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在早春繁殖期间容易发生“大肚病”,发病原因很多.蜜蜂的“孢子虫病”“麻痹病”等也易在早春发生,也呈有大肚症状,本文论及的是春繁期内蜜蜂的伤食症,养蜂者通称“花粉胀”病。“花粉胀”病在早春油菜花期最易发生,其他花期比较少见,发病和天气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天气长期阴雨,间有短时晴  相似文献   

2.
蜜蜂大肚病是蜂群越冬期或早春季节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但由于过去无确切的诊断方法,常与其他多种成蜂病混淆在一起,统称为“蜜蜂大肚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近年来通过试验研究,现已分离鉴定出了蜜蜂败血杆菌,确定了蜜蜂败血病的病原,找出了有效的治疗药物,不但为防治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彻底解决蜜蜂大肚病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经验     
“驱蛔灵”可治蜜蜂“大肚病”早春繁殖期间蜜蜂容易患“大肚病”,特别是在江南降雨较多的地带,更是屡见不鲜。当你在蜂箱内发现有腹部膨大的死蜂,死蜂腹内有大量的积粪时,说明蜂群已得了“大肚病”,应立即进行治疗。书本上和杂志上都介绍了许多治“大肚病”的药方。在这里我向同行们介绍一种试用成功的治疗方法——“驱蛔灵”治“大肚病”之方法。  相似文献   

4.
“蜜蜂大肚病”是蜜蜂麻痹病的一种类型,由蜜蜂麻痹病毒引起。此病好发于冬季和早春。蜜蜂感染麻痹病毒后,夏秋季节由于外界有粉蜜源,营养充裕,蜜蜂抵抗力强,加上活动旺盛,可以随意飞翔排泄,一般后肠积粪不会很多,因此发病极少。但冬季和早春,由于:①气候恶劣,常有长时阴冷,又雨后下雪,雪后寒潮,蜜蜂长时不能飞翔排泄,后肠积粪膨胀,往往促发“大肚病”;②冬季和早春外界粉蜜源断绝,全靠人工喂饲,往往营养不能满足,蜂体削弱,免疫机制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而易患此病;③越冬期和早春,饲料质量差。特别是巢内存有茶花蜜、…  相似文献   

5.
蜜蜂麻痹病的症状与防治蜜蜂麻痹病又名“瘫痪病”、“黑蜂病”。多流行于春、秋两季,对成年蜂危害较大。其病原主要是蜜蜂慢性麻痹病毒和急性麻痹病毒。当健康蜂染病后,常会出现“大肚型”和“黑蜂型”两种症状。“大肚型”病蜂:腹部膨大,中肠呈浅灰褐色,失去弹性,...  相似文献   

6.
薛超雄 《中国蜂业》2006,57(5):25-25
一、下痢、大肚病 蜜蜂的下痢、大肚病,多因饲喂的饲料质量差,或受恶劣天气影响,蜜蜂不能出巢排泄飞翔而造成的,此病多发生在越冬后期和早春。处方一:用1千克大蒜捣烂,加入米醋3克,浸泡3天,过滤去渣。每千克糖浆加醋蒜溶液50克喂蜂,连续喂7天?处方二:用大黄15克,生姜10克,加清水200毫升煎煮,冷却后加糖浆250克,连续饲喂。  相似文献   

7.
多用EM原露,少用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 《蜜蜂杂志》2003,(10):39-40
养蜂中使用抗生素会给蜂产品造成污染 ,并带来危害。但以往对蜜蜂“爬蜂病”、大肚病、蜜蜂幼虫病、白垩病等蜂病一般都用抗生素进行防治。自从使用《蜜蜂杂志》介绍的EM原露后 ,2年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春繁中的“爬蜂病”、大肚病 ,使蜂体健康 ,蜂群增殖 ,有效地预防了夏季高温潮湿时的欧洲幼虫腐臭病和白垩病的暴发 ,促进了蜂群正常产浆。EM原露是由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组合在一起的微生物制剂。其本身就是一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因此不会产生抗生素危害和“药残”。它主要是通过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组成微生态系统形成适于蜜…  相似文献   

8.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们深入到不少蜂场进行调查和试验,对大肚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蜜蜂孢子虫病,又称大肚病,是由蜜蜂孢子虫这种原生动物引起的成年蜂传染病。这种病往往是由于粗放的饲养管理和恶劣的外界环境所引起的:1.越冬饲料差,杂质  相似文献   

