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水产养殖环境是水产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的污染,水产养殖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本文从水产养殖环境外源性和自身污染进行分析,简述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和修复的方法与技术,并分析针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旨在为水产养殖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中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是由于养殖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会产生外源性污染。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也是维护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论文针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措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水产养殖业也在迅速地发展。发展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更大,大量废弃物没有达标就排放出来,导致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追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致使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对水产养殖污染的排放、净化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本文从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以及前景入手,通过分析养殖对自身养殖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损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在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少养殖者忽视了对养殖环境、喂养管理、药物使用、水质监测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使得水体产生自污染,文章就对产生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原因和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同时与目前生物修复技术结合,指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养殖环境和养殖的水平提供一些合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而大力发展养殖业是目前解决人们需求问题的主要途径,而在养殖业中水产养殖业所占比重非常大,其经济效益也高于其他养殖业。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染现象也十分严重。本文就我国目前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并为控制其污染环境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水产养殖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修复迫在眉睫。文中阐述了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结合我省目前实施的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水产养殖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质量状况决定了养殖的成败及产品的质量安全。但水产养殖同时也会产生自身污染,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进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从水产养殖整个产业链来看,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所在。由于水产养殖是获取蛋白质来源最可靠的方式,因此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水产养殖从业者过度追求产量,忽视了对环境的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逐渐向集中化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水产养殖中,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养殖产量严重下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随之降低。因此,针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必须及时找到有效的对策进行防控,确保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1.1物理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养殖物进行捕捉、打捞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将渔船等机械设备应用到打捞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由于设备上带有一定的污染物或者出现燃油泄  相似文献   

9.
在海洋水产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水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愈演愈烈。如无法有效控制水域环境的恶化速度,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必然有所阻碍。为此,文章分析了海洋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污染问题,提出了针对海洋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以便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不断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高密度大面积的养殖、药物和消毒剂的滥用、投喂频率的增加及不科学的管理方法等,使养殖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以期为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提供可行性办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玲  关梅 《农技服务》2013,(9):1001-1004
植物浮床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污染生物处理技术,能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该文介绍了池塘养殖水环境污染修复类型,异位修复与原位修复,以及植物浮床在污染水环境修复中的净化机理。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来源,阐述池塘水环境污染的危害,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列举蕹菜、水芹、生菜3种植物浮床在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实例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环境修复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水生植物种类、水生植物的作用、根据不同污染源等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水生经济植物等技术,并提出建立开放可控的污染源循环利用途径,提高环境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奎清 《农林科学实验》2013,(21):264-264,266
在介绍对当前养殖池塘的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养殖水环境的修复措施,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以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不仅能防治水产生物的细菌性疾病,还能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因此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极为广泛。中国作为世界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养殖生态环境所遭受的抗生素污染日益严重,并由此诱导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此类污染物可通过基因水平的转移进入人体,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正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了解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来源、作用机制、传播扩散机制及污染危害影响,并对未来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为保护水产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底泥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复池塘底质是保持水质稳定和防控水生生物病害的基础,也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水体和底泥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描述了富营养化水体底泥的污染现状,论述了当前修复底泥使用的2种技术手段,即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详细阐述了2种技术手段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王琳  李季  康文力  张琴  李银金  屈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69-1570,1572
介绍了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状况,并且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景观水体的各种污染控制和管理措施,详述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指出了目前的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之间的结合,尤其是不同方法、技术的综合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利用反硝化技术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中阐述了养殖水体中硝酸盐积累所造成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养殖水体反硝化净化机理以及生物载体、碳源选择、脱氧方法和反硝化工艺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反硝化技术在养殖水体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养殖投入和环境带入两个方面综述了淡水养殖鱼类产品中主要危害物质的来源途径,论述了主要危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和抗生素等的迁移转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危害物质在淡水养殖水产品中的安全控制策略,即以防为主,实时监控关键的风险控制点;开展有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和风险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水产动物养殖尾水大多直接排放,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有效管控养殖尾水排放,本着全面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笔者从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对生产者和政策管理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理解和维护中国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生产者需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新型养殖模式;(3)管理者应该制定区域化、集约化资源利用和尾水排放、处理标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制度,强化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松岩  熊彦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58-7259
[目的]探索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方法]分析不同水产养殖类型对于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状况,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结果]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应采取生态学和环境工程技术等综合方法对水域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