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望  于尊  崔宁波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8):2037-2043
[目的]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大豆产业链期货价格的影响,为制定稳定粮食期货价格政策,实现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6年1月—2019年6月我国EPU指数及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价格数据,构建TVP-VAR模型,探究EPU对我国大豆产业链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价格均受到EPU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响应均快速、剧烈,具有持续性和周期性特征;同时,随着响应期数的延长,响应程度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在金融危机(2008年)、欧债危机(2011年)、股市危机(2016年)及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4个时期,EPU对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价格的冲击力度不同,主要产生负向作用,后期均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趋势,且在滞后0~4期所产生的冲击波动较大,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影响逐渐减小.相对于3个危机时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EPU对大豆及其相关产品期货价格的短期冲击较大,影响较深.[建议]为更好地应对危机时期EPU对大豆产业链期货价格的冲击,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宽大豆进口来源渠道,并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稳定期货市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确保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2019年国内大豆、玉米、棉花、豆粕和白糖期货合约日收盘价格数据,通过建立基于Be-ta-skew-t-EGARCH模型研究了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规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期货合约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聚集性且呈现出杠杆效应,并且在履约期前后价格剧烈波动.以玉米为例,从供求关系和物价指数2个方面分析了波动成因以及影响程度.从供给层面角度来看,种植面积的上升从源头推动了玉米产量的上涨,从而稳定了玉米价格;从需求层面角度来看,人口总数和人均GDP的增加扩大了玉米的需求量,促使了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建议我国保持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平稳,稳定农产品供给,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市场监测和预警能力,并积极优化期货交易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豆产业链上的大豆、豆油、豆粕期货价格周度数据,构建三元VAR-BEKK-GARCH模型对大豆系各期货品种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①大豆、豆油、豆粕期货价格间存在长期整合关系;②大豆系期货价格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但溢出方向在DCE和CBOT两个市场中存在差异;③大豆系期货价格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8~2019年国内大豆、玉米、棉花、豆粕和白糖期货合约日收盘价格数据,通过建立基于Beta-skew-t-EGARCH模型研究了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规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期货合约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聚集性且呈现出杠杆效应,并且在履约期前后价格剧烈波动。以玉米为例,从供求关系和物价指数2个方面分析了波动成因以及影响程度。从供给层面角度来看,种植面积的上升从源头推动了玉米产量的上涨,从而稳定了玉米价格;从需求层面角度来看,人口总数和人均GDP的增加扩大了玉米的需求量,促使了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建议我国保持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平稳,稳定农产品供给,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市场监测和预警能力,并积极优化期货交易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提取了在大连期货交易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几种农产品一定时期内的每周收盘价,求出相关系数矩阵,对农产品的期货价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豆油和菜油期货价格高度相关;豆油和棕榈油期货价格中度相关;籼稻和玉米期货价格中度相关;籼稻和强麦期货价格不相关;玉米和强麦期货价格不相关;大豆和豆粕期货价格高度相关;大豆和豆油期货价格中度相关;相关系数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产品期货价格相关程度的方向和大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期货合约到期效应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自2004年9月恢复上市以来的39个玉米期货合约的期货价格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格等数据,对Samuelson(萨缪尔森)期货合约到期效应假设及Bessembinder,Coughenour,Seguin和Smoeller期货合约到期效应假设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波动受距离期货合约到期日天数的影响很小,但受玉米期货合约持仓成本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粮食金融化的发展加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以1989年1月至2013年7月大豆、玉米、小麦和稻米期货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类模型回归发现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和不同于一般金融市场的非对称性,即粮食价格上涨的利好信息引发的粮价波动要大于粮食价格下跌的利空消息引发的波动。表明政府在监测和调控粮价时,更应该警惕粮价上升阶段的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8年3月初,国内豆粕期货价格疯狂上涨,油脂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上扬态势。从国际市场上看,南半球大豆减产,美豆出口增加,对油脂油料价格形成提振。从国内市场看,由于大豆种植收益下降,农户种植意愿偏低,同时养殖业不断发展,饲料需求不断增加。运用HP滤波法和BP分析法分析了2003年以来国内豆粕价格长期和短期波动的特点。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豆粕价格不断波动,波动周期为3~5年。并运用ARMA模型对2018年3—12月国内豆粕价格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豆粕期货价格与收益率的内在波动规律,构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多变量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M模型。