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自行研制的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与免疫增强复合剂进行了安全性、攻毒保护率及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剂应用于1日龄SPF雏鸡安全可靠;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联合应用,免疫1日龄SPF雏鸡可使其有效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攻击;该复合剂在2℃~8℃下保存4年后仍然有效;其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可确实提高HVT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鸡疱疹病毒苗(HVT)免疫的1日龄雏鸡和1日龄HVT+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免疫雏鸡分别在5日龄和10日龄攻击MD强毒后的免疫保护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HVT的免疫效果,使雏鸡提前获得免疫保护,从而降低MD的死亡率和病变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中,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用rFPV、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疫苗、rFPV HVT二联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AA肉用雏鸡,8日龄攻毒后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种疫苗均诱导了免疫应答,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9%、69%和85%。该重组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与HVT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当,二者联用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研制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增强剂(MMZ)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HVT)同时免疫1日龄雏鸡后 ,可显著地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应用MMZ HVT免疫组与疫苗免疫组 ,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 %)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采用了HVT、HVT ACM1、CV1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盟果表明,CV1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发病率为0.22%),HVT ACM1次之(发病率为2.48%)。HVT疫苗居第三(发病率为6.5%)。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问题 ,采用了HVT、HVT +ACM 1、CVI988三种疫苗大面积免疫 1日龄雏鸡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CVI988疫苗免疫效果最好 (发病率为 0 2 2 % ) ,HVT +ACM1次之 (发病率为 2 4 8% ) ,HVT疫苗居第三 (发病率为 6 5 % )。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和应用疫苗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一)疫苗的因素1个别厂家生产的马立克疫苗,质量低劣,蚀斑量(PFU)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即使进行免疫,免疫保护率也很低。2火鸡疤疹病毒(HVT)疫苗未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贮存细胞结合苗的液氮挥发,都会降低Pgu,影响疫苗免疫效果。3不合理的疫苗稀释、接种技术和接种剂量,也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二)野毒的早期感染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后,一般10—14天才能产生免疫力,如果管理不善,一已发生早期感染外界野毒,就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大量发生。这是免疫失败最常见…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通过科学组方 ,成功地研制出了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与免疫增强复合剂。用该复合剂稀释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HVT)较原稀释液 (SPG)能提高活疫苗效价 3 0 %以上 ;与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同时免疫 1日龄雏鸡能显著提高免疫鸡的细胞免疫水平 (T淋巴细胞数 ,P <0 0 1 )和体液免疫水平 (B淋巴细胞数、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P <0 0 5 ) ,提高免疫接种鸡的攻毒保护率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鸡马立克氏病 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疫苗性状:该疫苗为白色疏松团块,加入专用稀释液后即迅速溶解。 疫苗用途: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注射各品种1日龄雏鸡最佳,2~3日龄雏鸡效果较次,免疫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1.
用一免法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效果往往很不确实,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胶州市某鸡场近年来采用1日龄和14日龄两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满意效果。试验证实,1日龄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比成年鸡高1000~10000倍,但1日龄兔疫往往因母源抗体的存在而导致免疫失败。母源抗体滴度在雏鸡3日龄时达到最高水平,在3周龄时又降到最低水平,若在3日龄前进行二免,因母源抗体滴度较高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若在3周龄时进行二兔,可能雏鸡已感染了马立克氏病,再进行免疫已于事无补。因此,…  相似文献   

