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确定乌鲁木齐南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地面生地衣对资源的利用特征,采用Levins的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和王刚提出的生态位重叠值公式,对该地区地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地面生地衣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主分量分析法,对地衣群落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发现地面生地衣共17种,大部分的地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比较窄。它们组成四种主要的地面生地衣类群。地衣植物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应该重视地面生地衣植物在多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宽度,以便更好的保护地衣物种多样性和揭示它们的生态适应特点。  相似文献   

2.
运用Simps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民勤荒漠区霸王群落两大分布区的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从生态位角度分析霸王群落内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揭示霸王群落的结构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两大分布区建群种均为霸王,霸王的生态位宽度较其他物种都要宽;建群种霸王与猫头刺、沙生针茅相互之间的重叠度指数相对较高,猫头刺、沙生针茅与霸王相互间对资源利用竞争激烈,对群落的结构共同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指数,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说明植被在演替进化的过程中对资源利用分化严重,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Levins提出经Corwell修正指数和王氏重叠指数,在土壤pH值和土壤全盐二维生态因子梯度上,测定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20种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细果苔草、珠芽蓼、线叶嵩草、羊茅等建群种和优势种的生态位最宽,适应土壤酸碱和盐渍化能力强,为泛化种;委陵菜、千叶蓍、草原老鹳草等伴生种生态位窄,适应酸碱和盐渍化能力弱,为特化种。在二维资源维上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种对发生在轮叶马先蒿和斜生秦艽之间,重叠值分别为0.7808和0.861,但其生态位宽度均很窄,未达到0.3。与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的结论不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4.
宁夏盐池人工封育荒漠化草原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荒漠化草原2008和2009年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以了解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植物生态位格局。结果表明:黑沙蒿生态位宽度在2008、2009两年中均最大,分别为0.543、0.497,是人工封育区的优势种。此外,两年间封育区其他优势种也相同,分别为:苦豆子、丝叶山苦荬、刺沙蓬、阿尔泰狗娃花。2008和2009年的生态位重叠计测结果均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指数,即使是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重叠指数也不高,可见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2008、2009年较高的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都出现在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之间,这一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设立15个样方,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30种岩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并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最小生成树对其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岩面生地衣生态位宽度属于中等偏窄,其中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 Th. Fr.和地图衣Rhizocarpon geographicum(L.) DC.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广泛的分布在研究区不同海拔的各个样方,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地衣种对间生态位重叠现象普遍,但大部分重叠值偏低,物种间形成了生态位的分化,且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最小生成树反映了地衣种对间在生境因子上的相似性,与聚类分析和主坐标排序结果一致,将30种岩面生地衣分成3个生态类群。  相似文献   

6.
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7个测定指数对奇台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荒漠植物群落中,白梭梭、梭梭、碱蓬、琵琶柴、沙蓬、驼绒藜和沙漠娟蒿等物种有较高的重要值。依据群落外貌结构和植物种类组成等特征,按照样方中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重要值,将研究区植物划分为14个典型群落,各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的顺序为:梭梭+角果藜(2.0740)>白梭梭+驼绒藜(1.9037)>白梭梭+羽毛三芒草(1.8909)>梭梭+芦苇(1.8474)>梭梭+雾冰藜(1.7434)>芦苇+猪毛菜(1.7278)>梭梭+白茎娟蒿(1.6723)>白梭梭+琵琶柴(1.5410)>白梭梭+沙蓬(1.4886)>白梭梭+假木贼(1.4530)>梭梭+碱蓬(1.4437)>白梭梭+刺木蓼(1.4277)>白梭梭+角果藜(1.3637)>白梭梭+沙漠娟蒿(1.3362)。  相似文献   

7.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内油松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标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群落中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827,槲树的生态位宽度最小为0.1582;2)优势种油松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06~0.1之间,反之在0.01~0.05之间,说明油松群落的生态位重叠值不大,群落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3)生态位相似比例大于0.5的有9对,占20%,其物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一般较低,反映其主要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较小。但是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仍较高,如油松与甘肃山楂、锐齿栎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5209、0.5320。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新疆博格达峰北坡岩面生壳状地衣群落中不同地衣种类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分布规律,以15个样方内的岩面生壳状地衣盖度为对象,计算得到了21个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并以生态位重叠为指标,利用主坐标排序(PCoA)法对他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包氏饼干衣(Rinodina bohlinii)具有最宽的生态位宽度(B_i=0.2765;B_a=1.5089);类锈美衣(Calogaya ferrugineoides)的生态位宽度最窄(B_i=0.1229; B_a=0.7613)。50.5%的种对间生态位相似系数<0.1,说明形成了生态分化。21个种地衣的生态位重叠值范围为(0~0.8562),生态位宽度最宽的包氏饼干衣与大多数地衣种的生态位重叠值都较高,生态位宽度最窄的类锈美衣与大多数地衣种的生态位重叠值也很低。PCoA结果将博格达峰北坡岩面生壳状地衣分为了4个生态类群。  相似文献   

