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引起母牛不孕的原因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本文就引发母牛不孕的子宫内膜炎、卵巢机能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排卵延迟等作以简要介绍。1导致母牛不孕的病因诊断引发母牛不孕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卵巢机能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排卵延迟等疾病。其中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不仅发病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奶牛良种化进程的加快,高产奶牛数量逐年增加,单产水平大幅提高,高产奶牛对饲料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有奶牛饲料不适宜的情况出现,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缺乏或者过量,影响了奶牛的生产,特别是产后的高产奶牛。本文针对产后奶牛饲料中各种营养失衡的临床表现及原因予以描述,同时寻求最佳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奶牛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低谷时牛场饲料、饲养管理水平下降,导致营养缺乏性的卵巢疾病;传染性、寄生虫、代谢性疾病引发卵巢疾病;配种操作不规范造成子宫炎症并发卵巢疾病;激素使用不当导致卵巢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奶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东北是产奶大省,奶牛的饲养量逐年增长,小规模的饲养场也逐渐转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奶牛的饲养量不断增加,饲养人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专业技术受某些因素制约,或多或少经常出现一些问题,确需有待加强。现总结以下3方面情况,简要介绍如下。1混合设备的选购饲养奶牛的关键因素取决于饲料品质。优质的高品质饲料,需要有成套的加工设备来完成。如何选购适合的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村奶牛饲养量不断增加,据调查农村奶牛酮病发病率达25%以上。给农村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损害。1.奶牛酮病形成的原因该病的发生,是由饲喂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饲料过多,而糖类和多汁饲料不足所引  相似文献   

6.
奶牛不孕症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不孕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奶牛不孕的原因很多,介绍了常见的奶牛不孕症,如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卵巢机能减退及萎缩、阴道炎、输卵管炎和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奶牛不孕原因及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奶牛不孕或难妊娠的情况有三种:一是产后3个月未能配种怀孕的能繁适龄母牛;二是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满24月龄,体重已超过300千克却从未发过情的母牛;三是配种超过三个月仍未妊娠的母牛。造成不孕或难妊娠的原因除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以外,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饲养管理方面饲料供给不足或饲料营养不平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或不足,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缺乏都能引起奶牛的不孕,尤其是对高产奶牛。调整饲料,保证营养的正常供给,是预防不孕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农户在选择饲料喂奶牛时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根据奶牛不同时…  相似文献   

8.
PMSG、PGF_(2α)对奶牛产后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产后 40天以后尚无发情表现的奶牛 77头 ,根据卵巢状态分为卵巢静止组 ( 4 1头 )及卵巢黄体组 ( 36头 ) ;两个试验组每组又按处理时间分为产后 40~ 60天及产后 60~ 1 0 0天两组。采用 1 0 0 0IUPMSG处理卵巢静止母牛 ,采用PGF2α肌肉注射处理卵巢黄体组母牛 ,可显著缩短奶牛产犊间隔 ;处理时间的早晚并不影响处理效果 ,但产后 40~ 60天处理更有利于缩短奶牛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奶牛饲养量也日益增多.因不孕或其它原因造成奶牛不产奶的情况在奶牛饲养业中有相当数量,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人工诱导泌乳技术可以降低损失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0.
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孕酮(P4)4种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统计发情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血清中的E2、FSH、LH和P4 4种生殖激素,并与正常奶牛对比。【结果】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牛发情有效率为91.67%,治疗卵巢静止牛发情有效率为88.89%。促孕散处理前,持久黄体P4水平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卵巢静止P4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两种病型在处理前E2、FSH、LH水平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持久黄体患牛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和FSH水平不断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H水平在促孕散处理后也逐渐上升,与正常组同时达到峰值,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卵巢静止组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FSH和LH水平均升高,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具有显著调节和诱导发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孕酮含量和直肠检查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头奶牛产后卵巢活动情况和卵巢囊肿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除1头奶牛卵巢静止外,27头在分娩后23.63 ±7.74天(13~46天)卵巢开始活动(卵泡发育),其中8头牛(占29.63%)有发情表现;第2~5次卵巢活动的时间分别为:分娩后45.67±8.92天,66.54±8.85天,88.37±11.71天和109.00±8.32天;分娩后60天内仅有60.71%的牛第一次发情;卵巢囊肿的发生频率为39.29%,其中卵泡囊肿8.93%,黄体囊肿16.07%,囊肿黄体14.29%。  相似文献   

