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枇杷     
蔷薇科枇枇属的普遍枇杷种(作为栽培的品种均属此种)原产中国.目前,日本、印度、以色列、阿尔及利亚、美国、智利、墨哥、阿根廷、意大利和苏联等国均有栽培.枇杷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栽培史.中国枇杷五大名产地分别是:福建的莆田、浙江的塘栖、江苏的吴县、台湾的台中、安徽的歙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代表性枇杷园枇杷叶样矿质营养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城厢枇杷树体中N、P营养水平比较适宜,K营养属中下水平,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树表现缺乏;中量元素特别是Ca营养绝大多数样树表现缺乏,Mg营养亦有近半数样树表现缺乏;微量元素中Zn、Mn营养丰富,Fe、B营养比较适宜,Cu营养水平中等偏丰富,但Mo营养有三分之一的样树表现缺乏.据此提出相应的枇杷合理施肥和缺素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超高压技术应用于枇杷软罐头杀菌,研究不同处理压力、不同保压时间对细菌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总数、胀袋情况的影响,结合硬度的变化探讨枇杷软罐头超高压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超高压处理压力越高,对枇杷软罐头的杀菌效果越好。在相同的压力下,超高压杀菌效果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处理温度30℃、处理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15 min即可满足枇杷软罐头保藏的要求。硬度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热杀菌相比,超高压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枇杷软罐头的硬度,提高枇杷软罐头品质。一定条件的超高压处理能使枇杷软罐头达到商业无菌,而且保证了枇杷软罐头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莆田、 云霄等 4 市县枇杷 GIS 技术精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 影响枇杷生产的关键气候条件是极端最低气温值(JDW)的高低。 文章围绕关键气候条件的分析,拟定该项精细区划的技术工作流程、 建立 JDW 的地理分布推算模式、 确定精细区划的地形气候指标, 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等其它条件,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精细区划。 根据区划结果, 进行当地枇杷布局的个例分析, 为进一步发展枇杷产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山地果园早钟六号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8-2003年间对早钟六号枇杷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多项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果园套种、合理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护果、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可明显提高山地果园早钟六号枇杷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早钟6号"枇杷特性及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介绍了“早钟6号”枇杷的优良特性,并遵从其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产区的“早钟6号”枇杷幼年结果树上进行配方肥验证试验。等氮量下,枇杷施用配方肥与进口复合肥相比,其产量相当,但施用配方肥的产投比较高,每667m^2可节省纯养分15.0~22.8kg,降低施肥成本26~100元。其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固酸比较进口复合肥分别提高0.3-0.5个百分点、8.1-10.9个单位、11-11.5个单位,从而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枇杷的起源、系统分类和品种鉴定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枇杷的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介绍了枇杷的引种、选种、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早钟6号不同离体保存阶段的枇杷试管苗为材料,建立内源激素ABA、GA3、IAA和ZT的HPLC梯度洗脱方法,结果显示:4种内源激素的各组分分离完全,峰形良好,可为准确分析离体保存过程中枇杷试管苗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白肉枇杷的抗寒性,为北缘地区白肉枇杷的推广及抗寒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枇杷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建立白肉枇杷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的抗寒性测定体系,并以此确定25份白肉枇杷资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白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作曲线,在低温处理8 h以上时,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变化,可以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25份白肉枇杷LT50测定结果表明冠玉的LT50达到-15.95℃,最抗寒,次之为美国种、铜皮、白玉、美玉、上海种等白肉枇杷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