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10,(1):4-5
《明史》记载,敖汉旗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晚呜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清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严重,全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沟壑。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60万亩,分别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0.8%和77.3%,形成了“沙化——水土流失——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林西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林西县沙化面积191.5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在15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12.8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9.7%,风沙、水土流失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伊克昭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境内有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解放初,全盟沙化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然而到沙化最严重的70年代发展到7.4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80%多。沙化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给伊盟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个别地方达  相似文献   

4.
伊克昭盟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盟毛乌素沙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是畜牧业基地之一。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植被破坏,沙化日趋加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探讨治理流沙的新途径,伊盟林业局于1978年在伊盟伊金霍洛旗台格庙沙区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试验。五年来,实播面积23869亩,试验植物种有杨柴、籽蒿、小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生境条件生存着不同的生物。在每一具体环境条件下,由于环境和植物的长期双向选择,形成该环境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1.乌拉特中旗生态环境特征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西北部,总土地面积3411.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720.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1.1%,其中严重沙化面积75.0万亩;发展强烈沙化面积175万亩;正在发展沙化面积470万亩;潜在沙化土地面积达163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0%。该旗年平均气温3~6.8℃,年均降水量125~275mm,年均蒸发量2032~…  相似文献   

6.
和林格尔县山川兼备,自然条件复杂,石质山区和丘陵沙区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点六。有宜林面积一百七十多万亩。境内山多坡广,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沙化十分严重。一九七八年以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三百七十八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八十多万亩,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表土近万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旗县之一。长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频  相似文献   

7.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的最北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大兴安岭余脉罕山山脉与科尔沁沙地的过渡地段.总土地面积2064.3万亩,其中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积达1426.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9%,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02年.林业局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过去林业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要突出抓好重点工程与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伊盟的东南,全旗总面积20687.4平方公里。沙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6.2% 作为全盟的第一牧业大旗,鄂托克旗的畜草矛盾非常突出。多年来由于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植被覆盖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风蚀、沙化、土壤退化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延安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从1999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人工造林面积874万亩,平均每年以124万亩速度向前推进。林草覆盖率由1981年的29.5%提高到42.9%,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44.3%,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伊盟超额完成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规划任务魏裕峰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从1986年开始实施,伊盟到去年按计划超额完成了林业部下达的规划任务。经各旗(市)普查,林业部抽查,全盟十年造林实有面积达730.5万亩,占任务574万亩的127.3%。其中,人工...  相似文献   

11.
造林绿化,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全盟各族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大计,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盟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全盟治理沙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230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7...  相似文献   

12.
伊克昭盟坚持不懈地走建设草原的道路,大面积推广种植柠条。全盟人工种植柠条保存面积已达607万亩。突破百万亩的旗市有三个,突破二十万亩的乡有五个。伊盟大面积种植柠条的经验受到区内外有关专家的赞扬。随着以柠条为重点的草原建设的发展,畜牧业得以稳定发展,并为控制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走出了一条新路。图为盟公署顾问王玉真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的生态环境随着有林面积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就目前来说,全区尚有高海拔荒山近2000万亩,裸露石山3000多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4200多万亩,此外,还有360多万亩的风沙化土地。即使是近十几年来基本实现消灭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的地方,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恶化,将会给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带来灾难。一方面会造成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4.
3月9日,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在生态环境频频告急的西部地区,打响了大开发的第一仗! 决战已经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有5个盟市、11个旗县加入到这场旨在缚住“黄龙”,遏制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战役中。 伊克昭盟,位于自治区西南,1.3亿亩国土面积中有6300万亩沙化土地和70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特别是有2300万亩流动、半固定沙地和3750万亩严重水土流失区急需治理;巴彦淖尔盟,地处内蒙古西部,土地面积是…  相似文献   

15.
飞撒的绿色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是一个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地区。这里轻度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有7.6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87.5%。风沙危害严重影响着伊盟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寻找治沙、改土、夺丰收的良策。早在“大跃进”时期,伊盟就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库布齐沙漠腹地飞播造林100多万亩,因保存率仅1~3%,便终止了这项尝试。1977年,西北六省  相似文献   

16.
据《明史》记载,敖汉旗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后来由于滥垦、战争等因素,到建国初期全旗有林地面积只有16万亩。但当时人口较少,植被条件较好,仍然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大沟。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到960万亩,  相似文献   

17.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据统计,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4%,有近4亿人口受到危害。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下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伊盟的东南部,全旗总面积20687.4平方公里,沙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6.2%,并且不断增加。鄂托克旗是伊盟的牧业大旗,多年来由于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造成投资少、效益低,植被覆盖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大部分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遭到风沙侵袭,风蚀、沙化、退化十分严重。风沙还严重威胁交通、通讯线路、水…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退耕还林工程自2001年在全旗27个乡镇苏木全面实施后,按照规划,10年内将新增退耕还林面积34万亩。在过去的10年中,全旗已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还荒任务75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5%,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伊盟是干旱缺雨、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解放后的长时期内,虽然兴师动众搞过林草建设,但成效甚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盟委和盟公署从实际出发,先后做出了“大力发展建设以柠条为重点的灌木草场”的决定,在全盟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建设灌木草场的热潮。目前全盟人工种柠条保存面积600多万亩,加上天然柠条共达1300多万亩,还种植了680多万亩沙柳等灌木。这些绿色工程对改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全国生态环境局部好转。由于几年来我国大力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近年经济加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并没有象人们担心的那样同步恶化,局部还有所好转。——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5%左右,目前已达3200万公顷,半数省和自治区的林木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全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已达5300万公顷,在风沙危害最严重的西北地区,已有大约1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工业窑炉消烟除尘率已达74%,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