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淡水小龙虾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小龙虾,又称克氏鳌虾,学名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它对环境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养殖中很少发生病害。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发生病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生态防病,严禁使用禁用药物;一旦发病针对性治疗,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小龙虾灼斑病(burn spot disease),又被称为真菌甲壳溃疡病(fungal shell canker disease),在世界各地是最常见、分布最广和危害较重的甲壳动物病害之一~([1])。灼斑病的发生通常与小龙虾养殖密度较大和养殖水质条件差有密切关系。甲壳表面的微生物是一个复合体~([2]),多种有益和有害生物群体存在,如是病原微生物群体数量多,占有绝对优势,就会引起病害;小龙虾代谢失调或虾体受伤也是引发病害的重要因素。当小龙虾营养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虾殖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毒害物质浓度上涨,溶氧下降,水质变坏,轻则影响虾的的摄食生长,重则导致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优良的水体环境,是降低发病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龙虾健康快长,推动虾业增效,虾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措施,虾谚:"养虾先养水"的深刻含意也在于此。笔者根据江苏省金湖县近年来小龙虾的养殖实践,总结出对以下4种不良水质的调优措施,供养虾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小龙虾养殖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上升溶氧量下降,水质变坏,这样轻则可影响虾的的摄食生长,重则可导致虾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优良水质环境,是降低小龙虾发病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龙虾健康快长,推动小龙虾业增效,提高虾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  相似文献   

5.
小龙虾养殖池塘不良水质调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养殖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有毒物质浓度上涨,溶氧下降,水质变坏,轻则影响虾的的摄食生长,重则导致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优良的水体环境,是降低发病率,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小龙虾健康快长,推动虾业增效,虾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措施,虾谚:"养虾先养水"的深刻含意也在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养虾理念是"养虾先养水",养水则培藻。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和养殖密度的增加,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实验证明,营造优良养殖池塘环境的关键是"培藻"和"培菌",构建藻菌平衡的生态。一、对虾养殖池塘藻和菌的重要性通过浮游微藻和有益细菌的共同作用,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抑制有害细菌和有害微藻的滋生,营造适宜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如图1所示)。"培藻"的作用:(1)能保持养殖水体中高含量的溶解氧;(2)消除  相似文献   

7.
养虾先养水,优良的水质不仅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且抑制病菌的繁殖,防止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病,在判断病情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改善水质,否则病情难以控制。一、劣质水色的调节1.白浑水出现原因为在养殖的中后期,个体小的浮游动物不能被池虾所捕食。处理方法:第一天,使用蛛虫杀星杀灭水体浮游动物;第二天,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多肽粒肥+EM菌水剂培育水色;稳定后,每周泼洒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制剂、EM  相似文献   

8.
正克氏原螯虾习惯称为"小龙虾",本文中为方便读者,将克氏原螯虾介绍为小龙虾。我国养殖小龙虾的模式以池塘集约化养殖和稻田养殖较多,为提高养殖成功率,总结了这几年小龙虾养殖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一、培育水质,保持优良藻相在小龙虾养殖中培育好水质非常重要,尤其是池塘中有上年留存的抱卵虾或已孵出幼体的虾存塘时,更需要施肥培育水质,使水体中有合适的浮游生物饵  相似文献   

9.
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江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即虾稻连作)的发源地和小龙虾人工繁殖的首创地,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选育、繁育养殖、科研示范、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基地.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在长期养殖小龙虾实践中,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虾-鱼、虾-鳅-稻、鱼-虾-蟹等多样化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万hm2,产量3.8万吨,产值6.08亿元;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3.9%.潜江小龙虾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潜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小龙虾养殖刚刚起步,加之在粗养条件下发病较少,此外现在研究小龙虾病害的时间也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闫立君 《河北渔业》2019,(8):29-31,39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因此逐渐形成养殖热潮,小龙虾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2018年石家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河北省水产重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开展小龙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发展本地的小龙虾产业,探索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2.
淡水小龙虾稻田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才根 《河北渔业》2006,(11):16-16,18
淡水小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具有生命力强,迁移迅速,食性杂,生长快,繁殖率高,病害少等特点.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既能利用稻田的自然资源而获得虾产量,又能利用虾捕食昆虫,减少稻田虫害,促进水稻生长.该虾市场火爆,价格攀升,供不应求,开发前景广阔.稻田养殖小龙虾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风险低,是一条富民的新门路.  相似文献   

13.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stacea),十足目(Decapoda),是目前我国养殖最广的淡水螯虾品种~([1]),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养殖,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17年江苏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约1 400 000×667 m2,总产值达450亿元,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病害的发生成  相似文献   

14.
黄河滩盐碱地小龙虾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名红色沼泽螯虾,其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养殖简单,适宜陆地各淡水水体养殖,是我国主要的经济甲壳类养殖品种之一,也是陕西省特色水产品推广养殖的重要品种。近些年,红火的消费市场直接带动了小龙虾产业,据统计,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1 129 700 t,消费量占比达98.61%,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作为主推品种,积极推广小龙虾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受到了渔(农)民的普遍欢迎。笔者根据当地科技示范户的养殖实践,将小龙虾的几种养殖模式归纳整理并介绍如下,供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小龙虾主养模式小龙虾主养模式是在池塘内以小龙虾养殖为主,合理搭配放养部分大规格的鲢鳙鱼种,以调节水质,增加综合养殖效益。小龙虾放养模式有2种:一种是秋季投放虾种。放养规格为20~30只/千克,雌雄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大规格、高密度、规模化养殖已被广大养虾者普遍采用,但在这样的养殖环境中,投入品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多,造成池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溶氧下降,水质变坏,轻则影响虾的摄食生长,重则导致发病死亡,不利于小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受小龙虾消费市场影响,小龙虾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为满足百姓消费需求,提高养殖生产能力,芜湖县养殖户利用"小龙虾-稻"连作模式进行养殖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的养殖户。一、基本信息养殖户稻田养殖小龙虾(克氏绒鳌虾)模式,一般每口塘20亩~30亩左右。负责人从事水稻种植多年,曾在外地专门学习养殖小龙虾技术1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多样化,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本文探讨小龙虾常规养殖关键技术。一、养殖前期工作1.池塘养殖小龙虾,在未放虾苗或亲虾的情况下可使用常规的清塘手段,可用生石灰或三氯异氰脲酸进行清塘消毒。对已有虾苗或抱卵亲虾的池塘,在早春时一般不消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5月是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大规模上市的时候——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小龙虾养殖户一年中艰难的时刻。从5月开始小龙虾会出现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困扰,俗称5月瘟。笔者认为5月瘟其实是一种综合症状引起的,5月温度升高以后,水体中藻相、底质、菌群以及各种理化性质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一旦小龙虾应激后停止摄食,在体质下降的情况下,就给细菌入侵和疾病的暴发创造了条件。5月小龙虾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虾活动减少、摄食减少;虾无力、上草;体内出现积液、头胸  相似文献   

20.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螯虾、淡水小龙虾等,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像龙虾的甲壳动物,是地区特色水产品养殖和生态套养模式中首选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精品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龙虾作为中国人的美食而广受青睐,目前小龙虾的养殖养殖规模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上升不断扩大,截止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已达1 129 700 t,但是在高产量、高效益的追求下,造成的是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生态迫害等现象。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小龙虾生态养殖已成为渔业生态健康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小龙虾与经济类水生农产品套养现已成为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