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品种的抗病性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确定并命名的抗病基因有30个.综述了小麦的抗条锈性遗传及其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指出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优异的小麦条锈病抗源及抗病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在普通小麦和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特别是在长期未被有效利用的农家地方品种中蕴含着丰富的条锈菌抗源和抗病基因资源,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有效基因,挖掘利用新的抗源,实现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多样化,以达到持久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的抗性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品种的抗病性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确定并命名的抗病基因有30个.综述了小麦的抗条锈性遗传及其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指出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优异的小麦条锈病抗源及抗病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在普通小麦和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特别是在长期未被有效利用的农家地方品种中蕴含着丰富的条锈菌抗源和抗病基因资源,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有效基因,挖掘利用新的抗源,实现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多样化,以达到持久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的深入开展,小麦近缘物种的部分优异性状已被导入小麦,极大地丰富了普通小麦的遗传基础。然而,目前可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近缘物种的通用分子标记还非常缺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小麦A、B和D染色体组上相关基因,通过综合分析基因结构和不同内含子长度,在长度适宜的内含子上下游外显子保守序列处设计引物,以13份小麦为对照,以17份小麦近缘物种和15份小麦-近缘物种杂交种质等为材料,进行PCR扩增验证,开发了25个能检测小麦近缘物种的通用标记,对筛选鉴定小麦近缘物种、小麦-近缘物种杂交种质以及选育含外缘物种血缘的小麦品系(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亲和性“桥梁质源”的筛选与鉴定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属内的遗传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利用远缘杂交从小麦近缘属、种中转移有利的基因资源便显得日益重要。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远缘材料间的不亲和性,常常需要借助桥梁材料实现有利基因的转移。来源于中国四川地方品种的“中国春”,由于具有kr_1、kr_2基因而与黑麦(Secale cereale L.)有较高的亲和性、与其它近缘属、种的亲和性也较好,因此,在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中,“中国春”被广泛用作  相似文献   

5.
小麦-近缘植物染色体端体系是发掘和定位小麦近缘植物优异基因的重要工具材料。为了获得小麦-智利大麦染色体端体系,本研究以寡聚核苷酸Oligo-pSc119.2-1和Oligo-pTa535-1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对小麦-智利大麦1H~(ch)+1H~(ch)S附加系自交后代进行筛选,从中鉴定出小麦-智利大麦1H~(ch)S单端体系和1H~(ch)L双端体系,为将源自智利大麦1H~(ch)染色体的耐盐和抗禾谷孢囊线虫基因定位到染色体臂上提供了重要材料。为了获得可以追踪小麦背景中智利大麦1H~(ch)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以小麦为对照,以一套小麦-智利大麦染色体系为材料,筛选源自簇毛麦的IT引物和源自水稻的PLUG引物,结果发现,引物CINAU1186和TNAC1536可以在1H~(ch)L端体系中扩增出长度分别为350 bp和700 bp的特异多态性标记,为检测小麦中的智利大麦1H~(ch)L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染色体及抗病虫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有小麦边缘野生植物11属98种,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了其中75种的染色体、抗病或抗麦蚜性,发现新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富含抗白粉病、抗三种锈病、抗蚜虫基因,且染色体倍性变化大,是小麦育种的良好抗源.  相似文献   

7.
粗山羊草抗条锈病鉴定及抗病基因YrY212 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粗山羊草是小麦野生近缘属种,是D基因组的供体,蕴含大量的抗病资源,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明确其抗病基因的数量、类型、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其与已知抗条锈病基因间的关系,挖掘抗条锈病新基因,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抗病新种质。【方法】用离体叶和田间鉴定方法鉴别来自不同产地的38份粗山羊草的抗条锈病情况,对条锈病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定位粗山羊草中的抗病基因。【结果】离体叶鉴定发现,有9份材料对条中29和条中31菌株免疫,占供试材料的23.68%;有6份材料高感或中感,占供试材料的15.79%,其余材料抗病等级不一致。田间混合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有19份材料免疫,其中10份材料苗期感病但成株期抗病,占供试材料的26.32%。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 Schmal)Y212中鉴定出1个显性抗小麦条锈病基因,暂定名为YrY212。应用分离群体分组法(BSA)筛选到Wmc506、Barc184、Wmc450和Cfd41标记,其与YrY212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0,4.0,7.0和20.0 cM,位于Wmc506和Barc184之间。【结论】根据连锁标记所在小麦微卫星图谱的位置,YrY212被定位在7DS染色体上,分析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抗病性特征认为,YrY212是一个新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8.
Yr10基因是目前尚未被大面积应用的小麦条锈病抗性改良的良好基因源.以抗性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及其近缘种共28份材料,进行Yr10第二外显子区功能标记开发的可行性探索,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小麦抗性材料中不含有Yr10基因,其抗性由其他抗性基因决定;26号材料中可能含有与Yr10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相似的抗性基因或抗性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
以26个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及12个野生近缘物种为材料,检测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yr24-1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2个抗性材料中有10个能扩增出特异性目标条带;4个感病材料中有2个能扩增出特异性目标条带;野生近缘材料中3种硬粒小麦均能扩增出特异件目标条带,暗示了这些材料中可能含有Yr24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10.
小麦染色体配对的遗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小麦中及其近缘种中存在的影响染色体配对的基因。对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和促进基因的作用机制、Ph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小麦染色体配对的遗传控制是通过一整套遗传体系来实现,既有主效基因,也有微效多基因。控制同源配对的体系与控制部分同源配对的体系可能是不同的。对研究小麦染色体配对的遗传控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