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氮量对棉铃干物质和氮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2005年在江苏徐州(11711E, 3415N)、2007年在河南安阳(11413E, 3604N)设置施氮量(低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铃干物质、氮累积分配和棉铃(纤维、棉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改变棉铃各部分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特征,进而影响棉铃重和棉铃品质。在本试验N 240 kg/hm2水平下,单铃棉子和纤维的干物质累积量最大,棉铃各部分(铃壳、纤维、棉子)氮含量适中、氮累积量最高,最终铃重最大,棉纤维和棉子品质最优;在不施氮(N 0 kg/hm2)时,棉铃干物质和氮快速累积期开始较早、累积速率较低,最终干物质和氮累积量均较低,铃重最低,棉纤维和棉子品质最差。在N 480 kg/hm2水平下,棉铃各部分(铃壳、纤维、棉子)的氮含量和累积量提高,且在成熟棉铃中棉纤维干物质的分配系数下降,棉子中的氮分配系数提高,最终棉子中蛋白质含量上升,铃重和棉纤维比强度、棉子油分含量均降低。综上所述,施氮量过低影响棉铃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而施氮量过高则主要影响棉铃干物质和氮素在铃壳、棉子和纤维间的分配,二者均导致最终的铃重降低、棉纤维和棉子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与播种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施氮量调控不同播种期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形成与运转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棉花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05和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进行,以科棉1号和美棉33B品种为材料,设置大田不同播种期(4月25日和5月25日)和不同施氮量[低氮N 0 kg/hm2(N0)、适氮N 240 kg/hm2(N240)、高氮N 480 kg/hm2(N480)]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播种期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的影响。【结果】1)4月25日播种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棉铃对位叶中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淀粉含量增加;随播种期的推迟,N240、N480处理下的棉铃对位叶蔗糖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N0处理;花后24~45 d,棉铃对位叶中蔗糖含量与叶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随花后天数的增加而降低;花后17~24 d,蔗糖转化量与叶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至花后31~52 d,反而呈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棉铃对位叶中适宜叶氮浓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累积。2)4月25日播种条件下,N0、N480处理对棉花单株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影响为负效应,对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影响较小;晚播低温条件下,N480处理的棉花铃重、皮棉产量、纤维比强度均有所提高,麦克隆值得以优化。因此,施氮量与播种期对纤维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晚播棉花增加施氮量可减小因低温而造成的纤维比强度降低的幅度,优化麦克隆值。【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播种期(温度)和施氮量对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含量、棉花产量和品质存在互作效应,其主导因素是播种期(温度),施氮量对其有补偿效应。随播种期的推迟,施氮量N 240 kg/hm2时棉花单铃重、产量及纤维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晚播低温使棉铃对位叶中的光合产物(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加,抑制了光合产物向棉铃及纤维的运输。晚播低温条件下,适量追施氮肥可调节棉铃对位叶中的氮浓度并提高光合产物再利用的能力,促进棉花单铃的形成,降低棉纤维比强度的下降幅度,优化麦克隆值。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上、下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2个品种,4个施钾量(K2O 0,60,180和300 kg/hm2)。结果表明:施钾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的纤维长度,增大了最终纤维麦克隆值,且随施钾量的增加,增幅呈加大趋势,但施钾对纤维长度达最大值的时间无影响;施钾提高了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但在上、下部位棉铃间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上部铃则随施钾量增加一直呈增大趋势;施钾还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而且其增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可显著增加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 相似文献
4.
于2008~2009年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选用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德夏棉1号(平均比强度26.2 cN/tex)、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35 cN/tex)和美棉33B(平均比强度32 cN/tex)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了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纤维发育过程中关键酶(蔗糖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1, 3-葡聚糖酶)活性及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随花后天数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方程YN=t-[YN:棉铃对位叶氮浓度(%);t:花后天数(d);、为参数]。在花后同一时期,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均随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用抛物线方程Y=ax2+bx+c拟合[Y:酶活性或纤维比强度(cN/tex);x:叶片氮浓度(%);a、b、c为参数]。表明在纤维发育过程中,棉铃对位叶氮浓度显著影响纤维中相关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各指标所对应的最佳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小;因此,通过调节对位叶氮浓度可调控相关酶活性达到最优以及棉花高强纤维的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部棉纤维发育所需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动态变化方程分别为:NDexiamian1=7.2841t-0.2771(R2=0.9860**);NKemian1=7.1807t-0.2989(R2=0.9879**);NNuCOTN33B=7.1467t-0.2819(R2=0.9755**)。 相似文献
5.
