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区地处亚热带,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多丝量品种生产不够稳定,虽然近年引进饲养区外一些高丝量品种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因蚕种繁殖困难而难以推广.我区和湖南、广东先后育成的优良蚕品种“群芳×朝霞”、“芙蓉×湘晖”、“研菁×日桂”、“ 3新×5091”,但其强健性与茧丝质量负相关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茧丝质和量提高了,而原蚕体质又减弱,母蛾产卵量减少,蚕种繁殖系数低,增加了蚕种场繁种的困难.因而这些品种的推广量未能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区春秋期的当家品种还是抗高温多湿和抗病力强,茧层率和出丝率较低的  相似文献   

2.
我区春秋兼养的二化性品种“东34×苏12”推广以来,曾经对稳定春秋蚕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季繁种比较困难,而且其茧层率、茧丝量、出丝率与“桂夏二号”相仿,再提高有一定局限了.一九七七年我区通过鉴定试行推广的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虽然体质比较强健,茧质、丝质比“东34×苏12”高,但因出现再出卵,在未解决前一些蚕种场怕制种没有把握,不愿扩大繁育,因而扩大生产也受限制.为了解决适应我区饲养的秋蚕品种,我所于1978年又育成了九白和539两个品种,配成九白×7532、539×7532并进行了试养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区桑蚕品种比较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占用种量的90%以上.虽然“桂夏二号”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低.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春季以及中、晚秋季,仍然饲养这种夏秋蚕品种,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我区桑蚕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要、区蚕业指导所育成了春秋兼用二化多丝量中系新品种“三新”和日系新品种“509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从区外引进桑蚕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苏5×苏6、陕蚕2号分别在环江、宜山、合浦、浦北等县小批试养,探索其在我区春秋季饲养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我区蚕茧质量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夏蚕品种茧层率由13%提高到19.5%,茧丝长由300米增加到750米,出丝率由6%提高到12%,生丝品位由G级提高到2A级。春秋蚕品种茧层率由19.5%提高到21.75%,茧丝长由750米增加到950米,出丝率由12%提高到14.5%,生品位由A级提高到2—3A级。存在问题是蚕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数地区全年均养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春蚕茧质量低,养蚕技术粗放,消毒防病差,养蚕批次密,蚕病多、产量低,喂桑不足,簇具不良,蚕茧收烘处理不合理,影响到蚕茧质量低、烘折大,解舒率和出丝率低。提高我区茧丝质量和出丝率,必须改变蚕品种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的状态,加强选育和推广春、夏、秋不同季节的优良蚕品种,提高蚕种生产技术和蚕种质量。狠抓消毒防病,改革养蚕批次,推广小蚕共育,全面采用花簇,逐步扩大推广方格簇,改进原料茧收烘处理。通过以上努力,就能把我区蚕茧质量和出丝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多丝量蚕品种是一个相对的名称,由干时代的变迁,蚕业面貌在不断的更新,对蚕品种性状的要求重点也在变化着.一对品种的推广,主要是具备丝茧生产及制丝上的要求,发育齐,收茧量高,解舒好,出丝率高,净度高.目前江苏省推广的多丝量品种是东肥华合、苏五苏六,这两对品种基本上能符合丝茧生产及制丝上的要求,但在良繁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孵化不齐,原蚕饲养困难,产卵量少,不良卵多一些问题.我场饲养东肥华合是从七一年开始,苏五苏六是从七五年开始,在繁育过程中确碰到过不少问题,现在谈谈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桑蚕秋蚕品种“东34×苏12”是七十年代开始在我区推广的。这个品种比较好养、稳产,丝质也比较好。但茧层率、茧丝量和出丝率较低。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繁比较困难。蚕种场制种率低或制不出种,因而饲养量逐年减少。1977年我区通过鉴定进行扩大试养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但因当时出现再出卵较多,以后逐步掌握了减少再出卵的方法,减少了再出卵的发生,因而推广应用于生产,但这对品种的丝质和出丝率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8.
家蚕品种苏·菊×明·虎的饲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天启 《中国蚕业》2004,25(2):53-54
苏·菊、明·虎是目前江苏省推广的春秋兼用的新蚕品种之一.2000年本场开始引进,通过几年的饲养摸索,现谈谈对苏·菊、明·虎的繁育体会.  相似文献   

9.
桑蚕二化性品种“桂夏二号(932×7532)由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后,1978年我市小榄蚕区首次引进试养数十张,1981年中山市蚕种场引进2468张,作秋季饲养,1983年又引进22108张,1984年引进21956张,普遍增产增收,受到广大蚕桑干部和蚕农的欢迎。“桂夏二号”具有较稳定的滞育卵,蚕期耐高温和抗病力较强的特点。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其耐湿性优于我市推广饲养的“广农五号”(新九×8301)和“两广一号”  相似文献   

