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2.
宁杂21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05N336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99.0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9.79%,平均产油量1 421.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26.1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8.8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8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在长江下游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7.28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09%,平均产油量1 168.65 kg/hm~2,比对照增产7.68%,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914.50 kg/hm~2,比对照增产8.8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宁杂21号优质高产、含油量高、抗(耐)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角果较大,这些特性十分有利于油菜的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3.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4.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20.97%;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1.55 kg/hm2,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0.1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芥酸含量为0.25%,饼粕中硫甙含量为18.56μm o l/g,含油量45.23%,抗(耐)菌核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泗阳298为母本,以泗阳73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育成了常规棉花新品种泗阳493。在20142015年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到3411.7和1380.5 kg/hm2015年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到3411.7和1380.5 kg/hm2,分别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4.2%和4.1%;在2016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达3391.5 kg/hm2,分别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4.2%和4.1%;在2016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达3391.5 kg/hm2,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5.5%,皮棉产量为1320.0 kg/hm2,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5.5%,皮棉产量为1320.0 kg/hm2,比CK增产4.1%。泗阳493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9 mm,断裂比强度为33.1 c N/tex,马克隆值为4.7;该品种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6.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春,以梧油7号为母本,与(泉花10号×ICGV91284)F7父本配组,混合系谱法选育成福花8号。2009~2010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4.4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42%,增产显著;平均籽仁产量2 572.80kg.hm-2,比对照增产3.7%,增产不显著;2010年度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 796.0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9.67%,达极显著差异;平均籽仁产量2 574.75kg.hm-2,比对照增产19.95%,达极显著差异。两年平均荚果产量3 860.2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2.55%;籽仁产量2 573.85kg.hm-2,比对照增产11.83%;粗脂肪含量51.9%,蛋白质含量32.1%,O/L值1.12。该品种抗叶斑病、抗锈病,感青枯病,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强,抗倒性中上,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油认2012001)。  相似文献   

7.
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密1号产量居第1位,平均为18 291.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4.4%,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1%;强盛19号产量居第2位,平均为16 351.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20.1%,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3%。而且高密1号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适宜密植,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产量居第5位的强盛29号,无论是产量还是综合性状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8.
吉亚3号出苗势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前期生长旺盛;原茎产量、出麻率、产麻量均较高,是高纤、高产、抗旱品种。本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原茎平均产量6 231.67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1.66%;长麻平均产量1 253.34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9.57%;长麻率20.14%,比对照双亚5号提高1.33个百分点;种子平均产量689.28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5.48%,纤维强度26.8 kg。  相似文献   

9.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总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的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0725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0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16.13%;8010-40折合平均产量1983.33 kg/hm2,较对照增产15.16%;中黄30折合平均产量1927.78 kg/hm2,较对照增产11.94%;国安2号折合平均产量1853.89 kg/hm2,较对照增产7.64%.上述4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表现好,适宜套种,适宜在兰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1 产量表现 泉花327系于1998年引进我区(笏石农业示范场)试种,667 m2荚果产量304 kg,比对照品种粤油551增产28%,比泉花10号增产12.4%.1999年试种平均667 m2产量315 kg,比对照粤油551增产32.9%,比泉花10号增产14.5%.2000年试种平均667 m2产量385.7 kg,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9.3%.2001年(在忠门镇安柄村)示范3.33 hm2,经验收667 m2产量310 kg,比泉花10号增产10.5%.4年的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一般667 m2达300 kg左右,计划在我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