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9年3月中旬,山东省鱼台县老砦乡某猪场从外地购进100头仔猪,1周后个别猪只出现发热、腹泻、皮炎等症状6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病猪采食反复无常,用消炎解热药物注射治疗后就吃点食,停药后就停食,不但没有从根本上制止发热和腹泻,且猪场原有的50头体重为30-40千克的仔猪也部分感染发病,但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均未发病。  相似文献   

2.
一、猪蓝耳病的特点 1.流行情况。猪蓝耳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感染有如下的特点:持续感染,可达数月至1~2年;间歇感染,即不连续的隐性交替感染;自动清除,即蓝耳病病毒在猪群中会自行停止传播。患病猪和隐性感染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都可带毒排毒,耐过猪只可长期带毒。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精液和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3.
赶猪的技巧     
<正>在集约化规模猪场,猪群的周转是"家常便饭"。方便、快捷、安全地周转猪群,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对猪只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在集约化猪场工作十多年,现将赶猪的技巧总结如下,供参考。1.人员充足,猪只适量人员充足是成功驱赶猪只的前提,这样才能前后接应,防止猪只不按设计的道路前进,进而造成工作量加大。在规模猪场,不管是驱赶多头猪还是1头猪,  相似文献   

4.
<正>猪疥螨病是猪的一种皮肤病,该病主要由养猪户饲养管理不当,猪只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所致。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达到了疥螨病菌的繁殖温度,一些体能较差的猪易感染。该病具有慢性消耗猪只体能的特点,不会很快致死,因此未能引起多数养猪户的重视。该病一旦拖延时间加长,病情可逐渐恶化,最终导致发病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一例猪疥螨病的诊治过程加以介绍,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大石村7  相似文献   

5.
尚书明 《科学种养》2014,(11):48-48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喘病。该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该病潜伏期长、病程长,病原体在猪体内存在时间长,患猪在耐过或治愈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仍可带菌、排菌。因此,猪场发病后如果净化不彻底,又会造成新进猪只感染,再次发生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的特点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口蹄疫的特点 1.流行方式 猪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与阴雨连绵天气多发。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一般年龄小的猪只或抗体水平低的猪群先发病,继而向其他猪群扩散。  相似文献   

7.
<正>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近年来,在规模化猪场流行较广,造成猪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治疗费用高、成活率低等,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必须注意防控。一、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沛县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急性的出血性渗出性肺炎、胸膜炎和慢性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病死猪剖检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遂采取隔离、药物防治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发病情况该场存栏育肥猪960头,饲养在5栋猪舍的100个栏中(每栋猪舍有20栏,每栏面积15米2左右,饲养育肥猪10头)。主诉:"猪先是干呛(干咳),没几天就大批发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所介绍的后备母猪饲养栏(图1),是由甘肃省临夏州众惠猪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研制发明,2013年8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饲养栏的规格按每个单元栏舍饲养后备母猪6头设计,长4米、宽2.5米,建筑面积10米2。二、饲养栏的制作及安装饲养栏置于单元栏舍净道一侧(图2),由食槽及隔栏两部分组成。1.食槽在饲养栏底部设置食槽,食槽净长226厘米,净宽36厘米,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丹系大白猪是当今世界优良的母系猪种之一,尤以母猪产仔数多、生长猪增重速度快而著称,从2010年开始,国内部分猪场相继引进饲养。据笔者了解,受该猪种体躯较短、腹部较大、后躯不够丰满等因素的影响,养猪场不仅种猪销售情况不理想,有时还要让利销售肉猪,导致猪场经济效益不佳,同时影响了新丹种猪  相似文献   

11.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多发。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笔者于2010年5月18日对一病例进行诊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又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是继蓝耳病之后又一种新发现的猪的重要传染病,其发病机制类似于艾滋病,是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的疾病。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猪圆环病毒病,经过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1周后病猪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猪密螺旋体痢疾又称血痢、黑痢、出血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大肠黏膜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黏膜或黏液性出血性腹泻等为特征。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尤以7~12周龄的猪易感。该病在猪群中的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继发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疫病将增加治疗难度,导致猪只死亡率升高,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在临床上遇到一起猪密螺旋体痢  相似文献   

14.
<正>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l~4月龄仔猪。该病的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下痢,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一、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断奶后仔猪,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生。该病主要由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土壤等传播,健康猪摄入经污染的饲料等可感染发病。另外,病原体平时存在于健康猪体内,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突变、乳猪  相似文献   

15.
<正>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大批死亡和淘汰,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强化基础免疫对接近或超过免疫有效期的和新补栏的生猪,按程序进行免疫,确保免疫效果,这  相似文献   

16.
卞华 《科学种养》2009,(2):44-45
2008年9月13日,我市东台镇养猪专业户李某发现猪群中有10头架子猪出现腹泻,两天后又有一部分猪相继发病,遂先后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痢菌净、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佳。笔者经现场调查分析,并进行剖检,诊断为猪小袋虫病。  相似文献   

17.
<正>猪痢疾又称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特点。该病危害性非常大,可导致猪只生长发育缓慢,降低饲料报酬,增加养殖成本,并且临床上与几种常见腹泻病较为相似,容易引起误诊,会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情况2018年3月下旬,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某个体养猪场发生了类似以腹泻、血痢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致  相似文献   

18.
谢文生 《科学种养》2010,(11):44-45
<正>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厌食、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一、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持续4~10天的41~42℃高热。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并伴有咳嗽,皮肤发红,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克隆表达了猪源三型干扰素,可有效抑制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为猪流行性腹泻病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抗病毒研究杂志(Antiviral Research)》上。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可导致猪只呕吐、水样腹泻,且哺乳仔猪高死亡率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饲养及传统方式饲养,研究两组猪在小猪阶段(20~60kg)和大猪阶段(60~120kg)的生长性能差异及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猪阶段的日增重分别为770.8g和741.7g,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为2.1和2.24,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节省饲料成本21元/头,经济效益较明显;而在大猪阶段2种饲养模式对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栏舍温度较传统方法饲养的栏舍提高了3.1℃。因此,南方地区秋冬季节中猪阶段适合采用发酵床养殖,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同时降低料肉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