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畜禽免疫后有相当一部份免疫质量都达不到标,如何提高农村畜禽的免疫质量,是每个基层兽医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事。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农村畜禽免疫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再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期在基层畜禽防疫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农村散养户和非标准化养殖场在畜禽强制免疫工作运行现状和短板,并提出建议及有效可行的解决对策,为今后提高农村畜禽免疫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畜禽数量、各类畜禽饲料数量逐年递增,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稳定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本文对影响农村散养畜禽的免疫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增强散养禽畜免疫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农村散养畜禽免疫质量不高,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以促进散养畜禽免疫工作更好开展,提升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5.
动物防疫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关键,又是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保障.做好农村畜禽散养户的防疫工作,是确保存栏畜禽免疫密度和质量的关键,散养户养殖规模小,区域分散,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农村防疫工作存在许多疏漏,例如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血清检测抗体合格率较低等.因此如何建立山区农村畜禽防疫工作长效机制,使畜禽免疫工作做的更扎实,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相应的对农村散养畜禽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范了免疫程序和方法,配备了村级防疫员。可以说,对农村散养畜禽的疫病防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相比规模养殖,农村散养畜禽规模少,分散,养殖户的文化水平低,所养畜禽不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给疫苗免疫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如何让群众接受,使疫苗免疫技术快速有效地推广下去,既控制疫病传播,又避免群众利益受损,疫苗免疫合理度值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农村散养畜禽强制免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能更好地提升农村散养畜禽强制免疫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畜禽强制免疫工作是一项政府协助永久性来完成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农村散养过程中,畜禽免疫机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能更好地提升农村散养畜禽强制免疫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往往出现注射过猪瘟疫苗的猪仍然感染猪瘟,进行了鸡新城疫免疫还感染鸡新城疫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畜禽免疫失败呢?笔者通过长期从事农村畜禽防疫工作,对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虽然在农村畜禽规模化饲养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山区或半山区畜禽饲养仍然是以小规模饲养和散养为主。散养畜禽疫病防控受诸多因素影响,疾病日趋复杂,直接威胁着农村畜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的基本情况1.1部分村级防疫员综合素质低,服务意识差,"人为漏免"的现象时有发生。免疫剂量和免疫密度不达标,畜禽疫病防控落实不到位。1.2农村散养和混养对环境污染普遍存在,小规模饲养污染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场尽管对畜禽进行免疫,却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保护效价,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改进措施,提高畜禽免疫抗体效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但传统养殖业仍占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半壁江山,农村散养畜禽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免疫工作好坏严重制约着散养畜禽的健康发展,造成农村散养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1疫苗选择不当随着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畜禽疫病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的掌握越来越困难。如果对疫病诊断不准确,就会选择使用与发生疾病不对应的疫苗;如果对本场发病史及周边地区疫情流行情况不清楚,就很  相似文献   

13.
正东阳市自2009年9月成立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以来,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免费对农村散养畜禽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多年来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但是,随着该市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散养畜禽饲养量和人工工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散养畜禽强制免疫工作显现了新情况和新要求。1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1.1人员组成2009年9月,东阳市经各镇乡(街道)推荐、市畜牧兽医局集中进行业务知识和操作  相似文献   

14.
对黔南荔波县畜禽免疫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广泛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饲养户的免疫意识,通过稳定村级防疫体系,充实设备设施,建设规范圈舍等措施,促进农村畜禽免疫工作的持续开展,保障畜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农村强制免疫存在的诸多缺陷,就如何减少畜禽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讨,具体应把握好的几个重点环节,提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基层强制免疫技术,用以指导兽医和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对畜禽强制免疫副反应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畜禽免疫副反应及死亡,为畜牧养殖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饲养业的兴起和饲养畜禽数量的增多,在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畜禽接种了某种疫苗后还会发病,也就是所说的畜禽免疫失败,经多年的观察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畜禽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防疫,是畜禽传染病综合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还是发生了相应的疾病,造成免疫失败。本人在基层做防疫工作多年,认为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广大农村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阵地,农村养殖业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免疫就是通过不同途径,使用不同的疫(菌)苗,使动物机体对某些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农村技术落后,等多种原因常常导致农村畜禽免疫失败,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现就导致农村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供参考。一、免疫程序不合理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适应的适宜的免疫时期,免疫过早或过晚都将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农村许多地区,由于技术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农村畜禽养殖的分散性和山区交通条件,防疫工作量的增加,难度增大,免疫效率降低的趋势,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信息化、管理网格化、目标绩效化、培训系统化、免疫程序化、监测常态化”六化同步技术推广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了防疫密度,提高农村散养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降低了疫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防疫工作也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领导力度明显加大,防疫队伍逐步健全,防控措施不断加强,防疫效果显著体现.但是,从当前农村畜禽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免疫不到位,部分地方免疫效果较差,给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防控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