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Wood模型对北京市黑白花奶牛的879个泌乳期逐个进行了拟合,拟合过程中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a、b、c.并进行了均方差RMS和拟合度R~2的计算。对于不符合正常泌乳曲线的泌乳期进行剔除。得到a,b,c均大于零的732个泌乳期,再进一步剔除R~2<0.30的泌乳期。得到633个正常的泌乳期。且按场队、胎次对参数a、b、c、R~2进行了方差分析。按胎次对参数a.b、c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计算,旨在找到影响Wood模型拟合奶牛泌乳曲线的诸因素及其遗传学基础,为进一步做好奶牛产奶性能的早期预测,搞好奶牛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伊犁马泌乳特性、构建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本实验以新疆伊犁州昭苏马场核心群的15匹泌乳期、年龄、胎次相近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利用Wood模型对伊犁马泌乳期30~120 d的105条泌乳记录进行拟合,预测其日产奶量及乳成分随泌乳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Wood模型对产奶量的拟合度为0.85,乳成分拟合度在0.75~0.95;乳蛋白产量的泌乳曲线拟合度最高为0.95,乳糖率泌乳曲线拟合度最低为0.75;15匹伊犁马全泌乳期平均日奶产量为9.20 kg,产奶高峰日出现在第55天,日产奶量为14.37kg/d,预测120d泌乳期的产奶量为1053kg。通过使用Wood模型对产奶量及乳成分进行拟合,拟合度较为理想,可作为预测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的模型之一,为乳用马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索西农萨能奶山羊泌乳期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选取15只体重、胎次、产奶量、分娩日期相近,体况健康的西农萨能奶山羊。单圈饲喂54周,试验期内准确测定个体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建立各项指标随泌乳期变化规律模型及泌乳期内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阶段显著影响奶山羊生产性能(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量、料奶比)、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形物率(TS))及营养物质摄入量(粗脂肪(EE)、粗蛋白(CP)、有机物(O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等性状指标(P0.05)。2) Wood模型成功拟合了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随泌乳期变化的规律;CP可拟合二次曲线;DMI、料奶比、非脂乳固形物率(SNF)、TS和NDF可拟合三次曲线。产奶量、乳脂率和料奶比等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均高于0.94。3)生产性能—DMI、产奶量与料奶比间极显著相关(P0.01);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率、SNF与TS间极显著相关(P0.01);营养物质摄入量—DMI、OM、CP、NDF与ADF间极显著相关(P0.01)。显著相关指标可通过二次曲线、三次曲线、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S"型曲线模型等高度拟合。西农萨能奶山羊个体年平均产奶量为504.91 kg。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指标之间以及与泌乳期均显著相关,Wood模型拟合泌乳曲线为Y=1.233t~(0.414)×e~(-0.041t)。根据拟合曲线可通过产奶量预测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率之间可相互预测。研究结果对了解奶山羊的基本生理状况及生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奶山羊不同泌乳阶段合理安排生产,进而实现精准饲喂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奶牛泌乳曲线数学模型拟合和早期预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根据北京地区黑白花奶牛500个完整泌乳期的产奶记录资料研究了Wood模型、改进多项式模型、回归模型的拟合以及回归模型的预报情况。拟合结果表明,利用Wood模型来估计北京地区黑白花奶牛产奶量是可行的,但在取样间隔天数较大时估计奶量与实际奶量间有较大的偏差。鉴于此,作者提出了改进多项式模型,采用了ALI的回归模型,按对Wood模型进行拟合的同样方法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拟合,拟合精确度都较Wood模型有所改进。取样间隔天数大时,改进多项式模型的拟合精确度提高的幅度较大。回归模型的预报奶量与实际奶量呈较一致的变化规律,这对早期选种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两种杂种牛的产奶性能及泌乳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西黄F1和黑黄F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比较其泌乳期长度、产奶量、泌乳稳定指数和泌乳曲线。用γ函数和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结果表明:黑黄F1和西黄F1的产奶水平及泌乳稳定指数相近,泌乳高峰出现较早且高峰之后产奶下降快,但前者的泌乳期比后者长12.7d。与冬、春季相比,夏秋季产犊者产奶水平较高,泌乳曲线居上。以γ函数拟合杂种必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比较Wood模型和AS模型对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探究泌乳期内产奶量的变化规律。选择中原地区两个规模化牧场374头中国荷斯坦牛2006-2018年的产奶量记录,使用NLS语句拟合其泌乳曲线并利用AIC比较拟合效果。结果表明,1、3胎AS模型的AIC值较低,2胎Wood模型的AIC值较低;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不同:1胎泌乳高峰日晚、高峰产奶量较低,但泌乳持续力强,2至4胎次泌乳高峰日早、高峰产奶量较高、泌乳持续力较弱;不同牧场间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也有差别。结果提示,AS模型为1、3胎最佳拟合模型,Wood模型为2胎最佳拟合模型;头胎牛和经产牛的泌乳曲线差别较大,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应分群饲养,根据各自不同的泌乳特点供给泌乳期营养。  相似文献   

