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早春黄瓜—夏大白菜—秋冬莴笋是大棚一年三熟套种模式中的一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部分菜农采用这一模式,仅黄瓜1季亩产量达7000千克,产值近5000元,全年亩产值达1.2万元以上,以下是这一模式的简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开始,福建省屏南县很多农户大胆尝试冬香葱—春花椰菜—秋大葱栽培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益。冬茬香葱12月中旬定植,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完毕,亩产5000千克,亩产值5000元;春花椰菜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6月中旬采收完毕,亩产1500千克,亩产值3000元;秋大葱6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旬定植,12月上旬采收完毕,亩产3000千克,亩产值4500元,全年三茬总产值12500元/亩。  相似文献   

3.
浙西南草莓—杂交稻制种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杂交稻制种后茬空闲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水旱连作又解决了草莓的连作障碍,平均产值达3.6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促进了浙西南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亩产马铃薯2000~2500千克,产值1200~1500元;亩产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亩产大白菜4000千克,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我们在商州区试验示范的小麦—菠菜—玉米—板蓝根高效套作栽培模式,小麦平均亩产358千克,玉米平均亩产425千克,两茬菠菜亩产850千克,亩收入680元左右;板蓝根平均亩产板蓝根450千克、大青叶  相似文献   

6.
黄恒掌 《作物杂志》2012,28(2):119-122
根据间套种原理结合地膜覆盖和免耕栽培技术将传统的春季辣椒-秋季玉米一年两茬变为春季辣椒-夏季香瓜-秋季玉米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即春种辣椒应用地膜覆盖种植,采取一次性施足基肥,在辣椒采摘后期,夏季免耕套种香瓜,在香瓜后期免耕套种秋玉米。该种植模式产值149939.45元/hm2,纯收入116049.15元/hm2,比传统两茬作物增加产值36308.93元/hm2,增加纯收入28773.08元/hm2。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复种、套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栽培。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利用胡萝卜生育期短的特点,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早春胡萝卜复种秋白菜,洋葱套作胡萝卜,大蒜、早马铃薯复种秋胡萝卜3种栽培模式(每年种植面积在1.2万~1.5万亩),使胡萝卜亩产量达到2000,2500千克、纯收益达3000元左右,复种、套作蔬菜亩纯收益达3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纯收益达到6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随着耕地的日益减少,如何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值是许多蔬菜生产者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大中塑料棚探索出了早春茄子—夏大白菜—秋冬甘蓝一年三茬的高效栽培模式,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草莓日光温室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浩 《科学种养》2010,(9):21-21
<正>2008~2010年我们在枣庄市姜屯镇张园村采用保护地栽培草莓,亩产量达4000千克左右,产值2万~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栽培草莓所选品种为日本九九。该品种生长势强,株态直立,易于栽培管理;果个大,最大单果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春两季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可产粮食19041kg/hm2,产值可达69123.3元/hm2,纯收入达到46173.3元/hm2,取得了"亩产过吨粮、收入超三千"的显著效益,集成了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广西天峨县农业局积极引导当地农民采用地膜西瓜套种玉米栽培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地膜西瓜亩产量2500—3100千克,亩产值3000~3500元;玉米(干籽)亩产量300~350千克,亩产值510~590元;两项合计总产值3500~4000元。该模式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粮经作物争地的矛盾,而且充分发挥了土地增产潜力,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菜豆-南瓜-西葫芦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麻栗坡县蔬菜站自“十一五”以来,积极指导农户试验、示范,成功探索出了菜豆-南瓜-西葫芦冬春瓜豆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模式,2008年冬在八布乡江东村实施该模式样板田80亩,平均亩产菜豆650千克、南瓜1500千克、西葫芦950千克,综合产值达4500元,亩纯收入3900元,较非样板区农户单一种植马铃薯(单产1250千克/亩,产值1500元,亩纯收入1000元)亩增收2900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熟地膜马铃薯套种优质玉米,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推广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平均每亩产商品鲜薯1500千克、玉米500千克,产值达到4000元,纯收入3000元以上。该模式的推广,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烟台地区利用大棚进行早春丝瓜栽培,亩产量达到2200千克左右,亩收入8000~10000元;丝瓜可与辣椒、花椰菜、甘蓝等矮生蔬菜套种,也提高了大棚利用率。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福建省建宁县引进法国青刀豆在溪口镇的杂交稻制种基地示范种植22公顷,经县、乡有关部门验收,春季种植的平均产量800千克/亩,产值1600元/亩,秋季种植的650~700千克/亩,产值1350元/亩左右。建宁县每年杂交稻制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金家村五组村民金福义在大棚内采用上茬甜瓜下茬蒲公英的栽培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甜瓜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于大棚内,5月中下旬采收上市。蒲公英6月末~7月初播种,做腌渍菜用的生长期为70~80天,9月上中旬采收;做药材用的不受生长时间的限制。甜瓜亩产2500千克,1千克平均售价4元,亩产值1万元;蒲公英亩产800千克,1千克平均售价3元,亩产值2400元。  相似文献   

17.
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王冰 《科学种养》2013,(12):25-27
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区在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内,其中种植区面积3000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引进国内外名优特新蔬菜品种160个,研究出泡沫立柱栽培、盆钵立柱栽培、墙面栽培等6种竖式栽培模式,并配套研究出了温室环境调控、营养液调控等相关技术。经实地测产验收,该栽培模式平均每平方米1个蔬菜栽培柱,单柱单茬(次)产生菜等叶菜2.66千克,折合亩产量1773.4千克,是平面栽培产量的3.05倍,并在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项目实施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棚“秋冬芹菜—早春白菜—越夏冬瓜”一年三种三收模式,可亩产芹菜3000千克左右、白菜6000千克左右、冬瓜7500千克左右,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一、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19.
何金旺 《科学种养》2011,(11):13-14
2010年,我中心在桂北高寒山区斗江镇周牙村开展了超级稻+儿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示范面积120亩,亩产稻谷550千克、产值1200元,亩产儿菜2500千克、产值5000元,亩总产值达到了6200元。这种种植模式成为当地提高稻田种植效益的成功典范和高寒山区现代高效农业的新亮点。2011年,这种种植模式辐射到斗江、丹洲两镇,示范面积扩大到1000亩。现将该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声淼 《中国种业》2013,(Z1):72-72
为了减少土地季节性抛荒,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收益,庆元县农业局引进卷丹百合种植的同时,于2011-2012年在本县黄田镇进行百合—鲜食甜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模式示范,第1茬百合,每667m2鲜百合平均产量633kg、产值18610元、净收入10760元;第2茬鲜食甜玉米,平均产量753kg、产值3163元、净收入2413元;两季合计产值21773元、净收入元,取得了较好效益。该种植模式既最大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