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乡村民宿被中央政府定位为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尽管行业发展呈明显的政府驱动特征,但地方政府在乡村民宿发展议题上的政策行动并非整齐划一,折射出其行动机理的复杂性。鉴于此,文中通过构建“供给—需求”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55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民宿发展政策的条件组合路径,并根据组态分析结果概括其多元行动逻辑,主要体现为景观依赖型、产业带动型、压力响应—产业带动协同型、制度规范—产业带动协同型和综合驱动型五类。文中不仅为深入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业态的行为选择贡献了分析框架,而且为分类完善关于乡村民宿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鲜明启示。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侧重于农业的农村区域发展政策是否仍然符合实际并取得成功,值得进行深入的数据验证.文中选取了2000、2005、2010年三个时间段面,对我国县域农业发展及乡村经济发展进行秩相关分析及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县域农业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在下降.2)中国县域农业及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率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发展水平上:2000~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不对称现象越来越明显,比较突出的区域有东北平原地区、黄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发展速度上:2000~2010年,我国东部县域农业发展速度缓慢,部分县市甚至后退,但是乡村经济却有较大的发展,虽然中西部大部分县市农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乡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仍比较缓慢,有的县市乡村经济甚至是呈现负发展.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我国应制定全面考虑农村经济部门和农村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与发展中存在大量非乡村因素,文中从乡村旅游特征值的确定与测量为起点,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域对乡村旅游乡土性的不同要求,并根据乡村旅游特征中食物、建材、能耗、文化、自然等乡土性测量,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得出乡村旅游开发中保持乡土性的关键指标,用以衡量乡村旅游的生态回归和乡村社区传统回归状况,为乡村旅游的价值提升和真正乡村的回归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在工业化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农村劳动力多层次转移的"产业移人"模式实现其"水资源利用—劳动力占用—产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得出农村劳动力只有在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的情况下,才能够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托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路径。在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对二者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和检验,进一步运用PVAR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方式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加深;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方式和逐渐增强的作用强度;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从资源、文化、生态、产业及经济维度对乡村振兴分别起着“载体”、“核心”、“支撑”、“路径”和“基础”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农业低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城乡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发生使得传统农业转型迫在眉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种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同时也是基于三农背景下,以休闲农业为主体,以农村生活和农村生产为依托的一种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点分别从最邻近指数、分位制图、核密度估计以及空间自相关方面进行基于GIS的空间结构分析,以总结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各地最美休闲乡村建设及其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宏观上,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在地理上趋于集聚分布,分布密度呈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两个核密度高值区,且空间依赖性很强。微观上,一般"沿路"、"依河"和"远城"分布。其空间结构特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的结构及旅游者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基于动机性质分类视角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更多关注推力动机,对拉力动机研究较为忽视。采用因子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由乡村文化、农事活动、乡村环境和乡村娱乐4个维度构成,乡村文化和农事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动机。聚类分析得出男女样本中均存在活跃型、真实体验型、环境型和其他型旅游者,男性中单独存在娱乐型、而女性中单独存在享受型旅游者,表征了位于三个不同发展层面的旅游者群体。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动机正向深度体验发展。在讨论基础上给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中基于行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借助问卷调查和定量模型的方法,对影响乡村旅游地区农民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决策模型。模型表明: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选择意愿的产生过程分为3个阶段:外部环境认知阶段、可再生能源使用价值判断阶段和使用意愿形成阶段。在外部环境认知阶段,"游客饮食、住宿的舒适度"、"游客的使用偏好"、"游客对饮食、住宿条件的高要求"、"能源使用是否快捷、维护简单"对乡村旅游农户使用可再生能源意愿影响显著;在可再生能源使用价值判断阶段,乡村旅游农户的"性别"、"年龄"、"是否经营农家乐"、"家庭年人均收入"因素对乡村旅游农户使用可再生能源意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是该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自身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条件,其发展与生态、资源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日益加深。在对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进行多维度审视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平原或低丘陵地区相比,黄土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表现出农村聚落空心化比例较高、新扩带与空化带的界限相当模糊、新建住房沿交通线和山脚展布、破坏和浪费的土地数量更多等特点。农村聚落空心化不仅破坏了农村聚落生态环境,而且加剧了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也使以窑洞景观为典型特征的村镇形态有消失的危险。农村聚落空心化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因此其对策研究要重视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生命周期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地揭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本质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北是西北旱作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三农"问题较为集中和尖锐的地区,其整体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人居环境学科视角出发,以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该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旱作农业生产都对陕北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格局、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人居环境建设应当从农村社会发展系统高度出发,将物质实体的建设自觉与农业生产、村落发展紧密结合,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适宜性模式,从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为今后该地区新农村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城乡关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乡关系的实质为着眼点,对城乡协调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这是从系统的角度科学评价城乡关系所做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为制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提高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利用2000-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统计资料,对酒泉市与嘉峪关市这两市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和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收入差额逐步扩大,但发散和收敛的状况不一致,两地相比,嘉峪关市表现出更明显的收敛性,而肃州区则仍然有较强的发散性;城乡居民收入构成各异,依赖性存在较大的差别;②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逐步扩大,其发散和收敛的状况与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形成反差,嘉峪关市表现出更大的发散性。究其原因:①城市发育的基础和职能不同;②城市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需求多元化、产品多样化、开发模式多极化,乡村旅游由旅游活动的背景走向旅游活动的前台。它作为旅游业一个新的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且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传统旅游在追求最佳经济效益时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旅游景观吸引力的发掘上,社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导致许多问题发生。同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乡村旅游开发问题,是谋求旅游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后,将社区参与旅游归纳为7种模式,并提出模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将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向。最后提出几点加强社区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作者从农村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外出劳动力从业状况、本乡地域内转移三方面考察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发现当前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明显的"就近-跳跃式转移"特征,劳动力倾向于就近转移,并大多流向传统第三产业,并与农村地域经济类型密切相关。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上的流向受区域经济结构偏离和资源环境背景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两个关键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即贫穷与生态恶化。从系统的角度讲,就是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问题。本文从贫困地区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特点分析入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及其内在协调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障碍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为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对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铜川市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铜川市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1999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造林和退耕造林面积分别为16.91×103hm2和4.19×103hm2。耕地面积的减小,有力地促进了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降低,促进了粮食亩产量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牧草和饲料产量,为铜川市后续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铜川市发展当地经济的支点;退耕还林促进了铜川市林业的持续发展,经济林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退耕还林还促进了铜川市农村劳动力内部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摆脱出来,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加快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