12.
<正> 1 原因 1.1 饲料营养不好。饲料是养好家畜的基础,在母畜不孕的诸多原因中,饲料营养不好是首要原因。 1.1.1 饲喂量不足。畜体瘦弱,对机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母畜性周期停止,卵巢停止或缩小,子宫壁变薄,不能满足母畜正常繁殖需要。 1.1.2 饲料单一,营养不全。目前在农村家畜饲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冬春季青饲料缺乏,牛、马等大家畜普遍缺乏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严重不足,同时矿物质营养也较缺乏。  相似文献   

13.
饲养管理不良、环境因素、长途运输、疾病等均是导致奶牛卵巢疾病的原因,常见的卵巢疾病主要有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和卵巢静止。卵巢疾病能够影响母牛的发情和受孕,病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不孕,因此,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本文主要论述了几种母牛卵巢疾病,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疾病引起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3到2016年5月选取新疆布尔津县冲乎尔镇某养殖场因为卵巢疾病引起的不孕奶牛138例,其中持久黄体的不孕奶牛共84例,卵巢静止共54例,实验过程中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各42例和27例,实验组给予促孕散治疗,对照组奶牛采用激素治疗,对比实验前后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实验组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孕散在治疗奶牛卵巢疾病引起的不孕症的方面有着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在奶牛临床治疗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奶牛是一类具有独特采食和消化特点的反刍动物,为在饲养过程中获得理想的饲喂效果,提高饲料消化率,需要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了解奶牛自身的采食和消化特点,保障饲料品质,为牛群供应充足、均衡、全面的营养,同时饲料性状也会影响饲料适口性,为防止奶牛贪食或厌食某种饲料,饲喂前需要混合均匀,保障奶牛营养摄入均衡,实现奶牛高产和优产。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酮血病也称为酮病或者酮尿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使得体内积累了大量的酮体造成的。该病在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尤其在冬季多发。此病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且会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所以了解奶牛酮血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及时对此病进行预防以及治疗对奶牛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病因奶牛酮血病发病原因与饲料的种类、品质和组成有很大的关系,饲料品质不好,品种较为单一,营养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血糖过度消耗,糖异生作用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大量分解导致;饲料营养不均衡、奶牛高产和产前过度肥胖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本病需要从加强饲喂管理入手,静注葡萄糖、肌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口服水合氯醛等方法对本病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持久黄体是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在高产奶牛中发病率比其它种类牛发病率明显高,影响和阻碍了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同时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奶牛的发情周期停止循环或停止发情. 发病的主要原因:饲养的环境因素,奶牛养殖厂养殖场地狭小,主要是一些散养户,经常将奶牛在家拴养,造成了奶牛运动量不足;饲料因素,饲料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足,长期缺乏青饲料.患有其它子宫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水或积脓,产后胎衣滞留,奶牛难产,容易引起疾病,气候因素,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是该病的高发季节,笔者因复方仙阳汤加味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几年治疗该病17例,治愈14例,治愈率达83%,3例无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奶牛卵巢卵泡囊肿、左右卵巢滤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或不排卵三种卵巢疾病发病率较高,常导致母牛产后产犊间隔延长或不孕,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产奶量,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应用LRH-A3(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肌注治疗上述三种卵巢疾病,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方益孕液”治疗奶牛不孕症疗效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取产后60 d以上不发情,患有持久黄体和卵巢机能减退的不孕奶牛50例进行复方益孕液临床治疗试验,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对部分患牛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复方益孕液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机能减退后,发情率分别为83.3%和77.3%,受胎率分别为80.0%和7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久黄体患牛在处理后血清中E2水平不断升高,最高值为(17.81±7.32)pg/mL,P4水平逐渐降低.最低值为(0.75±0.46)ng/mL;卵巢机能减退患牛在处理后血中E2和P4水平均升高,最高值分别为(14.16±9.45)pg/mL和(4.23±1.85)ng/mL.结果表明复方益孕液对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机能减退引起的不孕症疗效显著,且具有微调体内激素,溶解黄体和诱导发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