12.
邢兰君 《中国家禽》2004,26(19):27-28
在生产实践中,对于马立克氏病常用如下防制方法: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增加免疫剂量;在疫苗中添加免疫促进素;正确使用疫苗,预防早期感染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马立克氏病,应用上述常规防制方法常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在进一步完善常规防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笔者对雏鸡进行了二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3.
SPF雏鸡腹腔接种0.1ml鸡贫血因子(CAA)82—2株或口服10~(3.5)EID_(5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GBF—1株,或在14、21或28日龄时间同时接种上述病毒。在第2个试验中,1日龄雏鸡皮下接种2200Pfu的火鸡疱疹病毒(HVT)H_2株;7日龄时,对接种的和未接种的雏鸡腹腔攻击2700Pfu的马立克氏病病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随着家禽业的迅猛发展,鸡群中马立克氏病野霉霉力也从温和型向超超强毒进化,马立克氏病疫苗也从冻干型HVT发展为HVT+SB1等二联疫苗,而近年来超超强毒型马立克氏病毒(VV+MDV)的出现,导致了Rispens CVD88疫苗的使用。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Z4+HVT二价苗的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Ⅱ型和Ⅲ型病毒制备了几种二价苗和单价苗。在实验室以高度易感的SPF鸡和商品鸡进行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Ⅱ型毒株和Ⅲ型毒株之间存在协同保护作用。由血清Ⅱ型和Ⅲ型病毒组成的二价苗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单价苗。在以SPF鸡进行的免疫效力试验中,Z_4+HVT、SB_1+HVT、HVT、Z_4和SB_1的保护指数分别为78.9、78.6、41.7、46.7、和45.0;在以商品鸡进行的免疫效力试验中,Z_4+HVT、SB_1+HVT、HVT、Z_4和SB_1的保护指数分别为93.9、88.1、64.3、69.4和60.8。我们还用琼扩试验检查了强毒攻击后不同时期鸡羽囊排毒情况,发现Z_4+HVT二价苗抑制排毒的作用要比SB_1+HVT二价苗强。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患病后死亡率一般在25%~30%不等,最高可达70%~80%,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来,本病造成的损失已大大下降。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本人现将对MD的一些新认识提供给同行,以供参考。1MD免疫失败的原因1.1MDV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MDV敏感性越高。据测定,1日龄雏鸡对MD…  相似文献   

17.
选用SPF种蛋孵化的京白鸡6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马立克氏病单价苗组(2000PFU HVT)、双价苗组(2000 PFU HVT 1200 PFU SB—1)以及攻毒对照组.应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两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进行了比较病理学研究.结果证明,双价苗免疫鸡,MD发病数显著减少,发病时间推迟,病变程度明显减轻,法氏囊有大量具有分泌活性的浆细胞;单价苗免疫鸡发病数较对照组略有减少,但对延缓或减轻MD肿瘤的发生无明显作用,在法氏囊网状细胞胞浆中、核碎片附近和细胞间隙中存在大量无囊膜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粒子,残存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由此认为,双价苗对实验性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HVT单价苗.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此病的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麻痹和产生内脏肿瘤,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1日龄雏鸡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但仍然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给养鸡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病毒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敏感性越高。接种疫苗的诱导期一般为7~14d,如果雏鸡在出壳后使用疫苗前或免疫作用未充分建立之前已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免疫效果就显著…  相似文献   

19.
乌骨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禽之一,以其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我们从北京某鸡场引进2000套乌骨鸡纯化种鸡,由于其种源带有马立克氏病以及该鸡种对马立克氏病易感的特性,给子代马立克氏病的防疫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探索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材料和方法丑.1乌骨鸡系我县种鸡场孵化商品代乌骨鸡1日龄雏鸡。1.2疫苗选择①进口MD疫苗,系从郑州购进龙马跃疫苗。②国产MD疫苗,系南京动物药械厂生产SPF苗。豆.3琼扩抗原由河南农业大学提供。1.4试验方法将鸡场孵化1日龄雏鸡每批1.2万只,随机…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我国,之后广泛地使用疫苗(HVT疫苗)而得到有效的保护。但近几年来由于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变异,毒力增强,免疫失败时有报道,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广西是我国饲养优质黄羽鸡的主要省份。单就优质鸡而言,广西每年的出栏量就达1.71亿羽,这些鸡由于其饲养周期长(100日龄以上)。据走访调查,近两年来广西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率高达80%,死亡率在10%~40%之间,发病日龄趋早龄化,最早可见于50多天龄,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损失。这期间,个别的孵化场换用进口的疫苗(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