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伊盟的东南,全旗总面积20687.4平方公里。沙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6.2% 作为全盟的第一牧业大旗,鄂托克旗的畜草矛盾非常突出。多年来由于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植被覆盖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风蚀、沙化、土壤退化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大省,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全省沙区总面积2486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4258公顷的58.4%。其中:沙化土地1436.5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3.7%。以黄河为界,大致可划分为河东沙区和河西沙区两大片。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和庆阳等市及甘南州,共24个县(市、区)496万人。其中,河西沙区(河西走廊5市及白银市的景泰县)面积2364万公顷,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河东沙区包括环县、玛曲、平川———靖远北部三块,面积1.22万公…  相似文献   

3.
土地沙化、荒漠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监测,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林革植被,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该工程成为解决影响京津等地沙尘路径区域风沙危害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伊克昭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境内有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解放初,全盟沙化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然而到沙化最严重的70年代发展到7.4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80%多。沙化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给伊盟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个别地方达  相似文献   

5.
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程度指数最高的地区,沙化土地面积728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0.9%,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25%。有8个苏木、乡、镇,5个国有农牧场地处风沙区内,沙区人口约14万人。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道路,成为翁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6.
伊克昭盟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盟毛乌素沙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是畜牧业基地之一。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植被破坏,沙化日趋加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探讨治理流沙的新途径,伊盟林业局于1978年在伊盟伊金霍洛旗台格庙沙区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试验。五年来,实播面积23869亩,试验植物种有杨柴、籽蒿、小  相似文献   

7.
我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6%,居中国第二位,世界第四位。全盟沙化土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6%。戈壁面积9.22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4.16%。  相似文献   

8.
飞撒的绿色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是一个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地区。这里轻度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有7.6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87.5%。风沙危害严重影响着伊盟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寻找治沙、改土、夺丰收的良策。早在“大跃进”时期,伊盟就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库布齐沙漠腹地飞播造林100多万亩,因保存率仅1~3%,便终止了这项尝试。1977年,西北六省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1994,(1):9-9
伊盟加快飞播造林步伐伊克昭盟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属老少边穷地区。境内分布有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48.4%。为加快沙区绿化步伐,振兴经济,该盟坚持“巩固现有,稳定发展,播管并重,讲求...  相似文献   

10.
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全旗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辖三个苏木、六个镇,总人口36.2万人。沙化土地总面积11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8万亩,受沙漠化危害区域达15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9%,是典型的沙漠化地区。建国初期,全旗仅有森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8%,受土地沙化退化的严重影响,全旗的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全旗170万亩耕地和350万亩草牧场长期遭受风沙干旱的困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经济建设举步维艰,群众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1.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现为三口)汇聚的洞庭湖区,范围涉及常德、益阳、岳阳、长沙四市的18个县(市、区),155个乡(镇),涉及区总面积2519516.1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8%。经定期监测,目前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58071.9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0.27%,占沙化土地分布区总面积的2.3%。沙化土地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改田和非工程治沙等5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0.3%、1.3%、85.4%、12.7%和0…  相似文献   

12.
田伏红 《中国林业》2014,(16):34-35
高台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48.2千米,年蒸发量1966.7毫米,是平均降水量105.8毫米的18.6倍,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土地总面积434,660公顷,而沙化土地面积225,588.4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51.9%,林地面积86,509.3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8.70%。面对如此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不容乐观的生态环境,高台县历届政府始终坚持以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来指导林业发展,并形成了“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间绿洲”的林沙产业发展新思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省份,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5%,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人均水资源仅438m^3,不足全国的17%;省境北部风沙危害严重,风沙危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0%;森林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3.38个百分点,比毗邻的河北、陕西、河南也明显偏低。山西也是一个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储量占全国的1/4,开采量占全国的1/3。  相似文献   

14.
对伊克昭盟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伊盟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1998年,全盟有林地面积达15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17%,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伊盟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自然条件仍十分恶劣。由于受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双重危害,全盟1.3亿亩国土面积中有6300万亩沙化土地和70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特别是有2300万亩流动、半固定沙地和3750万亩严重水土流失区急需治理。另外,在已经治理的部分地区,由于没有注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林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乌素图乡位于乌盟察右中旗后大滩地区,是全旗风蚀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低而不稳,1991年被确定为国贫乡。到1994年,全乡风蚀沙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6.5%,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7.8%。全乡50%的自然村已经到了沙进人退的境地。有2000多人举家外迁,另谋生路。由于风沙危害,每年有10%的耕地被迫改种或毁种,严重地带每年风蚀表土3厘米以上,并以年均2.5%的速度蔓延。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广大农民走出粮化…  相似文献   

17.
苦干十年荒沙绿吕瑞亨,云虹鄂托克前旗位于毛乌素沙地腹部,总面积1800万亩。七十年代中期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3.5%,其中流动沙丘473.8万亩,半固定沙丘491.9万亩,固定沙丘786.4万亩。1981年以来,旗委、政府把植被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珠江防护林体系工程首批重点县将启动珠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包括两广和云贵4省(区)的177个县;人口占7.0%;是我国主要经济区之长期以来,由于森林遭受破坏,生态环境发生逆转,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土壤侵蚀量达4.6亿t,相当于一年失掉3...  相似文献   

19.
乌审旗将绿化放在达小康战略的首位包国权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1740万亩,各类沙化面积171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7.9%,风沙危害严重,环境十分恶劣。针对这种情况,该旗在制定全旗达小康实施方案时,立足旗情,首先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生...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4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土地沙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与1999年的土地沙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4年研究区沙化土地面积10169.9hm^2(不舍沙化趋势地,下同),占沙区乡(场)土地面积的1.56%,占若尔盖县土地总面积的0.97%。与1999年沙化监测相比,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4307.1hm^2,递增率73.46%,平均每年以11.65%速度递增。其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及沙趋地的增长率分别达到61.20%、72.97%、92.00%和16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