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疆地处欧亚大欧腹地,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稀少,属灌溉农业,非常适合玉米生长.1990年,由国家农业部组织专家实地测产,兵团农五师八十七团的33.53 hm2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单产达15 465.45 kg/hm2,农七师一三一团的73.545 hm2露地玉米单产达15 975 kg/hm2,创造了我国春玉米大面积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2.
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在黔西北山区种植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栽培模式,促进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产量、产油量与四个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产量、产油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黔西北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农艺综合方案:密度62463~63710株/ hm2;N肥(纯N)321.79~359.04kg/hm2;P肥(P2O5)319.94~345.32 kg/hm2;K肥(K2O)293.64~333.30 kg/hm2。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权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5.33多万hm2.2013年农业部在民权县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种植面积0.33万hm2,在夏季持久干旱的情况下,经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单产(亩)500kg.现将玉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选地与整地要求地势平坦,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无树木遮荫为宜.  相似文献   

4.
通过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在黔西北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品种籽粒产量与4个主要栽培因子N、P、K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解析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寻优,筛选出毕单18号在黔西北海拔1 400m左右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籽粒产量在9 953.1kg/hm2以上的种植密度53 934~55 365株/hm2,施纯N 298.4~357.0kg/hm2,施P2O5144.25~169.3kg/hm2,施K2O18.5~42.3kg/hm2。  相似文献   

5.
密度与施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普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云瑞47、云优105两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相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上云优105高于云瑞47;云优105栽培密度在82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 kg/hm2、P2O5 225kg/hm2、K2O27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云瑞47栽培密度82 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5 kg/hm2、P2 O5 225 kg/hm2、K2O270 kg/hm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栽培,采用优良品种、营养球地膜覆盖育苗、培育壮苗、适时播种和移植、种植密度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追肥标准化等组装配套的技术措施,获得核心区14.57hm2,平均单产770.28kg/667m2,项目区72.43hm2,平均单产669.5kg/667m2的产量。从7个品种中筛选出安单2030、贵农9518、奥玉3202三个高产品种。从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中得出超高产最大施肥量N=16.75kg、P2O5=9.36kg、K2O=14.91kg,N:P:K=1.8:1:1.6的最优配方。超高产栽培的种植密度,中等穗型品种(500~599粒/穗),4000株/667m2以上,大穗型品种(>600粒/穗),3300株/667m2以上是合理的密度。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杂交玉米黔单24为试材,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黔西南地区杂交玉米黔单24单产达到730.27kg/667m2以上的最佳高产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4170~4294株/667m2,氮肥22.78~25.7kg/667m2,磷肥13.75~16.25kg/667m2,钾肥9.335~11.005kg/667m2.  相似文献   

8.
摘 要:为了探讨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选用4个主导品种,采取理论测产与实收测产相结合,对项目组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及农户高产田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划分为3个产量水平,进行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10500~12000 kg/hm2提高至12000~13500 kg/hm2,收获穗数增加7736.25穗/hm2,增加了10.69%;产量增加1343.4 kg/hm2,增加了11.97%。产量水平由12000~13500 kg/hm2提高至13500 kg/hm2以上,收获穗数增加6333.75穗/hm2,增加了7.91%;产量增加1482.6 kg/hm2,增加了11.80%。直接通径系数,穗数(X1)为0.8146,穗粒数(X2)为0.1233,千粒重(X3)为0.1275,表明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因此,豫东平原夏玉米超高产栽培,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产量。‘中单909’、‘登海605’、‘登海618’、‘郑单958’等品种,豫东平原夏玉米实现13500 kg/hm2以上的产量,种植密度为87000~91500株/hm2,收获穗数为84000~88500穗/hm2、穗粒数480~485粒、千粒重330~340 g。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通径分析;技术路线;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在黔西北地区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品种产量与4个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X1)和N(X2)、P(X3)、K(X4)肥施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解析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寻优,筛选出毕单18号在黔西北海拔1 300m左右地区产量在9 000.0kg/hm2产量以上的适宜栽培方案为:密度53 307~54 639株/hm2;N肥(纯N)用量221.2~268.8kg/hm2;P肥(P2O5)用量46.6~90.5kg/hm2;K肥(K2O)用量109.8~146.5kg/hm2。  相似文献   

