80.6%;用30%吡唑·戊唑醇SC(粒粒增)525m L/hm~2防治2次较好,平均防效为77.1%;30%吡唑·戊唑醇SC(粒粒增)375m L/hm~2防治2次平均防效64.6%;用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钻米尔)450m L/hm~2防治2次防效最差,平均防效59.4%。因此,30%吡唑·戊唑醇SC(粒粒增)可以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水稻稻曲病的有效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本文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2.5%氟环唑悬乳剂、240 g/L噻呋酰胺悬乳剂、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乳油、43%戊唑醇悬乳剂、32.5%苯甲·嘧菌酯悬乳剂、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比了水稻破口前10~12 d、破口期、齐穗期用药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2.5%氟环唑悬乳剂、32.5%苯甲·嘧菌酯悬乳剂、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稻曲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适用于水稻稻曲病的防治,但必须在水稻破口前10~12 d施用,添加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和芸苔素90 g/hm~2能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应用三种药剂防治蔬菜蚜虫,测定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啶虫脒EC和70%艾美乐WDG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长效性,25g/L敌杀死(溴氰菊酯)EC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除草剂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开展了15%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微乳剂、31%灭·羧·氟磺胺微乳剂、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能有效地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均对大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5%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微乳剂和31%灭·羧·氟磺胺微乳剂防效要略高于480 g/L灭草松水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2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杀菌剂5%烯唑醇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进行了不同用药量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14 d 5%烯唑醇微乳剂13.50 g/hm2与16.88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4.77%、86.43%,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42%、89.35%,25%腈菌唑乳油45.00 g/hm2与54.00 g/hm2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3.99%、88.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29%、88.98%,均显著优于对比药剂15%三唑酮乳油135.00 g/hm2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及使用剂量,选用3%阿维菌素水乳剂不同剂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水乳剂处理剂量450 m L/hm2时,保叶效果为87.80%,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525 m L/hm2(防效84.51%)间无显著差异(P>0.5),明显高于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 m L/hm2、3%阿维菌素水乳剂150 m L/hm2及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1 200 m L/hm2处理的防效(P<0.5);杀虫效果为92.48%,与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 m L/hm2、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300 m L/hm2和48%毒死蜱乳油1 200 m L/hm2无显著差异(P>0.5),但与3%阿维菌素水乳剂150 m L/hm2有显著差异(P<0.5)。参试药剂对水稻和稻田水生生物安全。根据田间虫量情况,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使用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450 m L/hm2(或阿维菌素有效成分量9.0~13.5 g/hm2)实施防治,能较好地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  相似文献   

16.
李正龙  汪恩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24-124,139
通过毒死蜱不同剂型防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不同剂型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理防效,药后7d以40%微乳剂100g/667m2处理防效最好,其次为30%水乳剂(双富)120g/667m2处理、48%乳油(绿憬)100g/667m2处理、40%乳油(新农宝)100g/667m2处理,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稻飞虱防效以40%水乳剂(双富)120g/667m2处理最好,其次为48%乳油(绿憬)100g/667m2、40%乳油(新农宝)100g/667m2、40%微乳剂100g/667m2处理,前者与后3者处理差异显著,但后3者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5%颗粒剂(紫丹)1800g/667m2处理和25%噻嗪酮50g/667m2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比较了除虫脲、甲维·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0.5%苦参碱水剂1 350 g/hm~2防治菜青虫的速效性最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次之,防效达85%以上。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450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12%甲维·茚虫威水乳剂225 g/hm~2防治菜青虫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后14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菜青虫。  相似文献   

19.
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高效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在90%左右,可在梨小食心虫偏重发生时选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在82%左右,可在桃园多种害虫、害螨混发时选用。6种药剂试验剂量均对桃树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防治大豆蚜虫高效的农药及用量,选用常见5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双甲脒乳油对大豆蚜虫的LC50分别为3.172、0.328、4.889、4.516、2.108 mg/L;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对大豆蚜虫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5.05%、94.74%、88.02%、89.67%和87.02%,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92.01%、90.70%、88.28%、97.64%和88.35%.在大豆蚜虫的田间防治中,可推荐使用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