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发展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地的治理模式对于保护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改善治理可以帮助保护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的最大化。文中介绍了国际上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的类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及我国当前国情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治理模式应适当创新,逐步引入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联合治理模式,现阶段形成以政府直接治理为主、其他治理模式为辅的多种治理模式并存局面。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嫩江县的立地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嫩江县浅山区治理思路、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计算了产生的效益,形成了浅山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宁夏毛乌素沙漠化土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索一条适合防沙治沙的途径;通过对以往防沙治沙经验的系统总结,明确提出宁夏毛乌素沙漠化土地治理的11种模式,对每一个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并进行了适用的效益评价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的集团式治理、庄园式治理以及大户、联户承包租赁、反租倒包规模开发、股份制经营等5种模式及取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山州岩溶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3.4%,需要治理的石漠化面积133.33万hm^2,占岩溶面积的79.4%。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治理规模、规划意见、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亿利集团治沙的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效益,分析了企业治沙存在的问题。认为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科学治理和政府投资、企业承包治理是亿利集团防沙治沙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从加强政策研究、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监管、加强技术指导、搞好生态监测等方面,对正确引导企业治沙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阿伦河上中游典型地段之甘南县山湾村按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村级规模的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人工建造植被67.3hm2,封育天然灌丛60hm2;建造防洪大堤7000延长米,丁坝一座2200延长米,疏通淤积河道5000延长米,并对其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景观效益,对嫩江中上游流域各支流的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退耕还林主要生态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研究,从浙江省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根据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实践,总结归纳了几种退耕还林主要生态治理模式,并提出了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石漠化问题严重,贫困发生率较高。对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林业生态治理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修复模式、以林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模式、小流域农林综合治理模式、生态移民恢复模式及喀斯特生态旅游模式进行研究,提出重点关注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问题,适度发展相关林产业,采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治理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总结武汉市的湖泊治理经验入手,分析治理工作与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维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模式和发展模式等多样化的城市湖泊治理模式创新设想,并从城市与湖泊的历史演变、空间发展关系、污染治理的技术路径理想化、湖泊污染复杂性、城市湖泊生命周期以及城市发展必然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城市湖泊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新的、全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健康:定义·内涵·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森林健康的定义出发,提出城市森林健康应该包括生态健康、经济健康和审美与文化健康,并且较详细地阐述了城市森林生态健康、经济健康和审美与文化健康的内涵与特征。关键词:森林健康;城市森林;生态健康;经济健康;审美与文化健康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的理论依据及补偿机制实现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劳动价值论、社会分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的理论依据;对公益林生态产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的有效途径是把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纳入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从而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对补偿制度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湾沟林业局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努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创新,逐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总体水平,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简要回顾,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要义是人类要充分地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落实到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之中。近10年来生态文明在广州的实践,具体表现在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生活等方面。广州初步实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5.
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努力提升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依法监测全国森林资源消长和生态状况变化的林业基础性工作,其成果是制定和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林业生态建设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完成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积累的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更要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持和发扬,并提升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桉树因为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而被广泛推广,我国的桉树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广东广西两省是主要的桉树种植地。桉树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弥补我国木材空缺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导致桉树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为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桉树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康平县位于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生态过渡带上,生态环境异常敏感而脆弱。为全面了解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改善康平县的生态环境,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康平县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康平县人均生态足迹为3.227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8 5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69 3hm2。说明康平县当前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显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形势的严峻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康平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为农产品过度消耗,需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调节能源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实现康平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艳波 《绿色科技》2021,(7):122-123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林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榆林市林业发展的现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母树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茱萸是一种木本中药材树种,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当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各地选用吴茱萸作为造林树种。为解决造林用种问题,湖北省阳新县营建了133.3 hm2的吴茱萸母树林,现已投产。通过对吴茱萸母树林在20 a经营期内的经济分析,得出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净现值高,内部收益率大,收益成本比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竹山县经济林建设骨干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山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经济树种在这里交汇,既为本地经济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又因缺乏科学地筛选,致使产业化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延缓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该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经济林品种的生态学特性,选定了核桃等6个经济林建设的骨干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