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泄泻又称腹泻,是牛常见的一种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为主证。泄泻类型甚多,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伤食泄泻、劳伤泄泻等。其病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饮喂不节、劳役过度,或体质虚弱,或寒湿、湿热内侵所致。发生泄泻的牛往往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脱水、贫血等症状,轻者使役能力下降、重者终因营养缺乏而毙命。  相似文献   

2.
寒湿泄泻在高寒阴湿环境下较为多见,轻者易造成家畜体质下降,重者脱水死亡,经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出治疗寒湿泄泻的方法,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幼畜腹泻是我县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门诊治疗105例,其中实热泄泻18例,湿热泄泻25例,寒湿泄泻8例,奶积泄泻34例,脾虚泄泻15例,药物泄泻5例。采用“知柏芩连汤”加减治疗,治愈率达96%,方剂组成:知母30~40g,黄柏30~40g,黄芩20~25g,黄连15~20g,陈皮15~30g,焦山楂30~50g,神曲20~30g  相似文献   

4.
牛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引起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导致牛泄泻的因素是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其中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其次,如饮食所伤、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多种因素均能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形成泄泻。该证若采用单一对症疗法,难以奏效,如单用中药治疗寒湿急性泄泻,药效较缓,易出现体液紊乱,酸中毒等,单用西药治疗暑热引起的泄泻,难以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之症,俗称"拉稀",是耕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道。临床上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虚泄泻以及其它如寄生虫病引起泄泻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显示,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可分别改善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改善结肠、回肠病理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理中汤和白头翁汤用于治疗寒湿和湿热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理中汤对湿热泄泻、白头翁汤对寒湿泄泻无效果,提示临床应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7.
声明     
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证。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牛泄泻病的病因、病机非常的复杂,如果采用西药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则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以致于胃肠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瘤胃微生物种群平衡被打乱,进而造成二重感染或者顽固性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可取。1寒湿型泄泻及其治疗寒湿型泄泻疾病,主要表现为泻粪稀薄、肠鸣腹痛、粪便臭味小或者后肢踢腹等。寒冷条件下,泄泻严重;暖和条件下,泄泻则相对较轻。该种病牛,其耳、鼻镜以及四肢等,会非  相似文献   

9.
赤石脂粥治疗家畜泄泻汤文忠,赵敦云(江苏省江都县昭关镇畜牧兽医站225263)笔者自拟“赤石脂粥”治疗寒湿、伤食脾虚、肾虚等非细菌性、寄生虫所引起的泄泻患畜235例,治愈21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0.1%。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一)病因病状1...  相似文献   

10.
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严重泄泻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粪失禁引起猪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香二苓平胃散加味治疗猪寒湿泄泻,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1.
杨胜波 《北方牧业》2006,(23):17-17
<正>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1病因病机仔猪发生此病多因过食以致食积胃肠,运化失司,损伤脾胃,病走大肠而发;或寒湿内盛,中阳失运,多因外寒邪内侵或久食寒凉料水,致脏冷气虚,清浊不分而发;或因久食霉料污水,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使湿热郁结胃肠,致使脾胃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造成泄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耕牛泄泻临床颇为多见,特别是长期持久的顽固腹泻,病程延长,予后不良。虽同是泄泻,但由于病因病机不相同,表现症状亦不尽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只有找出病因,分析病机,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明显疗效。泄泻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大凡有五:寒湿泄泻,积热泄泻,停滞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13.
猪寒湿泄泻,是冬春期间易发病。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物(粪)如水而言。笔者1994~1996年先后共诊治猪寒湿泄泻130例,在治疗中均服用加味“理中汤”,治愈120例,有效6例.无效死亡4例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方剂组成“理中汤”加味即: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附片、肉桂。2病例1995年1月县鱼种场格群22头,全群猪技稀已有10多天,曾请兽医诊治过,先后注射过氯霉素、痢菌净、黄连素,病情严重的几头同时注射过能量合剂。口服过菌痢康均无多大效果。临床检查所见:猪群22头,其中育肥猪13头体重60~90kg,母猪1头…  相似文献   

14.
寒湿泄泻是马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表现以排粪次数增多 ,水泻为主证。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结合治疗该病 4 8例 ,治愈 4 6例 ,治愈率96 .8%。1 病因该病主要发生于春、秋季 ,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善 ,采食了冰冷、霜冻的饲草 ,或久卧冷潮湿地 ,外感寒湿 ,伤及脾胃 ,使脾  相似文献   

15.
1马冷肠泄泻的发病原因1.1本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多食冰冷草料用饮水,久卧湿地,外感寒湿,伤及脾胃,胃肠运化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分,以致泄泻。1.2使役过度,草料质劣,肾阳不足,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泄泻。2临床症状发病较急,肠鸣如雷,泻粪稀汤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完谷不化,尿少,耳鼻俱冷,口色淡白,腹痛,时有起卧,病畜精神倦怠,头低耳耷,被毛逆立,脉象沉迟。3诊断根据马发病较急,口色青白,口鼻发凉,肠鸣如雷,泻粪如水为特征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6.
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以及严重的水泻而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排粪失禁引起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香二苓平胃散加味治疗寒湿泄泻,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的泄泻病是猪的常见病之一,因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1)寒湿泄泻:因久喂冰冷饲料,饮水冰凉,或外感寒邪,久卧湿地,寒气过盛,以致寒湿传人脾经,脾胃受寒,脾因湿困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发生本病。患猪精神差,吃食少或不吃食,口色淡红,拱嘴色青。拉稀粪或带有泡沫,粪为黄褐色水样,无恶臭。(2)脾虚泄泻:多为饲喂失调,饥饱不均,引起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泄泻。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毛焦体瘦,喜卧地,吃食减少,口色、结膜均为淡红。肛门松弛,时时拉稀粪,有时排出稀稠不匀的粪便,粪为黄绿色水样,无恶臭。  相似文献   

18.
泄泻常因胃肠炎所致,中医称肠黄,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以严重的胃肠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为特征。中医辨证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脾肾阳虚泄泻等。现将病因、组方及用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寒湿泄泻是马属动物常发病之一,特别在结症后期经用大剂量的寒凉滑利药物,导致剧烈的腹泻症较多,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加减胃苓散治疗马属动物寒湿泄泻43例,收到较为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牛羊肠炎泄泻 ,常因气候炎热 ,长期在外放牧 ,运动奔走太急 ,或过度使役 ,久渴失饮 ,感受暑湿之邪 ;长期饥渴 ,暴食暴饮 ;饲养失调 ,脾胃虚弱 ,采食霉变有毒饲料 ;外感寒邪 ,又采食冰冷饲草料 ;水土不服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升降失职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 症候类型湿热症 :多见于病畜低热或高热 ,口色赤红 ,口津粘腻干燥且口臭 ,喜饮冷水。尿少色黄 ,粪便腥臭或带脓血。虚寒症 :由于长期饲养不当 ,导致脾虚泄泻。临床表现为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体瘦毛焦 ,精神沉郁 ,两眼凹陷 ,食欲反刍渐减。寒湿症 :病畜耳鼻冰凉 ,口色青白 ,时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