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内蒙古肉羊产业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与空间分异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采用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对此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全局空间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弱的空间负相关;2)在经济局部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总体水平呈现南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以西安为核心呈圈级结构,民生建设水平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速度热点区多分布在经济总体实力较低区域;3)关中城市群各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与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甘肃省1992~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呈现出"哑铃"形的空间格局,即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河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陇南、陇东地区。  相似文献   

4.
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模型对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人口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有所下降,而经济综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在Geo Da095i,Arcgis等软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为例,采用Moran,I统计量研究了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在三种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各主要养分空间分布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全域型空间自相关的研究表明,rook权重下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088、0.0024、-0.0522、-0.2220、0.2678和0.2264,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正相关,而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负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结合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的分析结果揭示出郭嘉镇各行政村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直观地得到各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高—高"、"低—低"聚集区和"低—高"、"高—低"孤立区的具体位置,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而全磷的含量只有"低-低"聚集区,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没有明显的聚集区。  相似文献   

6.
文中基于GIS空间分析及IDW空间差值,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86个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SPSS软件对二者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交通可达性和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的成渝经济区等地;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呈正相关关系,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中低等级组合中,"高高"组合的城市数量占11%,"高中"占11.5%,"高低"占14%;"中中"占6%,"中低"占46%;"低中"占0.5%,"低低"占11%。处于"中低"和"高低"水平为主,即交通可达性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占我国地级城市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宣传,提高市民节水意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指标体系,针对天津市民开展实证研究。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采用相关分析辨识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津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总体一般,水资源保护意识强、中、弱的市民比例分别为50.96%、37.77%和10.92%;不同特征人群水资源保护意识存在差异;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表明天津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水平存在"东南高西北低、内高外低"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通过建立评价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各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依据所得的农民生活与生产水平、投入产出率、产值、粮食安全与经营多元化、优势产业发展集中度、农业经济结构6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得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为6类,并利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了新疆83个县(市)的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图,新疆县域农业经济空间结构特征为南北两极分化,北高南低,且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相互邻近,呈集聚分布态。  相似文献   

9.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借助Arc GIS、SPSS等分析工具,以2016年以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批共403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级特色小镇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在地形、区位、人口、产业、文化等要素上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格局,并伴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多个高密度集聚区。旅游类特色小镇倾向于分布在高海拔、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而产业类特色小镇倾向于分布在人口密集、产业结构水平高的地区,两类特色小镇在区位要素上的分布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六个方面对内蒙古2007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借助GIS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区分析法,对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差异较大,"东西部高、中间低"的总体格局在两个时期没有变化。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自相关由弱变强,城镇化综合水平发展的热点区在鄂尔多斯地区,冷点区在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空间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产生分异和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宏观经济格局的量度,已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构建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05年甘肃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SPSS为工具,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经济梯度区,分析了各梯度区发展状况、空间分布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空间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分析了陕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开发中的"点-轴"系统理论,通过测算和分析确定了重要旅游节点等级和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1978-2008年18个县市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以县市为基本单元,采用ESDA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与GIS技术结合,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空间关联类型、动态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天北经济带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且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2)局部区域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根据Local Moran's I所表征的空间意义分类,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分为集聚区(高-高)、萧条区(低-低)、空心区(低-高)和孤岛区(高-低),并结合区域面积变化,分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集聚及演化过程特点。3)区域经济增长的近邻效应不是很明显,低-低和高-高两种类型区域面积有所减少。4)石油资源和交通条件是促进天北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集聚与演化的动力。文章最后探讨了天北经济带经济空间关联特点及演化特征对区域经济集聚扩散过程、区域政策选择、空间开发模式等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空间分析法确定兰新铁路辐射带的辐射范围,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后发现:在兰新铁路辐射带内,兰州市市辖区、乌鲁木齐市市辖区、嘉峪关市、哈密市、阿拉善左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比其它地区高,甘肃段内区域经济差异较大,新疆段内区域经济差异较小;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可知,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市场规模、经济结构、工业化、虚拟变量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虚拟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农村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区域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位熵的含义构建了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以其为测算工具,选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时间断面的入境旅游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其成因。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为:呈繁荣区与落后区两极演变格局,经历了分散-集聚-扩散的演变过程,从东至西一直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地带性差异。目前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为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吸引度、社会经济水平、商业服务业的发育程度、航空旅客吞吐量、第一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化水平等。而客运量和吞吐量、区域城市的等级体系首位比等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把握当前中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现状是实现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文中首先基于13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展开分析。研究表明:黑龙江、云南、西藏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前三位;宁夏、天津、青海则位于后三位。进一步,构建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矩阵,对31个地区进行聚类,结果显示,黑龙江等10地属于林业产业"高水平-高潜力"地区;西藏等5地属于"低水平-高潜力"地区;海南等5地属于"高水平-低潜力"地区;新疆等11地属于"低水平-低潜力"地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与SPSS的甘肃省县域可持续发展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建立适合甘肃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甘肃省87个县(区)在生态、经济、社会3个因子的得分.在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生成甘肃省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水平区划图.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来看环境是东部好,西部差;而经济和社会水平都是西部好,东部差.并依此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反映农业生产条件与水平的18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甘肃省内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河西走廊和沿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要高于甘肃的东南部地区,说明甘肃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农业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灌溉条件的影响。农业发展条件与水平的空间差异是今后农业分工的基础,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全省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