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利用本溪地区1955~2014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近60年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本溪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66.1 mm,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3 mm/10 a;7、8月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8.7%;12、1和2月降水较少,3个月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0%。各年代平均降水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是减少的。春季和夏季的降水呈现上升趋势,秋季和冬季的降水呈下降趋势;降雨大多集中在主汛期,夏季降水是本溪地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降水量最少,其次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2.
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宇  周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59-5561,5607
[目的]分析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依据河西地区1951~2008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河西地区近58年来降水的变化规律。[结果]河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4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9.08%,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2.57%。河西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不剧烈,各年代平均降水量为120.8~139.0mm。河西地区1951~2008年降水系列存在5、10、21和32年左右的周期。未来,河西地区年、春、夏及冬季降水将呈小幅增加趋势,其中,疏勒河流域年降水增幅较大(5.231~0.062 mm/10a);黑河流域南部和东南部比西北部增幅相对较大;石羊河流域年降水增幅最小,为3.280~0.098 mm/10a。[结论]该研究可为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北5~9月多年(1959~1989年)平均降水量为566~6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左右,利于发展麦茬稻生产。但旱涝频繁,6~8月平均降水相对变率虽为全年最小,仍在50%左右,麦茬稻本田期(6~9月)平均需水量为572~628毫米,80%保证率降水量的水分供需差仍为105~180毫米左右,泡田还需水150毫米。泡田和水层灌溉期间稻田渗漏量最少为200毫米,有效雨量系数若以0.5计,常年麦茬稻本田每亩需灌400~500方。从水分供需差分析,淮北东部较适于发展水稻生产。淮北发展水稻生产还必须根据水利和能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大力推广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4.
朝阳地区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其余都是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年降水量平均为456.3毫米(1951~1982年),夏季占70%以上,春季仅占1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2140毫米以上,春季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40%以上,属于半干旱气候. 由于降水与蒸发相互间的不平衡,而且历年春季降水少,气温高,春风大,蒸发量大,导致土壤大量失墒,造成严重春旱,影响适时播种保苗,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为此我们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增墒保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聊城市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2 ~2013年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法、自相关分析、M-K检验法,分析了降水系列的空间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年聊城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为由行政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4.9 mm.年降水序列年际变化大,趋势成分随年份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随机成分独立性强;站平均降水量与52年系列均值相比,20世纪60和70年代偏多,80、90年代偏少,2001 ~2013年持平;降水量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1.4%,7、8月份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9.4%、22.5%;M-K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年降水和夏季降水突变点出现在1965年前后,是由多到少的变化,其他季节降水年变化震荡剧烈.  相似文献   

6.
利用集宁区近63年(1954~2016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移动平滑、累积距平等方法对近63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近集宁区63年降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5.74毫米/10年),汛期降水量递减趋势为(-5.58毫米/10年),大到暴雨(≥25毫米)日数减少趋势为(-0.2天/10年)。5~9月降水量占全年85.5%,其中7~8月降水量占全年50%以上。同时,本地区年降水虽然不大,但局部暴雨却比较频繁,暴雨特点是突发性强、笼罩面积小、短历时而强度大,危害大。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11):90-91
为泰安市酸雨的防控提供参考,选取泰安国家气象观测站2012~2018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年、月、季和不同降水量级下平均降水的酸碱度(pH)值、电导率(K)及酸雨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12~2018年期间共出现酸雨16次,均为较弱酸雨,2013~2017年酸雨频率逐年下降,2018年又上升到5.7%;年平均降水电导率在50微西门子/厘米以上。8月平均降水pH最低,为5.82;1月酸雨频率最高,为18.2%。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的pH分别为6.25、6.05、6.44、6.46;平均降水电导率冬季最大,为130.6微西门子/厘米以上。暴雨量级平均降水pH最小、为5.84,大雨量级最大、为6.32;降水量级越高降水电导率越小;暴雨量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为15.4%,大雨量级未出现酸雨。  相似文献   