9.
荒漠绿洲额济纳胡杨与柽柳生态位分异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内蒙古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杨和柽柳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二种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资源谱,对胡杨和柽柳实生苗、幼龄株、壮龄株和老龄株间进行X2、种间相遇率和联结指数等相关性分析,进行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等种间和种内指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胡杨实生苗分布与胡杨幼龄林相关性显著,与胡杨壮龄林和老龄林相关性不显著,与柽柳实生苗分布相关性极显著,而与柽柳壮龄林和老龄林的分布相关性极不显著;二者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程度研究表明,胡杨的实生苗与柽柳的实生苗生态位重叠程度高,柽柳的实生苗较胡杨的实生苗生态位较宽,由此胡杨和柽柳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在二者早期,其重叠程度较高,但二者又在绿洲资源利用方面出现生态位分异,总的资源利用能力柽柳的生态位较胡杨较宽,说明柽柳在绿洲具更为广阔的分布和适应范围,胡杨适应于干旱但沙埋程度低、土壤可溶性盐和pH值较低、地下水埋深变化程度大和地表於泥变化较大的环境中,而柽柳适于生长于土壤湿润且沙埋程度高、土壤可溶性盐和pH值较高、地下水埋深变化程度小和地表於泥覆盖较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宁夏盐池荒漠化草原人工封育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荒漠草原人工封育区2002年及2003年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结果表明:2002年封育区茵陈蒿、狗尾草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分别为0.758、0.505,是02年封育区的优势种;03年封育区的优势种是茵陈蒿、狗尾草、老瓜头、苦豆子,其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868、0.567、0.563、0.552。最大生态位重叠值02年与03年均未出现在优势种之间,02年出现在赖草与叉枝鸦葱、新疆猪毛菜与志远之间;03年出现在沙珍棘豆与中亚虫实、沙珍棘豆与狭叶米口袋、中亚虫实与狭叶米口袋之间。  相似文献   

11.
民勤沙区主要植物群落退化特征及其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优势种植物密度和优势种盖度以及全部植物密度和盖度在样方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民勤的植物生长在受干旱荒漠环境影响的同时,局部小环境对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有显著影响。沙蒿当年幼苗密度最大,但幼苗的成活率很低,群落的投影盖度越小,则当年幼苗密度越大;梭梭不能实现自然更新;沙拐枣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各年龄小苗均存在,自然更新能力强。在民勤沙区人工梭梭林普遍退化,尤其在西沙窝一带,梭梭人工林退化更为严重,有被沙拐枣取代的趋势。由于梭梭群落均为人工林,群落内地表异质性较大,因此,草本植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3.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6个测定指数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荒漠植物群落中,盐穗木、盐节木、白梭梭、梭梭和盐爪爪等物种有较高的重要值,草本的重要值较低。各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白梭梭>胡杨>盐穗木>盐豆木>罗布麻>琵琶柴>花花柴>白刺>柽柳>白麻>芦苇>芨芨草>梭梭>骆驼刺>甘草>盐节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际绿僵菌Metarhizium spp.的组成及其生态位分布,本研究在安徽省广德市笄罩山按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分别设置了6处样地,于2018年秋、冬和2019年春、夏4个季节采集毛竹根系,分离根际绿僵菌.采用传统形态分类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结果显示:采集...  相似文献   

15.
李辉  缪勇  马鑫  黄凯  李宾宾 《植物保护》2015,41(6):88-91
在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春甘蓝田小菜蛾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小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大,说明小菜蛾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小菜蛾的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小菜蛾对甘蓝的为害情况比较复杂。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3种,主要优势种依次为草间钻头蛛、七星瓢虫、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四点高亮腹蛛和三突花蛛。主要捕食性天敌中,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与小菜蛾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点高亮腹蛛和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和草间钻头蛛最小。这表明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对小菜蛾有较好的跟随和潜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草本种群重要值与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以不同恢复阶段小叶锦鸡儿群落内的草本物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种群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5年,10年和天然锦鸡儿群落中狗尾草的重要值最大,而在21年锦鸡儿群落中地锦占优势地位;狗尾草和烛台虫实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态位宽度值都较大,大多数物种的生态幅度较窄;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群落内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群落的生态位配置得到改善,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