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00-704
2011—2012年连续2 a,以分蘖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通过保留与去掉分蘖2种处理,研究分蘖对玉米株高、穗位、茎粗、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穗粒质量、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分蘖对玉米主茎株高与穗位没有影响,也没使主茎变细;若保留的分蘖萎蔫,对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无显著影响,若保留的分蘖正常发育,则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和分蘖枯萎玉米;分蘖叶片产生的有机物可向主茎果穗转移,保留分蘖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玉米。  相似文献   

2.
通过10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的试验,对玉米品种分蘖率、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分蘖数量差异明显。同一玉米品种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对植株抽雄和吐丝的生育过程没有影响,对叶片SPAD值、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产量及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玉米去分蘗后的亩产值明显小于留分蘖的亩产值。本项研究结果为减少玉米生产环节投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及去除措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玉米分蘖腋芽的发育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和去除措施,以期指导农民适时合理掰除分蘖,保证玉米株主茎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常因多种因素影响,使部分地块玉米分蘖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达4个分蘖。虽然玉米分蘖是生理现象,但在栽培过程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分蘖在玉米高产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预防和清除。  相似文献   

5.
持续高温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品种分蘖的影响差异显著,氮肥对玉米品种分蘖率的促进作用高于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6.
逯秀然 《现代农业》2010,(12):56-56
<正>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1.分蘖时间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  相似文献   

7.
玉米分蘖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玉米产生分蘖的原因,包括遗传、播种时间和密度不合理、栽培管理不当、病虫危害等因素,指出分蘖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以期为防止玉米分蘖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大家在玉米田间会发现有些植株的根部长出芽子,在植物生理学上叫分蘖。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所以需要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清除。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玉米分蘖的时间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然后对玉米分蘖现象发生原因的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防止玉米分蘖提供了参考,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玉米产生分蘖的生理特性及原因,指出分蘖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止玉米分蘖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长春市双阳地区种植广泛,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分蘖会使田间透光性差,分蘖也会和植株争抢营养,导致玉米不能高产高质。本文主要分析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技术探讨,以减少玉米分蘖几率,即使有分蘖也能及时正确处理,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高产高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根据玉米的用肥特点,探讨当地不同施肥量的玉米植株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55 000株/h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自变量粒数、百粒质量的直接作用系数为0.940、0.481,2个自变量间接作用系数均为0.080。在玉米生产中保留分蘖,省工省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玉米分蘖去留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分蘖的玉米籽粒、秸秆、株高、穗位、径粗、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和收获指数分别高于去除处理6.71%、5.09%、5.20%、7.45%、5.82%、3.01%、2.88%、4.89%、3.48%和2.04%,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先玉335玉米生产时,分蘖不会造成显著减产,不需要去除。  相似文献   

15.
影响玉米分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内在因素,由玉米品种特性决定,其次是外在因素,由播期、土壤条件、施肥水平高低等决定;但分蘖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及影响大小定论不一,笔者就以上问题在2015~2016年做了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分蘖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作用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玉米分蘖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植株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经过发育可形成分蘖,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分蘖会受到抑制,因此,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一)发生时间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阶段,花期前后也可少量发生。(二)发生原因1.生理原因,即禾谷类作物常见的现象。2.品种特性。大部分品种不易产生分蘖,部分品种容易产生分蘖。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在苗期遭遇高温、  相似文献   

17.
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2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4 0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6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4 000株/667 m~2时,去除分蘖、保留分蘖的产量最高。明确了吉单631在生产中保留分蘖,能达到省工省力,促进节本增效生产的目的。在生产中保留玉米分蘖,对提升该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穗玉米新多2号是增产潜力很大的青贮玉米杂交种,经巴里坤县花园乡生产示范推广,表现分蘖多、果穗多。一般3~4个分蘖,最多可达6个分蘖,主茎和分蘖都具有形成果穗的能力。生育期110~120天,株高220~250厘米。  相似文献   

19.
分蘖是禾本科作物的固有特性,分析了玉米出现分蘖的原因,如玉米的基部腋芽都有可能发展成分蘖,此外玉米的分蘖发生还会受品种、种植密度、极端气候、播种时间、土壤肥力、种衣剂、病害及药害等的影响,从种植合适的品种、人工去除、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针对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在5.24万~5.95万株/hm2密度下,剔除与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中保留玉米的分蘖,对玉米收获的产量不产生影响,但更加利于提升该区域的玉米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