10.
蜜蜂大肚病是蜜蜂麻痹病的一种类型,由蜜蜂麻痹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受风、雨、雪、寒等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蜜蜂无法出巢,导致不能飞翔排泄,后肠积粪膨胀,加上外界粉、蜜……  相似文献   

11.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产生爬蜂现象的一种蜜蜂疾病。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吃了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病。它的症状是,蜜蜂飞翔能力差,一起飞就掉在蜂箱门口,再也飞不起来,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死亡。该蜂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不出几天一个强群就会变成弱群。辨...  相似文献   

12.
蜜蜂大肚病是蜜蜂成年蜂病的一种类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受风、雨、雪、寒等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蜜蜂无法出巢,不能排泄飞翔,后肠积粪膨胀,加上外界粉蜜源断绝,全靠人工饲养,营养往往  相似文献   

13.
蜜蜂慢性麻痹病是一种成年蜂传染病,据国外报道,确定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命名为蜜蜂慢性麻痹病(CBPV)(Bailey.1963)。目前,这种病在世界各地广泛的传播。在我国,近年来该病有的地方也发生和蔓延,尤其春、秋两季发病更为严重,养蜂员称为“大肚病”或“黑蜂病”,患病蜂群轻者群势下降,重者全群死亡,对养蜂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1月份,是个小阳春季节。白天最高温度可达20℃以上,野外又有野菊花等蜜源开花。在当地采完荞麦蜜源的蜂群,受蜜源和气温的影响,蜜蜂频繁飞出采集,缩短寿命提前衰老。蜂王的产卵量日渐下降,又不停产,使蜜蜂消耗饲料和体力。特别是有油茶、茶树的地区,易引起大肚病和烂子病的发生。蜂群群势衰弱,影响早春繁殖和蜂产品的生产。笔者从1973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群中常发生一种俗称“蜜蜂大肚病”的成年蜜蜂慢性传染病。罹病蜜蜂全身颤抖,行动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严重者完全丧失飞翔能力以至在麻木中死亡。病蜂腹部胀大或瘦小,体毛较为完整或被同群健康蜂撕咬净尽而呈漆黑油亮状,故群众又称之为“黑蜂”。该病全年都有发生,但春、秋两季为多,尤以春季严重。患病蜂群由于蜜蜂患病和死亡,其群势发展往往停滞不前;有的病群虽然还有相当数量的蜜蜂,但采集力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  相似文献   

16.
正1症状由于受风、雨、寒、雪等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蜜蜂无法出巢飞翔排泄,后肠积粪膨胀,形成大肚病。再加上外界蜜粉源断绝,全靠人工饲养,营养往往不足,抵抗力减弱而易患此病。蜜蜂大肚病是蜜蜂成年蜂病的一种类型,一些新出生蜂由于没有及时排泄,也可见此症状。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很快,危害极大,几周内可以蔓延全场。严重患病的蜂群,可见死蜂堆满整个箱底,堵塞巢门。  相似文献   

17.
蜜蜂大肚病是近几年来对蜂群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由于检验技术和设备不够,对于引起疾病的原因还未完全摸清,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已经成为养蜂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我们共同来探讨大肚病的起因与防治,现将我对大肚病的认识和药物选用介绍如下,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试谈枣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花病多发生在农历五月,所以又叫五月病。因腹部膨大为明显特征,也有人称为大肚病。大肚病在蜜蜂中有多种,为了不混淆起见,最好称为枣花大肚病。枣花大肚病的病原,养蜂人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是某种真菌所致;有的认为是花粉中毒;也有的认为是枣蜜过浓等。根据我们去年在河南中牟的后王村放蜂情况来看,认为菌类引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蜜蜂大肚病多在夏、秋季发生,发病后,蜂群逐渐地减弱,壮年蜂成批地死在蜂箱门前。死蜂有一个大肚子。当它们还没有死去的时候,可以看见病蜂困难的爬行在箱门前,用一双后足搔动腹部,企图能借足的力量把大腸内的积粪排出体外。由于患大肚病的蜜蜂丧失了采集能力,所以常常被逐出箱外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19,(9):J0011-J0011
7月31日下午,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局蜜蜂疫病监控中心(站)主任王荣申一行3人先后来到邢台县南石门镇崔路村刘志军蜂场和城计头乡乔庄村冯四妮蜂场,协商建立基层蜜蜂疫病监控点有关事宜。蜜蜂疫病防治是养蜂人最伤感的事情,爬蜂病、大肚病、白垩病等一直困扰着蜂群的强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