10.
苏·镇X春·光是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通过鉴定的一对综合性状优良的四元杂交春用品种.我县地处浙西山区,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的小气候适宜我县发展蚕桑生产.近几年我县当家春用种为浙蕾X春晓、菁松X皓月,由于该两品种在农村推广饲养时间较长,且受桑园立地条件,蚕农饲养水平的制约,多丝量蚕品种的优良性状难以稳定表现,蚕农迫切需求好养、高产、优质的替代品种.为此,笔者于1997年春蚕期进行了新品种“苏·镇X春·光”与“菁松X皓月”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会东 《中国蚕业》2004,25(2):49-50
华秋·明昭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1对增产潜力大、丝质优、兼抗易繁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为了适应蚕桑产业对蚕品种的多样化要求,优化蚕品种结构,满足生丝市场高品质要求,前所蚕种场于2003年春天开始引进试繁,其发育经过调查列于表1.经过1年的春秋两季原蚕饲养,对该品种的性状和饲养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繁育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3.
<正> “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洞庭×碧波”是湖南省蚕科所育成的夏秋蚕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这两对品种经过省站多年统一比较试验,适合我省推广,今年秋季全省蚕种工作会议提出,加速这两对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全省蚕茧单产质量。“871×872”和“洞庭×碧波”的品种性状,一些蚕种  相似文献   

14.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215;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215;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5.
一、生产实绩5901、3新是广西桑业指导所育成的高丝量新品种.具有蚕体大,食叶旺盛,生命力强,茧层厚,茧层率高,丝质优,产卵好等特点.为摸清这两品种特性,以便更好地繁育,进一步推广,我场今年春蚕从广西蚕业指导所引进原原种和原种进行初试繁育,并取得成功.其原种饲养实绩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新蚕品种在黔南蚕区的推广应用,提高蚕区经济效益,对新蚕区品种引进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新蚕品种在贵州新蚕区——黔南蚕区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策。为提高新蚕品种在新蚕区的产量,可推广春秋兼用品种,春蚕期可推广多丝量春用品种提高全年产茧量;为在条件不足的蚕区能获得稳产,可选择推广夏秋用品种。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蚕品种对增产蚕茧和提高茧丝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广东多次更换新蚕品种的实践来看,加强培育新蚕品种的工作,对增产蚕茧和提高茧丝质量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提倡。一、二化性新蚕品种的进展广东春秋两季即第一、七造蚕造适于饲养二化性多丝量蚕品种,过去习惯饲养大造系统的蚕品种主要是09、解放一等,其化性  相似文献   

18.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一茧丝长约300米,鲜茧出丝率仅5%,只能缫制土丝,不适应机械缫丝需要。50年代末,从广东省引进多化白茧种“南农七号”,取代黄茧土种,成为我区2~6造的当家品种。单张产茧12.5公斤,茧层率14%~15%,一茧丝长400米,鲜茧出丝率7%,只能缫制E级以下的低级生丝。  相似文献   

19.
家蚕新品种夏协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选育南方蚕区多丝量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定向培育,结合系统选择等方法,历经8年,育成了强健、茧丝量高、丝质优良的日系蚕品种8B,驯化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54A、丰一、苏花3个原种,组配成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的四元杂交组合,经多次鉴定、中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层率23.62%,鲜毛茧出丝率17.83%、茧丝长1156.1m,解舒率75.1%、净度94.9分,纤度适中,繁殖系数高。适应南方蚕区夏秋期及两广春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20.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适合我区的抗血液型脓病较强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2013-2014年示范推广4.5万张,通过两年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繁育生产及农村饲养成绩调查及专家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农村饲养现场测产。结果表明:"桂蚕N2"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对血液型脓病具有较高的抵抗性,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高、丝质稳定等特性。全年不同季节饲养,年平均蚕期发病率"桂蚕N2"比两广二号降低5.45百分点,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8.79百分点,平均单张(标准张25 000头)产茧量32.93 kg,与现行品种两广二号相比,张种平均增产3.47kg。高温季节饲养,平均蚕期发病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1.53百分点,平均张种收茧量比两广二号张种增产8.19 kg,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9.31百分点;在茧丝质量方面上车茧率、解舒率高,高温季节丝质成绩比两广二号稳定。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稳定,适宜亚热带蚕区夏秋期应用,可在长江流域夏秋、华南省区全年应用,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