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硝酸还原酶活力 ( NRA) ,叶绿素含量、水分饱和亏缺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无性系生理指标差异很大 ,而且与生长及抗病性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 ,通过这些生理指标对杉木无性系进行选择是可行的 .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杉木无性系划分为 5个类型 ,即优良无性系、较优良无性系、一般无性系、强抗病性无性系和较差无性系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标准为 :硝还酶活力及叶绿素含量高 ,水分饱和亏缺低 ,生长迅速 ;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高 ,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2.
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 6~0.738 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 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 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相似文献   

3.
秦仲1-4号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出了杜仲优良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杜仲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以有效成分为首选指标,结合生长量指标,并参考抗性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通过优良无性系区域栽培试验终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秦种1-4号.  相似文献   

4.
长江滩地杨树无性系苗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定期观测引种的81个杨树无性系苗期生长量的基础上,运用DPS软件对引种的81个杨树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I级苗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1个杨树无性系分成3种类型,第二类的17个无性系表现优良.这17个杨树无性系早期生长统计分析结果,杨树无性系以14、65、41、43、44和32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锥栗的主产区建瓯市开展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经过选优、嫁接,建立了16个无性系品种园,开展了无性系测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对丰产性、稳产性、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乌壳长芒(C-09)、黄榛(C-06)、白露仔(C-07)、油榛(C-10)等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杜仲优良无性系,采用嵌芽接方法对40个杜仲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0个杜仲无性系利用嵌芽接,其成活率有差异;嫁接后40个无性系间接芽萌发枝高生长量均有差异;砧木的粗细对嫁接后接芽萌发枝的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美山杨杂种三倍体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山杨优良种源的优树为母本与四倍体美洲山杨进行杂交,获得9个杂交组合的种子,播种育苗后,建立子代测定林.通过家系选择、优良单株选择、无性系评比,选择出2个优良无性系.染色体检测证明这两个无性系均为三倍体.通过7a的生长指标与抗性指标的测定表明,三倍体山杨在生长速度、光合能力、抗病虫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741杨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树上套笼接虫方法,对18个转Bt基因和凝集素基因的741杨无性进行了抗桑天牛特性鉴定,初步确定了P10、CC11、CC25、CC53等4个抗天牛无性系和1个轻感天牛无性系P22。  相似文献   

9.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保康19个野生紫薇无性系的9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无性系花性状、生长性状与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判,选择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8个野生紫薇优良无性系:8号、11号、17号、6号、3号、1号、16号、2号.研究初次建立了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体系,为野生紫薇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选择指数和综合性状评分法 ,对 7年生 2 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 .通过对上述几种方法的比较认为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可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 ,从而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 ,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 ;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 ,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 ;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性性状较为理想的方法 ;综合性状评分法 ,从选择结果看与前 3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选的基本一致 ,而且综合性状评分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观的方法 .4种方法共同应用 ,能够较准确地选出生长迅速和材性优良的无性系 .  相似文献   

11.
黑杨派杨树杂交F1子代苗期遗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洲黑杨I-69(Populus deltoides cv.'Lux')和欧美杨I-72(P.×euramericana cv.'San martino')为母本,分别与美洲黑杨PE-3-71(P.deltoides cv.'PE-3-71')、PE-19-66(P.deltoides cv.'PE-19-66')...  相似文献   

12.
对湿加松10个无性系苗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进行调查,并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分析雨热同期湿加松的生长动态规律及生长参数。结果表明:湿加松无性系苗期年生长高度符合"S"型生长曲线。以湿加松地径和苗高划分其苗木的生长阶段,则地径和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分别为94~125 d和60~77 d。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生长和适应性表现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不同地点30 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 ~ 4 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杨 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在无性系间、地点间、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和 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及重复力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且遗传变异系数占表型变异系数的比例 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树龄的增长,白杨杂种无性系变异增大,但这种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相关性分 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0.404 2 ~0.988 7),表明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各指标相互联 系密切。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BL 28、BL 103 和BL 49 是较稳定无性系,而BL 106、BL 107 等无性系稳定性 较差,对不同地点有特殊的适应性。利用综合评价法,以20% 的入选率对无性系进行选择,不同地点无性系BL 104、BL 106 和BL 107 均可以入选,表明这3 个无性系不仅对不同地点有特殊的适应性,而且在不同地点均表现优 良,本研究对后续新品种选育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辣椒抗疫病变异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001”,“2056”,“203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以其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作为筛选剂,筛选辣椒抗疫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辣椒品种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忍耐力不同。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杨树引种与速生抗逆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明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07-2009
初选出46个杨树无性系,在豫南6个区试点进行了抗逆性、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速生性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在抗逆性、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速生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最好的无性系是TZ-8、次是TZ-5和TZ-6,7年生平均材积分别为0.609 3、0.532 9、0.514 9 m3,与对照相比,增益分别为264%、231%和223%.选出了7个具有较强抗逆性和良好速生特性与观赏性的杨树新品系.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系号转基因741杨叶片饲养杨扇舟蛾、舞毒蛾和美国白蛾4~6龄幼虫,测定其中肠重要的两种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研究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害虫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显著抑制了羧酸酯酶、谷胱苷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其中PB11和PB29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的生测结果一致。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害虫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抑制作用是其抗虫性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18个参试高羊茅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建坪试验,主要观测了生长速度、再生速度和成坪速度,并分别对草坪密度、质地等指标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表明:高羊茅新品系98-1和98-5、新星、猎狗、野马、野狼、贝克和交战全年综合评分较高,分别为7.3、7.0、7.2、7.2、7.0、7.1、7.0和7.3,总体表现良好,均优于2个对照品种,其中新品系98-1和98-5有望培育成新品种推广建植.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从参试的60个无性系中选择出2594等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1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达15.10 m、21.47 cm和0.302 57 m3,与第2代种子园混合种后代相比,材积的现实增益达24.25%,生长性状表现十分突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