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宝应县地处江苏中部,境内湖荡密布,河沟纵横,县域内水稻种植面积87.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44.5万亩,是江苏省重要的鱼米之乡。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拓宽渔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收,2017年宝应县设计了"2虾+1稻"的稻虾轮作模式,该模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导,充分发挥养殖与种植生态互补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初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为县地处皖中,南临长江,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养殖面积32万亩。河蟹养殖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全县渔业总产量的23%,地位举足轻重。为了较全面了解2002年度的生产形势,便于今后指导全县水产工作,笔者和同事一道于2002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对全县养蟹区作了千户养蟹调查,并重点对200个养蟹户的养殖面积、生产投入、产量以及综合效益作了认真分析,得到了较全面的了解。一、2002年全县河蟹养殖的基本情况我县河蟹养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曾经历过几次高潮和低谷,自1997年以来,我县逐步推广了河蟹生态养殖,河蟹的产量、质量稳步提高,全县养蟹…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在振兴水产养殖业中,不断探索发展路子,推出了养殖新措施。他们以势力雄厚的水产养殖厂家兼并弱小单位的方法,将水产养殖业引入正规化管理。小观镇有15000亩虾池,其中村办和个体户养殖面积7000多亩,其水产养殖面积占文登市总面积的38.6%。是全市的重点渔业乡镇。但是,前几年,由于管理上措施不得力,导致养虾业大滑坡,年年养虾虾不收,究其主要原因是占全镇50%的村办和  相似文献   

4.
<正>宝应是扬州市水产养殖第一县,江苏省著名的淡水养殖大县,也是全国河蟹养殖重点大县。全县共有水面滩地资源73.2万亩,2009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2万亩,水产品总量15万吨,渔业总产值30亿元,三项指标分别列全省第三、第二、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广东惠州市博罗县渔业养殖面积17.9万亩,其中鱼塘养殖面积13.9万亩,水库养殖面积4.0万亩,是惠州市内淡水养殖面积最大的县。博罗县除了养殖四大家鱼鲫鱼、鲮鱼、罗非鱼和泰蛙等常规品种外,还养殖鳗鱼、金钱龟等名贵水产品种。博罗县养殖池塘面积虽大,但养殖区域较为分散,成片、连片的养殖区不多,不少是单家独户进行粗放粗养的。为提高该县水产养殖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2008年由博罗县渔业部门牵头成立了"博罗县水产协会"。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海岸线长954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1200万亩,渔业一直是江苏的传统特色产业。2016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22万吨,渔业产值170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超3020亿元。然而,水产养殖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生产行业。2014-2015年,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出现"铁虾病",连续两年亏损面高达40%;2015-2016年,如东县、海安县条斑紫菜养殖出现大  相似文献   

7.
养虾业是广西水产的支柱产业,养殖面积32万多亩,97%养殖面积集中在广西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带。产值曾经超百亿元人民币,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占广西渔业第一位,已经形成了种苗、饲料、药物、养殖、流通、加工、出口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广西渔业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养虾业又是沿海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8.
高青县渔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400hm^2(5.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6万t,产值达2.2亿元。发挥了水产业在全县农业中的四大支柱的作用,被省海洋与渔业厅列入全省水产养殖重点县。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已发展为稻虾、稻蟹、稻渔、稻鳖等17种综合种养模式。为提升基层养殖户的种养水平,传播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技术,实现养殖户"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高级培训会"在湖北荆州成功召开。本次培训的主题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将水产养殖8位行业专家所作精彩报告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湖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也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近几年来,青虾养殖效益逐渐得到显现,人工养殖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逐渐上升。"太湖1号"青虾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历经8年攻关所获得的青虾新品种。2008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  相似文献   

11.
黄仁国 《科学养鱼》2004,(12):41-41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建立渔业区域特色优势进一步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江苏省江都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2郾8万亩(特种水产7郾7万亩),其中罗氏沼虾2郾8万亩,形成虾苗繁殖、成虾养殖、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加工、罗氏沼虾成品加工、成虾销售的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仙宝”牌罗氏沼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进一步示范和推广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推进罗氏沼虾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日前,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和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在高邮市龙虬镇召开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现场观摩暨培训会。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石等参加了活动。培训班邀请了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杨国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家潘良坤及高邮市水产站有关专家分别围绕"罗氏沼虾生态养殖示范情况介绍""池塘水环境管理""罗氏沼虾‘两降一禁’生态养殖模式简介"进行了专题授课。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津南区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1333多公顷(2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是该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但是近年来虾病发生比较严重,给渔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预防疾病技术的探索,在该区北洋水产养殖二区王桂莲虾池  相似文献   

14.
王兆民 《中国水产》2010,(10):14-15
<正>湖北是千湖之省,水产大省,近年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水产发展方式,探索发展低碳渔业、循环渔业新途径,大力推广虾稻连作循环农业新模式,使小龙虾成为省农业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亮点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模式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市场流通不断拓展,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湖北省农业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性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产量连年增加,已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面积的增加、养殖密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水生动物疾病也越来越严重。从近年的"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可以看出,主要养殖鱼类、虾、蟹、贝、藻、两栖爬行类均会  相似文献   

16.
《重庆水产》2005,(1):21-22
水产业是巫溪五大产业之一,近三年来,我县从实际出发,以建立水产养殖基地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29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80吨,比2001年的280吨翻了一番,渔业产值达到650万元,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年来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海盐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制订出台,海盐县水产养殖面积日趋减小,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成为今后渔业发展的重点,而工厂化养殖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特点,是该县今后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小龙虾需求市场的日渐火热,小龙虾的养殖水平也逐年提高,安徽省庐江县通过近5年的养殖探索,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稻虾连作成功养殖模式,全县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平均纯收入2 000多元/667 m~2,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全省交流推广,现将此养殖模式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庐江稻虾连作模式主要是一虾一稻,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展种养结合,通过水稻吸收龙虾粪便和剩余的残饵,水稻秸秆还田肥水促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成都市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18.0万hm~2,其中有宜渔稻田3.33万hm~2以上,成都历来都有稻田养鱼的习惯,起步较早,曾经是渔业重要的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受技术、观念等影响,成都市稻田养鱼发展一直相对平缓甚至滞后,2014年全市有稻田养殖面积仅354.0 hm~2,2016年发展到了3 713.3 hm~2,全市实现稻田综合种养增收1.4亿元,目前主要养殖模式有"稻-鳖-虾"、"稻-虾"、  相似文献   

20.
正常州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网平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周围水系发达,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渔业经济居全市大农业之首。截至2017年末,常州市有水产养殖面积52.9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4.8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0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30.6亿元,其中"一产"产值54.8亿元。自2016年利用"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