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韩书成  李冬梅  濮励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41-12243
以县(市)为基本分区单元,选择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供给与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相关综合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江苏分成南部适度控制供给优化开发利用区、西南及中南部引导供给重点开发利用区、北部刺激需求扶持开发利用区和中部环湖及沿海控制供给重点保护区四大战略区,并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性较强,有利于根据区域三大功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供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划理论研究进行参考。同时,鉴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践中是否将二者分开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5年开县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在全面分析了开县38乡镇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对开县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可划分为北部生态林重点保护区、中东部重点城镇发展区、中西部综合农业发展区、南部耕地重点保护区四个土地利用区.这不仅揭示了开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而且也为全县的农业区划和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5年开县土地利用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 在全面分析了开县38乡镇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 对开县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 结果表明: 全县可划分为北部生态林重点保护区、中东部重点城镇发展区、中西部综合农业发展区、南部耕地重点保护区四个土地利用区. 这不仅揭示了开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 而且也为全县的农业区划和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雪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62-16863,16867
以三峡库区丰都县为例,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模型,将丰都县土地资源利用分为3个区:长江河谷经济区、低山丘陵农业区、低中山农林牧业区;并分析了各区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分区土地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SPS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围绕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以长三角各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为主导因子,充分考虑各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结合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了区域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分区依据、分区指标体系。应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土地利用分区进行了初步探讨,把该区域划分为6个土地利用区。通过分析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分区是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在空间区划尤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处于重要地位.立足于西南丘陵山区,以层次聚类分区方法为主导,以构成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导因素分区评判为控制,融合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了酉阳县的土地利用分区问题.结果表明,通过对分区单元的调整优化,将全县划分为中部低山高丘城乡统筹发展区、东部高丘综合农业优化开发区、西南部低山生态旅游开发区、北部中山生态涵养区,明确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为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土地利用活动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在土地利用分区方案编制中,融合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聚类层次分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区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Abstract:
Land-use regionaliz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gularity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patial zonation, especially in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Based on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 using layer cluster method, choosing the natural-socio-economic leading factors as zoning criterions and integrat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and-use regionalization issues of Youyang county. Through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di-visions, the county is divided into four areas, they ar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reas with the terrain of high-hills and low-mountains in the central part,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as with the terrain of high-hills in the eastern par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reas with the terrain of low-mountain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s with the terrain of mountains in the north. This makes clear the focus of regional land-us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regulating land-use activ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using GIS technology and layer cluster method can make land-use regional-ization programs more science-based, pertinent and maneuverable.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探讨——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修杰  陈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27-6129
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园区有效运行机制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九寨沟县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将酿酒葡萄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建设以来,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更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循环、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富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94-697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政策要求。乡镇土地利用分区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从乡镇土地分区利用的意义和类型出发,以泾县蔡村镇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分区的特点,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态文明视角下乡镇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建议,以促进乡镇土地利用分区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成为未来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文章从循环农业模式角度对农业产业园区的价值与建设途径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探讨,并以宜春市温汤镇有机循环农业产业园为案例,分析了园区选址、规划思路、循环模式、建设布局及能量流动过程,进而得出良好的自然与交通环境,根据园区主旨建立配套的循环农业体系,增加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降低人工辅助能投入、增加可更新能源的使用是提高产投比、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剖析国家政策出发,结合"慢城"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在园区实证案例中融合其理念的必要性。再以产业规划、乡村发展与旅游策划的角度,从案例中提炼出融合"慢城"理念的方法,探讨四川特征浅丘地貌下农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朱敏 《北京农业》2011,(30):16-17
文章重点论述了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的意义,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提出了作为生产、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的4个方面;并总结了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进行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整治分析,有利于土地的科学利用,能够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信阳市双椿铺镇为实例,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其土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双椿铺镇村级土地整治潜力分为3个级别,即亟需整治、强化整治、优化整治,双椿铺镇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潜力等级进行土地整治,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内、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情况的对比,联系农业科研现状,综合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研的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并对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2012年验收通过的77个现代农业园区的统计分析,从规范生产、质量安全和经济生态效益等视角,评价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的浙江农业标准化建设绩效及其主要实施经验,并结合园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平台的浙江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诸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应用标准要求、完善长效推广机制和建立事后评估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武峥  李苗  赵鑫  翁琴  丁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79-3180,3182
概述了新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了新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烟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掌控在司进行了介绍。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要求与我国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很少的矛盾,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由户均耕地面积很少和农户数量众多所导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通过专业服务社(队)有效地解决了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农村阶段性和区域性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了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的目标,从而为烟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组织制度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临沂市主城区祊河南岸的区块作为沂蒙园规划的设计背景,从城市特征中摄取设计灵感,将临沂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要素加以提炼并再现于沂蒙园的咫尺空间之中,突出表现了临沂"古代历史科技成就、书法文化、孝文化"的创作主题,充分体现了"山水相映,生生不息,文化与自然共生"的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毛玮卿 《北京农业》2011,(36):124-125
湿地公园是近年来我国林业部门大力宣传、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湿地公园具备保护与观赏的双重功效,是保护工作的一种新思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湿地公园建设背后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互利互惠的保护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