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隔河岩水库采用的移民安置方式。主要为:就地后靠;集中开发农业;进城务工经商和外迁他乡安置等四种。其中以“就地后靠”安置人数最多,总体效益最好。但也不完美无缺。各种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就一项大水利工程来说,一般也只能用多种方式来安置移民才行。文章分析了几种方式的利弊,并结合长江三峡库区的实际,提出了可供三峡移民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库移民安置区的实地考察,剖析了广东省水库移民生活现状、存在问题,并对优化安置移民提出了建议。分析了移民贫困产生的原因,从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优化移民安置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模式,指出了水库移民安置,必须从移民的长远发展着想,保障移民应得的所有补偿,提供给移民合适的土地、基础设施,并从政策和监督方面确保高质量的移民计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移民非土安置的思考湖北杜刚移民的非土安置,是指移民不以耕地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而得到安置的一种方式,属于开发性移民安置的范畴。移民非土安置并不等同于非农安置,从一定意义上讲,非土安置的一些方式仍属大农业安置的范围,如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从三...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与移民、扶贫的衔接和协调重庆廖明辉重庆市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又是三峡工程兴建过程中承担庞大移民搬迁和安置任务的特定地区。将重庆市农业产业化与移民、扶贫紧密结合,既是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的光荣任务,又是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的一大特色。一、移民...  相似文献   

5.
对洛阳市五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贫搬迁点进行走访调研,根据调研数据,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各样本地区的扶贫移民搬迁后的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工作状态、人均住房面积、搬迁补贴、医疗保险、就业扶持、教育条件、住房质量、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民俗信仰、社区安定、休闲娱乐、民生参政等指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对汝阳县扶贫移民迁后生活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扶贫移民对迁后的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政策帮扶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增加搬迁补助、健全产业扶持、保障移民权益进而提高扶贫移民搬迁后的整体满意度,为现在精准扶贫中的移民搬迁提出参考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风 《草业科学》2004,21(12):87-87
2004年11月初,青海省召开了退牧还草工程会议,会上青海省叫停了在退牧还草工程中的整体搬迁行为,实行零散搬迁、已搬迁户安置、以草定畜3种模式,确定了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7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云阳县高效农业安置移民试点基地初具规模重庆市云阳县积极探索高效农业安置农村移民的路子,目前已建立了3个高效农业安置移民的试点基地,为移民“搬得走、安得稳、富得快”探索积累了经验。一是以破季蔬菜、新优水果为主的双江镇兴隆村高效种植业试点基地。该基地总规...  相似文献   

8.
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数量20万人,涉及12个农业安置县。在移民安置区养殖业规划中,主要依据了动物与环境相统一、区位优势、资源充分永续利用、农牧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等5个原理与利于产业形成、面向广大移民户、稳妥高效等3个原则。针对移民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结合养殖业的产品服务销售类型,分析了山区、丘陵干旱区、滩区、水田区、沙区和多水区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养殖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10种主要的动物生产模式:以户为单位区域规模化养猪、适度规模养长毛兔、公司加农户发展三黄鸡饲养业、种养一体化杂种乳牛及肉牛生产系统、近河养鱼模式、适度规模养蛋鸭及鱼鸭联养、资源利用型养牛养羊业、以“奶牛圈”形式发展乳业、低污染庭院养殖模式,适度规模养蛋鸡。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祁连山也是一个生态极其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承载力低、易破坏、修复能力弱。近年来,为了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彻底解决祁连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武威市把海拔2 800 m左右祁连山干旱山区的贫困户,整村搬迁至河西灌溉区域,实现整体脱贫。干旱山区移民搬迁退耕地如何恢复植被,我们在武威市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移民搬迁区退耕地,进行了12个优质牧草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长特性、产量等相关性状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祁连山移民搬迁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为大面积移民搬迁区退耕地种植提供牧草品种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移民搬迁,是世纪赋予三峡库区各级党政的一道世界级难题。而企业搬迁,则可以称得上是这道难题的“题眼”———企业搬迁既是库区经济发展的基点,又是为移民提供生产安置就业岗位的支点,同时也是整个移民迁建的难点。要确保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进而把整个...  相似文献   

11.
云阳县三峡库区移民农业科技开发结硕果5年新增产值11002万元,安置移民660人重庆刘晓云“云阳县三峡库区移民农业科技开发项目的胜利完成,是农科教结合的成功偿试,为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开拓农村移民安置容量探索出了新思路。”9月24日,国家农业部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原万县市五桥区新乡镇)金福村,三峡工程库区一个小小的村庄,1997年因在3个月内完成了456名农村三峡移民就近后靠安置,创造了“动土不动人”的“金福模式”,获得原新乡镇党委、政府“97年综合考评二等奖”;1998年3月,金福村获原五桥区政府“三峡工程一期移民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2月,金福村获原万县市委、市政府“一期移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这些“光环”,赢来了社会各方的赞誉声。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先进村,仅做了6笔假胀,就骗走了国家三峡移民资金37.6万元。 根据群众举报…  相似文献   

13.
城镇是社会经济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商品生产交换、物质聚散、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城镇的兴起对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扩大就业容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库区秭归县正面临着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对加快沿江集镇建设已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三峡移民大外迁──三峡库区移民外迁纪实向剑君一位西方人士说:“移民问题是一道难解的世界性难题。”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三峡后指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随着三峡工程1997年大江截流时间的临近,库区百万大移民正在紧锣密鼓地搬迁移民。难舍故上献三峡...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的薄弱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乡镇职业教育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移民乡少数民族乡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以及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为移民乡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与科技保障。该文分析酒泉市移民乡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针对目前的状况,进行酒泉市移民乡少数民族新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尤庆虎  林松 《畜牧市场》1999,11(12):18-19
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是全库区移民搬迁任务最重,淹没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动态移民10万多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后,秭归境内将形成一个面积980平方公里的大水库,把全县切割成7个半岛,有1座县城、8个集镇和6个场镇需易地迁建。秭归县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县城于1998年8月28日由古城归州搬迁至38公里之外的三峡工程的所在地———茅坪镇,成为三峡库区第一个搬迁的旅游明星城。秭归县卫生系统紧紧抓住县城移民搬迁的大好机遇,对库区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保所、县药检所、县卫校6个县直卫生单…  相似文献   

17.
打好移民攻坚战重庆市移民局局长刘福银三峡工程二期移民的开始,标志库区百万移民进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阶段。根据规划,1998年至2003年二期移民的基本任务是:静态总投资147.59亿元,占重庆市移民补偿投资的46.77%;搬迁移民44.9万人。平均...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渝北区舒家乡是三峡库区淹没及移民安置乡,淹没土地1179.2亩,搬迁安置人口1137人,涉及该乡8村48社。因此,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对于移民安置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区域概况1.自然概况舒家乡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重庆渝北区东南部,御临河...  相似文献   

19.
如何做好肉食品检疫工作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这不仅仅关系着百姓能否吃上放心肉质产品,更是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永胜县这样的水电移民安置区而言,肉食品检疫工作更是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水电移民安置区肉食品检疫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做好当地肉食品的检疫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下我国在水电事业也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包括在我国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大量惠民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与顺利完成等。当然,在水利事业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问题就是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完成后的移民安置问题,进而引发出一连串的环境保护问题,诸如生态系统协调维护、区域内水土保持工作等。本文基于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这一研究课题,重点针对水利事业建设中移民安置区域内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立与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