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肥料改善龙冈在梨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 a生龙冈茌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剂量微生物肥料对龙冈茌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显著的提高龙冈茌梨的单果重,降低果皮厚度,但是低剂量处理对其果皮色泽和光洁度、果锈数量以及口感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只有在高浓度时才有稍微改善。微生物肥料能显著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著的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但是对果实硬度的改善并不明显。综合不同浓度微生物肥料对龙冈茌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认为较高剂量有助于提高龙冈茌梨的品质,以300 mL/棵剂量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10 a生龙冈茌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生物叶面肥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喷施处理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叶面肥能显著地提高龙冈茌梨的单果重,减小果皮厚度;但是低浓度处理对其果皮色泽和光洁度、果锈数量以及口感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只有在高浓度时才稍有改善.微生物叶面肥能显著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著地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但是对果实硬度的改善并不明显.综合不同浓度微生物叶面肥对龙冈茌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认为较高浓度有助于提高龙冈茌梨的品质,以1∶600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简化'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定分析了16个果园'莱阳茌梨'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莱阳茌梨'果实品质评价的各主成分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338%,基本可以反映'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大部分信息,简化后的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果实品质进行更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合理地选择优良果实品种。该研究以16个果园的"莱阳茌梨"为试材,运用MATLAB软件,确定了距离贴近度和灰色关联贴近度,并基于博弈论思想,计算出贴近度的组合系数,进而求得综合贴近度,构建GC-ITOPSIS果实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样本1的综合贴进度最大,果实品质最佳,即第1个果园的"莱阳茌梨"果实品质最佳。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实现了对果实品质的定量预测,建立了果实品质的BP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在7%以内。GC-ITOPSIS模型和BP预测模型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果实品质的定量预测,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评价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茌梨是白梨系统 中优良品种之一,因 集中产于山东的莱阳 县,俗称莱阳茌梨, 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 栽培历史,是山东省 八大名优特产之一。 由于土壤类型、土壤 性质和施肥种类的不 同,茌梨果实的品质 具有明显的差异、因 此,调查研究茌梨集 中产区的土壤类型、 土壤性质以及其它生 态因素与果实品质的 关系,为茌梨栽培管理和保持其优良品质提供依据很有必要。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一)土壤普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 在1983年对全县面积较大的梨园土壤进行普查基础上,又在全县茌梨的主要产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后照旺庄、芦儿港、赵家埠子、邢格庄等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莱阳茌梨这一名产目前存在的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欠当,病虫害偏重发生,果实采收偏早,气候偏旱等影响品质和效益的问题;提出了茌梨现代栽培模式下提质增效、保持名产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莱阳茌梨果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果套袋调节光对果实的照射,可减少酚类物质在果实中的合成和积累,从而减少木质素的合成、石细胞的发育、果点的形成,减少贮藏期间的组织褐变,提高果实的外观、鲜食和贮运品质。茌梨幼果期实行套袋,还可防止轮纹病、黑星病病菌对果实的侵染,减少成熟期发病烂果,防止果面农药污染,是综合提高茌梨品质的有效措施。为此,特做莱阳茌梨果袋研究。  相似文献   

8.
莱阳茌梨是山东名产,全国驰名,有必要进行研究,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从历史上讲:莱阳梨的品质很好,肉细、甜、有风味。但也有很多缺点,如产量相对不高,不耐贮藏等,如何发扬优点,改进缺点。是我们搞梨的任务之一。 现我把过去做过的一些有关茌梨产量和质量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向同志们做个汇报。 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优劣是多方面构成的,过去认为好,是肉细、甜、香。从解剖学的观点上看,肉细是因石细胞的大小、多少而言,茌梨的石细胞并不少,很多,但它的特点是小。梨果肉中通常所谓的“石细胞”,实际是由多数石细胞组成的石细胞团。石细胞团的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由于病毒病严重,导致莱阳茌梨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利用组织培养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再生植株,再通过脱毒技术可获得莱阳茌梨脱毒苗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消毒春季取莱阳茌梨当年生幼嫩枝条,迅速带回实验室,去掉叶片,放入三角瓶内,加入洗洁精洗  相似文献   

10.
以6年生‘莱阳茌梨’为试材,采用棚架形和主干疏散分层形2种不同树形,测定了‘莱阳茌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比较分析了2种不同树形下‘莱阳茌梨’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从而筛选并确定了经济效益较高的适宜树形。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棚架形Pn、Gs、Tr由外到内逐渐降低,Ci增加;主干疏散分层形Pn、Gs、Tr由外到内、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差异显著,Ci增加。综合比较2种树形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可知,棚架形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品质一致性优于主干疏散分层形。  相似文献   