研究发现:短期豆粕期价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效应,对数波动率方差每增加1百分点豆粕期价收益率下降0.0024百分点,且最终收敛于0.00017~0.00018的无条件方差,表明豆粕期货市场以风险回避型投资者为主;中期看对数豆粕期价每增加1百分点导致10期后的对数期价下降0.433百分点,随机误.差每提升1百分点导致两期后的豆粕对数期价下降0.888百分点;最终提出建立豆粕期价预警机制、发挥套期保值功能、调整我国豆粕进口结构以及提升豆粕提取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中存在的非线性特征,根据大连豆粕等农产品期货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R/S分析方法,分析了上述价格系统中存在的分形特征,得到了不同时间标度下农产品期货价格的Hurst指数,从而发现了系统对信息的长期记忆性;跟踪了不同时延下Hurst指数的演化轨迹,并根据系统不同的动力学行为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引入多重分形分析研究了该分形系统中分形结构的不规则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豆粕期货价格的短期收益率接近随机游走,系统中含有较强的噪声干扰,价格行为难以预测;豆粕期货价格的中长期收益率呈现出正向趋势性,具有对历史信息的长期记忆;系统中的噪声干扰较小,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长期收益率具有高稳定性特征,反应出市场供需的基本面特征;豆粕期货价格分形系统均具有非平凡的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线性回归、Breush-Godfrey LM相关性检验、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图、价格波动率的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中国黄金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香港、伦敦的黄金现货和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以及美元指数是影响中国黄金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而中国黄金期货价格的波动显著受到伦敦黄金现货价格波动和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虽然目前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已具备一定的规避风险功能,且初具价格发现功能,但国际影响力有待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行情看板     
豆粕价格上涨乏力在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国内豆粕价格也出现了上涨的过程,但与期货价格的上涨幅度相比,动力明显不足。近期京津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为每吨(下同)2140-2160元,集中成交价格为2100-2110元;华东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为2180-2200元,集中成交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912个我国豆粕期货价格时间序列为样本,基于C-C与G-P相结合的方法重构了最佳嵌入维为9且最佳延迟时间为29的相空间,在此基础上得到非整数形式的分形维,并通过小数量法得到正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论证了我国豆粕期货市场的混沌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豆粕期货市场并非有效市场,其价格波动兼具随机与确定性,不具备长期预测能力,但可进行周期为251 d的短期预测,这对期货市场价格的预测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曲春红 《农业展望》2006,2(3):27-30
2005年中国饲料价格特点是,育肥猪饲料价格持续下滑,下跌幅度为6.63%;肉鸡配合饲料价格先升后持续下滑,蛋鸡配合饲料价振荡下滑,下降幅度分别为5.88%、5.05%.饲料原料价格特点是,玉米产、销区价格均呈先降后升再降态势,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虽然部分地区受新玉米收获上市影响,市场价格出现波动,但中国玉米市场总体态势不错;豆粕价格先升后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后期豆粕的供需压力都是巨大的,再加上棉粕、菜粕等其它粕产品的规模上市,导致国内豆粕价格平稳下降;进口鱼粉价格先升后降,高于2004年同期水平.主要添加剂价格特点是,进口赖氨酸价格振荡下跌,为近几年最低水平;蛋氨酸价格先降后剧升,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隐含着提前支付期权与违约期权,而期权是否执行取决于利率与房价两个风险因子.传统的结构化期权定价理论往往高估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期权价值.采用双二叉树网格定价模型在We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步跳跃的情形,并结合HST模型消除状态变量相关性,另外引入社会成本这一变量,使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表明,房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期权价值迅速增加,利率波动直接影响期权价值或通过影响房价间接影响着期权价值.因此,必须重视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加强宏观调控以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期权与期货套保最优执行价选择的难题,本文从期权和期货的内在关系出发,基于delta-gamma-最小VaR套保模型进行了最优执行价的理论推导,得到了期权与期货套保最优执行价选择的解析方法,并讨论了最优执行价的特征与应用。研究发现:期权收益风险比期货收益风险比及期权期货相关系数三者有确定的解析关系;理论最优执行价由期货价格和波动率、最优相关系数、到期时间以及无风险收益率共同决定。国际棉花期权与期货套保应该用实值期权,实值深度与到期时间长度有关;理论最优执行价有明显的时变性,呈分段上升态势,经过适当的调整后可以在交易中使用;不同波动模型下的最优执行价有差异,解析法比离散法有更好的适用性。市场主体在利用期权对期货进行套保时,可以运用调整后理论最优执行价建立套保头寸,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到期时间,动态调整期权执行价。  相似文献   

18.
李云峰  王新 《农业展望》2009,5(5):27-29,32
通过对2009年初国内豆粕供需状况的分析,认为2009年中国豆粕需求及供给将呈继续增长趋势、不过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会放慢。由于国产大豆压榨量显著减少,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粕数量将会显著增加.豆粕价格的波动特征会更加明显。经分析认为,2009年豆粕供给总体比较充足,但受大豆到港量、油厂开工率变动及东北地区大豆压榨量减少的影响,豆粕价格容易在某一时间产生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的期货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影响价格的宏观、微观及国际政策因素进行梳理分析。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上市,至今已有10年时间,对2005—2014年玉米的期货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玉米期货上市后的价格变化情况,明确影响中国玉米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从饲料粮需求、种植成本、临时收储政策和期货市场投机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价格的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美国棉花合作社套期保值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表明,棉花合作社的入市对棉花期货价格波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其次,对棉花合作社的盈利性检验表明,棉花合作社已成为农场主利用期货市场等风险管理工具的良好载体与工具,这一结果对中国棉花产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