10.
聊城地区地处华北鲁西平原,是以玉米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8%,可见玉米的丰收和效益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我们对玉米产量水平12 000kg/hm2的品种选用、适宜播期、施肥数量、种植密度等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和高产示范攻关,为全区实现玉米大面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北省玉米种植区气候复杂多样的现状,通过在邯郸、石家庄和唐山 3 个生态区对国审玉米新品种德丰 C919进行 5 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生态区德丰 C919 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邯郸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 株 /hm2 左右,石家庄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 82500 株 /hm2 左右,唐山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 75000~82500 株 /hm2,为德丰 C919 在河北夏播区构建更加精细具体的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业》2014,(11):22-22
2014年10月2日,农业部玉米专家组在山东省齐河县组织对0.266hm2联创808攻关田实打验收湿重5206.65kg,折合干粒667m2产1084.3kg。10月6日,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省衡水安平县成功举行我国黄淮海玉米区北部夏播玉米新品种联创808子粒机收现场观摩会,现场实收667m2产湿重1166kg,创造我国玉米品种在黄淮海玉米区北部夏播高产纪录,同时实现该地区子粒直收且产量超吨的重大突破。这是中国农业继20世纪90年代水稻和小麦实现子粒直收后的又一革命性进展,将加快我国玉米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步伐,适合子粒直收玉米新品种联创808等的选育与推广将引领种业发展新趋势,对解决高产高效、谁来种粮的农业发展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和高水肥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种植密度6.6万~7.8万株/hm2,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及生产潜力和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呈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密度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收获穗数粒重穗粒数。在宁夏引黄灌区及北方相类似的灌溉春玉米区高产栽培水平下,玉米高产(15000~17250kg/hm2)品种的利用应以耐密植的中棒型、品质好和容重高的品种为第一选择目标。容重值的大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不大,生产实践中可将使用容重较高的品种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同时建议将容重作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1现状与问题宝鸡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占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从20世纪70年代应用杂交种以来,我市的玉米生产主要经过了5次品种更新换代,玉米产量水平实现了5次跨越,由20世纪70年代的3 000kg/hm2,到20世纪90年代突破7 500 kg/hm2,目前正向着10 500kg/hm2超高产新目标跨越。但是,在玉米品种的利用上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引进推广品种过多、过滥。从近年每年通过的  相似文献   

15.
砂薄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 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施肥对青贮玉米原料及青贮饲料的影响,在撒施羊粪的田间,青贮玉米栽培管理时,分别单独施用氮肥(N-150kg/hm 2)、磷肥(P2O5-120kg/hm 2)、钾肥(K2O-150kg/hm 2),以不施用化肥为对照,经田间测产和取样,并对其青贮发酵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极显著提高青贮玉米产量(P<0.01),Milk2006奶亩指数显著高于单施磷钾肥和对照处理(P<0.05);增施钾肥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产量(P<0.05)。增施氮肥除了提高玉米青贮饲料氨态氮含量外(P<0.05),玉米青贮饲料的其他发酵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青贮不仅保存了原料的养分,同时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连续两年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对13个玉米品种和4个莜麦品种进行产量和消化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反交冀丰58在滩地种植产量最高,其次为冀丰503,其最高鲜重产量分别为60000 kg/hm2和56000 kg/hm2,相应干重产量分别为10500 kg/hm2 和9250 kg/hm2。9244莜麦在滩地种植其产量高于其它3个莜麦品种,鲜重产量最高达32852 kg/hm2,相应干重产量为8377 kg/hm2。玉米和莜麦两种作物混合比较,在滩地种植的反交冀丰58玉米的消化能处于第一位。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和莜麦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这也是两种作物滩地产量高于沙地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铜川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3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万hm2,其中春播玉米种植2.3万hm2。为了促进春播玉米早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耐密品种、宽窄行种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有力提升了该市春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质量与产量可实现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选取了高产玉米杂交种隆平638,设置60 000株/hm2、67 500株/hm2、75 000株/hm2、82 500株/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可以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倒伏倒折的风险,是隆平638在德州市种植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伟 《种子世界》2014,(12):26-27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玉米品种的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抽丝期)最大可达6.67,玉米株高最高达到371cm;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群体干重最大,完熟期时达1 853.4kg/hm2;先玉335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4 945kg/hm2,综合分析,先玉335玉米品种在东部桦甸地区,最适种植密度为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