8.
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钙、磷的供给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对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钙、磷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对钙、磷的需求以及不同钙、磷水平对母猪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水牛泌乳和非泌乳期关键调控差异表达miRNAs及其表达模式,试验结合Solex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8个水牛乳腺组织在泌乳期和非泌乳期差异表达的miRNAs,设计、筛选可行的miRNAs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s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miRNA的差异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泌乳期miRNA-103、miRNA-125a、miRNA-30a-5p和miRNA-148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泌乳期(P<0.05);miRNA-29a在非泌乳期表达量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miRNA-141、miRNA-125b和miRNA-497在泌乳期表达量均高于非泌乳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丰度的miRNA-490和miRNA-592在泌乳期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泌乳期(P<0.05)。Novel-123b在泌乳期和非泌乳期差异不显著(P>0.05),Novel-57在泌乳期比非泌乳期高29.79倍(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水牛乳腺研究提供了16个miRNA的可用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miRNA-103、miRNA-125a、miRNA-30a-5p、miRNA-148a、miRNA-29a和Novel-57 6个水牛差异表达miRNAs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1978—81年,记录了澳大利亚引进的弗里生牛的47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引进时是妊娠的青年母牛。所有的牛养在舍内,喂给精料、大量的玉米秸。泌乳牛每天机械挤乳两次。观察了下列性状的表型值,第一次产犊年龄为30.4个月,第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2916.5公斤,第二个泌乳期2717.3公斤,第三个泌乳期2592.8公斤,第四个泌乳期1939.1公斤,泌乳期308.9天,干奶期77.5天,泌乳期的头两个  相似文献   

11.
母羊初乳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小尾寒羊初乳样品为试验材料,对母羊初乳常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母羊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并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则低于常乳,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初乳中Ca、Mg、Fe、Cu、Zn、Mn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常乳,Mg、Cu、Z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a、Fe、M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旨在鉴定分析水牛乳腺泌乳期和非泌乳期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作用机制。采集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乳腺组织,利用Solexa测序技术构建2个时期miRNAs表达谱,鉴定前体miRNAs、成熟miRNAs和新miRNAs,分析miRNAs的第一偏好性核苷酸和染色体分布,发掘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高表达及差异表达miRNAs。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了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乳腺组织2个miRNA表达谱,分别获得12 768 110和12 569 467条18~31nt的高质量序列。测序确认了归属259个miRNAs家族的359个成熟miRNAs和363个pre-miRNAs及5个水牛特有的miRNAs。U是19和25nt miRNAs的5′端最普遍的核苷酸。bbu-let-7b、bbu-let-7a、miR-26a和miR-21等miRNAs在2个时期均呈现高表达;bbu-miR-148a、143、200c、200a和bbu-let-7f等miRNAs在非泌乳期特异性高表达。bbu-miR-125b、29a和bbu-let-7c等miRNAs在泌乳期特异性高表达。bbu-miR-148a、143、200a、141和30a-5p等miRNAs在泌乳期的表达量下降为非泌乳期的1/2以下。而bbu-miR-26a、29a、125b、99a和bbulet-7c等miRNAs在泌乳期表达量大于或等于2倍非泌乳期丰度。本研究构建了水牛泌乳期以及非泌乳期乳腺组织2个miRNAs表达谱,测序确认了259个水牛miRNAs家族的359个成熟miRNAs和363个前体miRNAs,5个水牛特有miRNAs和10个高差异表达miRNAs,为进一步阐明奶水牛泌乳关键miRNAs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母羊初乳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小尾寒羊初乳样品为实验材料,对母羊初乳常规成分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母羊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并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则低于常乳,并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初乳中Ca、Mg、Fe、Cu、Zn、Mn等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其中Mg、Cu、Z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a、Fe、M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观察了大鼠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形态、数量变化规律.并用阿尔新蓝一番红鉴别染色法(AB-S)进行了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AB-S染色显示,大鼠乳腺只存在黏膜型肥大细胞;无论是泌乳期还是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腺泡间和小叶问结缔组织中。细胞的形态各异,但细胞数量在静止期和泌乳期有显著差异。泌乳期的乳腺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乳腺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可能与乳腺泌乳期腺泡上皮的生长和静止期腺泡问结缔组织细胞增生等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黑白奶牛泌乳曲线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广州地区黑白花奶牛113个完整泌乳期的逐日产奶记录资料,研究了γ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拟合和预报情况。结果表明:上述三个模型对广地区黑白奶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提出一个改进的多项多式模型;yt=ko+k1t+k2t^2+k3lnt+k4ln^2t+k5e^-^1^3^7^.^5^/^t这一项的目的是对奶牛中后期产奶量进行有效的修正。应用此模型有80%样本拟合相对误  相似文献   

16.
奶牛泌乳英线的拟合及其模型参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取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84年-1995年的黑白花牛,西门塔尔牛,蒙贝利亚牛的1810个泌乳期日奶量资料,采用不累加和累加,10d间隔和30d间隔4种数据征用SAS软件的非线性回归过程,对所有个体泌乳过程进行拟合,模型分别为;多项式,逆多项式,改进伍德和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7.
李广琴 《畜牧市场》2005,(8):164-165
作者从高产奶牛的特点、泌乳期科学饲养管理、饲料营养需要等方面介绍了现代高产奶牛泌乳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个姜粉添加水平(0、1.0%)。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母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泌乳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和乳中SOD活性、T-AOC和GSH含量(P0.05);而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分别单独添加姜粉时,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GSH含量(P0.05)。2个时期均添加姜粉对母猪血清、母乳和仔猪血清抗氧化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1.0%姜粉均能够提高母猪和哺乳仔猪的抗氧化性能,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添加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杨灿  He Jianhua 《饲料工业》2008,29(3):32-35
母猪泌乳期高自由采食量(VFI)是其繁殖性能正常发挥的保证。为了提高母猪泌乳期VFI,文中分析了母体因素如品种、基因、带仔数、体况等对VFI的影响,提出着重从全繁殖周期饲喂策略考虑,以提高母猪泌乳期VFI。  相似文献   

20.
母猪营养研究试验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8年以来,我们在北京市北郊牧场畜牧试验站对北京黑猪进行了三批母猪妊娠和泌乳期营养需要的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妊娠母猪日粮浓度为2.95兆卡消化能,粗蛋白11.5%,泌乳期母猪日粮浓度与妊娠期相同,粗蛋白质为13.5%。妊娠期日给2公斤干物质,泌乳期日给5公斤干物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