8.
对固原气象站1957年到2018年的年、月及季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固原有2个降水量偏多年代,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20年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4%,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1%。8月份为降水量最多的月份,12月份为降水量最少的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达484.3 mm。依据固原多年的降水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贵州省1650个区域自动站和84个国家站2009年~2018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贵州省夏季降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降水量大值区和降水日数高值出现在6月份。贵州省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降水量和暴雨日数高值区多出现在山脉迎风坡及平原和山脉的过渡地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市60年来观测资料序列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北京气候变化的一些特征值。总体上1951年~2011年来北京市年降水量在267mm/a~1407mm变化,变化比较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随后又以十年为一组,分析了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借助了离散功率谱分析fortran程序对降水量计算了周期变化的周期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57—2010年北票本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分析了北票地区1957—2010年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票地区1957—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0.026 95℃/年,即上升了1.2℃,其中冬季气温的上升占主要贡献,增长率为0.044 25℃/年;北票地区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降水集中在6—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0%;北票地区1957—2010年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1.300 7 mm/年,即减少了70.2 mm。其中春季、秋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分别为0.646 24、0.028 21 mm/年。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1.964、0.011 07 mm/年,相对于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对年降水量的减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桐城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探讨了桐城市50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对其年际动态变化、年内分配以及年代距平分布和丰枯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并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分析降水频率。结果表明,桐城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62.3mm,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239;降水量年际、年内变化均极不均匀,汛期(5~8月)降水量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80%,其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和7月;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年降水量有缓慢下降趋势,幅度在100mm以内;6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降水波动较为剧烈,自2008年之后,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88年~2017年朝阳县气象站逐月、年降水量、降水日数资料,对朝阳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朝阳县年平均降水量的480.3mm,气候倾向率-23.813mm/10a,呈逐年减少趋势,5月~9月为降水的偏多期,尤其6月~8月降水最为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7.6%,10月至次年4月为相对少雨期;朝阳县年平均降水日数趋于减少,6月、7月为最多值,5月、8月次之。  相似文献   

14.
1956—2010年辽宁西部夏季降水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利用1956—2010年辽宁省西部8个气象观测站6—8月的降水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曼-肯德尔(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辽宁西部自1956—2010年夏季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夏季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为从南向北递减,时间分布上呈双峰型;平均夏季降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并且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的分布主要呈南北差异型,降水异常以北少南多的分布特征为主,同时也存在降水异常东西反相的分布特征;降水存在10年尺度的显著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15.
赵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16-7517,7548
[目的]研究近60年大连市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及农业旱涝程度。[方法]选取大连市观象台1951~2010年4~10月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和干湿指数等方法,仅从作物生长季自然降水趋势变化与农业需水满足程度方面,分析大连市近6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和农业旱涝程度。[结果]近60年来,大连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5.888mm/10a,60年来降水量减少95.3 mm;春季降水略有增加,夏季明显减少,秋季减少幅度较小;各月平均降水量分布非常不均,7、8月降水量明显较多,共占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53.8%;4、5、10月平均降水量均低于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10.0%。近60年来大连市作物生长季内干湿指数K值平均为0.90,总体属于轻旱气候类型;干湿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正朝着偏旱的方向发展;干旱发生频率为59%;春、秋季属于中旱气候类型,夏季总体属于偏湿气候类型;从历年平均看,除7、8月偏湿以上外,其他各月均达到中旱程度。[结论]该研究为地方农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旱涝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辽宁省为例,对TRMM数据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辽宁省近13年来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辽宁省年降水量主要为425~1 082 mm,且总体上表现为由全区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为全年降水量的20%,而2月份最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3年间,辽宁省平均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辽西区和辽中区尤为明显,说明近13年来这些地区春夏连旱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对四川省江安县2007-2014年每年5-9月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安县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9.0%,且呈逐渐增多趋势,5-9月降水量变化可反映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以7月平均降水量最多,其次是6月,各月降水量年际间变化波动较大;5-9月共出现中雨以上降水次数占年中雨以上降水总次数的79.0%,且中雨以上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表现出减少到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利用1989-2018年四川省九寨沟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近30年九寨沟县的气候特征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九寨沟县近30年的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65℃/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55℃/10a、0.374℃/10a、0.3℃/10a、0.234℃/10a,温度增幅最为显著的为春季,其次为夏季与秋季,增温幅度最小的为冬季;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3.424mm/10a。汛期(4-10月)降水最为集中,月平均降水量累计值为512.6mm,占全年的93.6%;从四季降水量分布情况可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28.6%、44.4%、25.8%、1.2%;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出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4.896h/10a。  相似文献   

19.
此项研究是在代表辽西北风沙、干旱低产区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进行的。全县土地面积936万亩,耕地429万亩,其中丘陵面积占86.1%。全年自然降水量23年平均为423毫米,7~8月降水占70%以上。据24年气象资料统计,其中有19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频率为80%。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691万亩,平均侵蚀模数为1176.9吨/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左右,平均风速为3.4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2636.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44天。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对2018年鄄城县四季主要气候特征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鄄城县全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稍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3%以上,对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总体来看,2018年极端天气较少,尚属较好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