11.
茌梨在莱阳县已有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肉嫩质细,清脆可口,品质极佳,驰名中外。但是,近几年来普遍反映莱阳茌梨质量有所下降。为了探索茌梨品质下降的原  相似文献   

12.
茌梨在莱阳县已有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肉嫩质细,清脆可口,品质极佳,驰名中外,因其盛产于莱阳县,外地俗称莱阳梨,但是,近几年来普遍反映莱阳茌梨质量下降,为了探讨茌梨品质下降的原因,于1978—1979年在莱阳农学院加工教研组协助下,对提高莱阳在梨品质进行研究,找出影响茌梨品质的重要因素和提高果品质量的相应管理措施,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试验方法 茌梨主要分布在莱阳县境内五龙河几条支流的河滩地带,以清水河,蚬河、富水河沿岸栽培最盛,土壤为砂土和细砂壤土,土层深厚,土壤养分较低: PH值6—7,地下水位为2—5米,具有…  相似文献   

13.
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新丰梨和巴梨的叶片和果实均表现免疫;喜水、丰水、早酥、晚三吉和茌梨的果实表现免疫;喜水、丰水、早酥和晚三吉4个品种的叶片表现高抗;茌梨叶片表现中抗;黄香、黄冠和县梨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抗;砀山酥梨、长把梨、鸭梨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莱阳茌梨果皮结构和PPO,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对莱阳茌梨幼果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宁层厚度、角质层厚度、皮孔覆盖值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分别下降15%~30.69%、21%~52.16%、40%、84%和37%。套袋使果实表皮层细胞排列更加整齐,黄袋作用比白袋更明显。套袋对结构的影响可能由于减少了外界不良环境作用和抑制了果实体内PPO、POD活性。套袋将有利于提高果实耐藏性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锦丰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用苹果梨×茌梨杂交育成.其果实品质之上,耐贮性之长,栽培经济效益之高已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建平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高接,现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6.
1991—1992年,对不同采收期与在梨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园位于莱阳茌梨集中产地,每666.7m2(1亩)平均12.5株,常年每666.7m2产量 3 000~3 500kg。 9月10 日~ 10月 5 日每 5天采收1次,共6次,每次采果20个,采后称重,测定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然后放入 0°±2℃冷库内贮藏,采出结束后,一次性测定各采收期果实的总糖、总酸、维生素C等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茌梨9月 10日已进入生理成熟期,以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果实的重量和质量都相应的提高,9月20日~25日为茌梨最适采收期,9月20日以后果品质量虽佳,但硬度下降.不抗碰压和远运,且采收过晚,…  相似文献   

17.
茌梨品质优良,驰名中外,但产量较低,这与茌梨花序内花朵数较少有一定关系,一般顶花芽4~5朵,很少6~7朵,腋花芽1~5朵,平均每花序仅4朵左右。花芽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序内花朵数的多少,这也是决定果实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据统计,茌梨仅具1-2朵花的劣质花芽比率达34.1%,这无疑是造成其丰产性能较差的一大因素。因此,研究茌梨花序的形态结构,弄清每花序花朵数少的原因,对于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指出研究解决的途径,是有一定意义的。为此,我们于1982~1985年先后在山东莱阳、武城、益都对茌梨花芽进行了解剖观察,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莱阳茌梨是我国白梨系统中的一个优良的栽培梨种。它以质细肉嫩、多汁、香甜可口驰名中外。但茌梨贮藏性差,一般在常温下只贮藏1—2个月,品质便下降,腐烂率月递增在30%左右。为了延长莱阳茌梨的贮藏时间,1974—1984年,莱阳县果品公司与其他单位协作,对莱阳茌梨的贮藏保鲜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AHP法对10个黄瓜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7个指标(单果重、心腔厚、果色、果形、果长、果宽、果柄长)的黄瓜果实外观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津优10号”、“津优13号”果实外观品质较优;“津优1号”、“津春2号”、“津育5号”、“夏丰1号”和“中农12号”果实的外观品质较好;“中农16号”、“新泰密刺”、“长春密刺”果实的外观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20.
负载量对莱阳茌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采用定枝果数进行负载量对茌梨产量与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负载量对荏梨产量与品质影响极其显著。在试验条件下,枝果比以2.5~3:1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