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羊肚菌活性成分及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Morchellasp.)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是子囊菌中有名的食用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c)、羊肚菌属(Morchella)。羊肚菌在我国食用很早,明人潘之恒《广菌谱》、清人袁枚《随园食单》和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2.
《素食说略》,清薛宝辰(1850~1926)所著。宝辰,陕西长安县人。辛亥革命后,闭门读书,籍医术自养,著述甚丰,《素食说略》为其谢世作。《说略》有四卷,共记述清末“陕西、京师”一带较为流行的一百七十余品素食制作方法,较之《齐民要术·素食》、《本心斋蔬食谱》以及《山家清供》等古代素食论著,不只制法考究,而且内容丰富,为喜嗜素食者所欢迎。《说略》中,对蕈的种类、性质、处理及制作,所述甚详。有些确属珍贵品种,肴馔既成,身价百倍;有的则随手拈来,耗资不多,却极富营养。现将有关内容作一介绍,佳馐愿与君共尝!《说略》卷二开章  相似文献   

3.
莴苣是佳美蔬菜之一,其性脆嫩,适用于炒、烧、焖、凉拌等烹调,亦为西餐常用的配料生菜,颇为人们所喜爱。在《随园食单》、《素食明略》等书中都对其食法有记载。莴苣最理想的食法,以盐、醋、姜末凉拌生食为佳,或以盐腌、酱渍和泡制后食用  相似文献   

4.
大美春兰     
正春兰早在宋朝时已得到人们的关注。北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就说:"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当时他就分清了兰与蕙。南宋赵孟坚曾画有《墨兰图》,画面上的春兰叶姿飘逸,栩栩如生,说明当时春兰已进入画家的视野。元代孔静斋《至正直记》中,除记载广东、福建兰花外,也介绍了江浙兰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里记载了春兰,并说春兰"花甚可爱"……不过,在这数百年间,春兰远没有建兰那么风光,诚如清代杜筱舫《艺兰四说》所说"建兰之擅名天下久矣"。直至清朝,在建兰依然得到主流社会宠爱的同时,春兰  相似文献   

5.
《养小录》为清代顾仲所编著。顾仲,浙江嘉兴人,字咸山,又字闲山,号松壑,又号中村。他对庄子学说特别爱好,曾“著说庄千万言,剖从前之芒昧”,故人亦称他“顾庄子”。顾仲除有《养小录》外,还有《历代画家姓氏韵编》、《松壑诗》等著作。《养小录》共三卷,记载了饮料、调料、蔬菜、水产、家禽、糕点等一百九十余种,内容丰富,制法简明,既讲究肴馔的实用性,又注意清洁卫生,在风味上,以浙江风味为主,兼及中原和北方的风味,是一部颇具影响的烹饪典籍。“蕈”条列在该书卷中的“蔬之属”,共记载了两种食用菌的四种吃法。它们是:“香蕈粉”、“熏蕈”、“酱麻菇”和“醉香蕈”。除“香蕈粉”外,后三种均为冷菜,分别采用了“熏”、“酱”、“蒸”、“炒”、“醉”五种烹调方法,味不雷同,  相似文献   

6.
虎年话香菇     
香菇,是食用菌中影响最大的品种之一。它不仅香味独特、滋味鲜美,而且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自古以来,把香菇说成是一种“肌里玉洁,芳香韵味,上至黄帝,下至百姓,无人不喜”的素食,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等美称。查阅史料,对香菇价值认识最早的是元代吴瑞,他著的《日用本草》一书中,  相似文献   

7.
沙糖橘,原名十月橘(20世纪90年代前称十月橘)、冰糖橘。系芸香科柑橘属宽皮柑橘区小橘类的一个品种。原产广东四会,据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已有栽培,至明代已盛产,列为朝廷贡品,成书于明代流传至今的《柑子苦》一书即是佐证。以后清代、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都有栽培记载。  相似文献   

8.
@@韭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嫩叶和柔嫩花茎为主要产品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韭菜原产中国。古籍《夏小正》中已有韭的记述。《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其成书年代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时期。地理著作《山海经》曾多处记载河北、陕西“其山多韭”,至今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山野中仍有野生韭分布。韭菜在中国很早就被栽培利用。《说文》载:“韭,菜也。一植而久生者也,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凡韭之属皆从韭。”从韭字起源上,也可见韭是最早栽培的蔬菜。《诗经》国风中的《豳风·七月》一诗,完整而细致地描写了农民从正月到腊月一年里的农事活动。其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韭被作为“祭韭”,与羔同列,为献祭的物品,说明当时韭在蔬菜中的地位很高。  相似文献   

9.
《本草图经》是北宋时代苏颂编撰的优秀医药著作,所记载的落叶果树桃、李、杏、梨、苹果等蔷薇科水果以及柿、枣是当时重要的医食同源果品。书中对优良落叶果树品种的描述,对现今果树优良品种的研究和培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本草图经》记载的落叶果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色花就是花朵色泽明显异于同类的兰花,或色彩特别鲜艳华美,或瓣质特别温润明丽。历史上,花色浓艳的兰花早就得到古人的关注。南宋赵时庚的《金漳兰谱》一书中除记载大量白花(应为建兰)外,还记载了大量紫色或紫红色的兰花(应为墨兰或寒兰),书中载:"潘花,色深紫,……真所谓艳中之艳,花中之花也。……花中近心处……艳丽过于众花……""夕阳红,……色则凝红,如夕阳返照。"书中将"潘花"列为上品,"夕阳红"列为下品。清代许羹梅《兰蕙同心录》也有"金兰""雪兰""朱兰"之载,作者未对其品位加以评论。不过,传统赏  相似文献   

11.
芦笛 《食用菌》2014,(3):77-78
中国古代方志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其中关于物产的记载对于考察古代各地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物产的一部分,大型真菌,尤其是食、药用菌也常见载于古代方志。唐代方志记载了今陕西和广东地区的茯苓;宋代方志记载了今山东、陕西、山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广东等地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雷丸、香菇、马勃、木耳、灵芝、"麦熟菌"(可能即松乳菇)、"竹菇"(朱红蜡伞)、"白盖"(白色的可食用的伞菌),以及泛称的"蕈"、"菌"、"菰蕈"等;元代方志记载了今河南、浙江、江苏、云南、广东、陕西等地的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猪苓、香菇、木耳、灵芝、天麻(其块茎与蜜环菌共生)、"玉蕈",以及泛称的"摩菰"(即蘑菇)和"蕈"。其中部分大型真菌也是当时地方政府的土贡的物品。此外,《咸淳临安志》也记载了一则与毒菌有关的事件,为后世笔记所引用,但在流传中却遭遇点窜。  相似文献   

12.
芦笛 《食药用菌》2012,(2):122-124
明代潘之恒的存世作品中有《广菌谱》一卷,虽为《说郛续》、《授时通考》、《广群芳谱》、《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古籍所收录,但尚缺乏全面的研究。若将《广菌谱》与《本草纲目》、《亘史钞》中的相关内容作比照,可以发现《广菌谱》的前身为《亘史钞》中的《菌类》篇,而《菌类》的内容实为摘自《本草纲目》。《广菌谱》的成型有赖于陶王廷的删定,继而被收入《说郛续》,得以广为流传。采用诸版本校正《广菌谱》可为研究其内容提供可靠的文本;通过对文本中提及的生物的研究,发现其中所记载的一小部分并非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3.
蔬菜诗话     
自古以来蔬菜是人们的主要副食品,《诗经》、《礼记》等书早有记载。历代诗人也都不乏以蔬菜作为咏物诗的内容。这些诗,有的反映了蔬菜的特征,有的描写了蔬菜的特性,有的借蔬菜言志,有的以蔬菜说景,可以说是丰富多采。现举几首述之:宋代范成大被称为田园诗人,他在《石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北方果树》2011,(4):15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谌有光研究员等的新著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梨病虫害防治》一书已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书讯     
《种卖买吃菜的学问》一书,由马树彬、何泽成、张世田等同志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种卖买吃四个部分,采用问答形式,对广大城乡人民、林区职工、退休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对疏菜方面的科技知识作了通俗、简明的叙述。全书290余页,共26万字,每册定价4.5元,本刊进书一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为落叶性藤本果树。原产我国,早在2000、3000年前的《尔雅》、《诗经》里就有关于猕猴桃的记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像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稍后的古籍书更详尽记述了猕猴桃的形态和功用。  相似文献   

17.
南宋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大型真菌的专著。《菌谱》由陈仁玉自序和正文组成,收录在《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四库全书》、《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丛书中。此外,《广群芳谱》、《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仙居县志》、《台州府志》等书对《菌谱》也有完整或部分收录;而《本草纲目》中对《菌谱》的内容有所概括。采用以上诸版本对《菌谱》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8.
正没(mo)食子酸亦称"五倍子酸"、"棓酸",学名3,4,5-三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5。广泛存在于掌叶大黄、大叶桉、山茱萸等植物中,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在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据国外文献记载,没食子酸最早由舍勒制得(1786),但中国在这以前就有明确记载。例如,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采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书中谓:"五倍子粗粉,并矾,曲和匀,如作酒曲样,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入馔,人皆喜食。除供炒、烩、烧、扒外、更宜于作汤。古人云:“摩菇之味在汤。或弃去汤,太无知。宜以滚水淬之,俟其味入水中,将水漉出淀之,俟泥沙下沉,再漉去泥沙作汤,则素蔬之高汤也。”(清《素食说略》)可见,用蘑菇(泛指食用菌)做汤菜,其味是颇为诱人的。现介绍几种家庭容易制作的食用菌汤羹。  相似文献   

20.
《菌谱》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大型真菌的专著。《菌谱》由陈仁玉自序和正文组成,收录在《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四库全书》、《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丛书中。此外,《广群芳谱》、《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仙居县志》、《台州府志》等书对《菌谱》也有完整或部分收录;而《本草纲目》中对《菌谱》的内容有所概括。采用以上诸版本对《菌谱》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