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棉花产量及不同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鲁棉研28号为材料,设置两个施钾量(K2O 100和150 kg/hm2),采用一次性基施,1/2基施、1/2花铃期追施,研究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棉花(Gossyium hirsutum L.)产量及不同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显著提高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在施钾量为K2O 150 kg/hm2的条件下,与一次性基施相比,分期施钾极显著提高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采用分期施钾时(1/2基施、1/2花铃期追施),随施钾量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增加,单株成铃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结果还表明,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显著提高了中部及上部果枝内围果节的马克隆值,分期施用K2O 150 kg/hm2显著提高了中部果枝外围果节的纤维长度、比强度以及中部果枝内围果节的纤维成熟度;在施钾时期相同的条件下,增加施钾量对纤维长度、比强度无显著影响,在施钾量相同的条件下,与一次性基施相比,分期施钾对纤维比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棉铃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各项遗传协方差分量。结果表明,绒长与铃纵径呈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正相关,麦克隆值与铃横径呈显著的加性负相关,与铃形指数呈显著的加性正相关,比强度与铃横径和纵径均呈极显著的加性正相关。除整齐度外,其它4个纤维品质性状与3个棉铃形态性状的基因型相关以正向加性遗传相关为主,因此在低世代间接选择棉铃形态性状对改良纤维品质是有效的。绒长与单铃重、单铃纤维重、单铃种子重和单铃种子数均存在极显著的正向显性遗传协方差,比强度与单铃种子重呈显著的显性遗传正相关。纤维品质性状与4个棉铃内产量因子的基因型相关主要来自正向的显性遗传相关,表明可以通过杂种优势利用实现两者的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7.
夏末秋初低温连阴雨对棉花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聊城地区夏末秋初的气象条件与形成棉花产量和的诸要素间的相关分析,找出了影响本区棉花高产优质的主要气因子-低温、寡照、连阴雨。经典型年份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难了其影响的显著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发育中激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台湾红皮(Cardina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行为的影响及对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低、过高的营养供给,降低了块茎发育前期细胞分裂素(ZT)的含量,中期细胞生长素(IAA)的含量以及促进块茎发育的脱落酸(ABA)、茉莉酸(JA)含量,增加了各时期促进匍匐茎发生的赤霉素(GA)含量,导致在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关键时期,GA/ABA和GA/JA比值失衡,抑制了块茎的正常发育。而合理营养水平供给,保持了前期较高水平的ZT含量,中期较高的ABA、IAA、JA含量和较低的GA含量,保证了块茎发育各时期对重要激素的需要,GA/ABA和GA/JA在块茎发育各时期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结果还表明,过低、过高的营养供给,有利于马铃薯可溶性糖的形成,但不利于后期淀粉的形成,同时缩短了块茎快速增长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棉花对模拟酸雨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根据近年来南京地区酸雨成分,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植株在苗期易受小于PH4.0的酸雨的伤害。叶片呈现可性伤斑,细胞膜透性增大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在中后期棉花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出现矮和化生物产量不降,PH小于3.0的酸雨能明显降低开花数和结铃率,并引起棉铃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了子棉、皮棉的产量和棉纤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斜纹夜蛾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甘兰叶为食料,系统观察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实验种群幼虫龄次、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在15℃、19℃、24℃、29℃、34℃恒温下幼虫7龄以上的个体分别达55.4%、41.2%、21.3%、16.6%和14.3%,卵、幼虫、预蛹、蛹、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2±1.78℃、11.97±0.91℃、12.52±1.22℃、11.47±0.92℃、10.59±2.65℃,有效积温分别为56.75℃/d、224.06℃/d、28.65℃/d、153.33℃/d、41.18℃/d,发育最高临界温度为38.2820℃、38.8766℃、39.5080℃、39.5403℃、37.4907℃,发育最低临界温度为4.9509℃、4.8974℃、4.7435℃、4.7430℃、4.6471℃,发育最适温度为23.0702℃、22.0024℃、25.6765℃、26.5453℃、23.2649℃.温度对各虫态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和繁殖力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鲁西南1980-2009年植保部门棉花资料和气象部门气象资料,利用DPS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筛选一批影响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最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分析其相关性及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衣分与7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8月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9月降水量偏多,铃重严重减少。铃重随5月和8月平均气温升高而增加。铃重与5月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光照充足,铃重增加;适宜的降水量对棉花纤维长度有利,降水量过大则棉花纤维长度减小。棉花皮棉及籽棉的产量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气温偏高有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分析气候因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发展当地棉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影响阿克苏棉区棉花单产的温度要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阿克苏棉区棉花气候产量与不同长度时段、不同类型温度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不同长度时段的日温度要素与棉花气候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比采用旬温度要素的工作更细致,更合理,更易找出对棉花气候产量影响较大的有生物学意义的较佳时段和温度要素;(2)在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3个温度要素中,以最高温度对棉花气候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小;(3)春末及夏季的低温对阿克苏棉区的棉花气候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温度要素对阿克苏地区的棉花气候产量有最大影响的时段是在盛夏的棉花开花-开花盛期(7月14日-7月28日),其次为春末和夏季的前中期(5月17日-7月24日)的属于第一真叶-开花盛期的时段。而农一师则不同,主要在夏季中后期(7月5日-9月3日),大体相当于棉花开花-裂铃前这一时段。 相似文献
13.
氮肥中不同硝化抑制剂DCD添加比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
15.
16.
温度对西洋参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环境温度对西洋参生育期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西洋参植株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4~18℃,参根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2.4~13.2℃。秦岭山区,生长季平均温度在17.5℃以上的地区有利于开花、结果,但参根生长欠佳,宜作西洋参种子生产基地;在12.4~16.0℃地区,气候冷凉,有利于参根生长,适宜作商品参基地。种植坡向,在低海拔地区宜种在北坡、东北、西北坡向,忌种植于南坡及川道;在高海拔地区,各坡向和川道均宜种植。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2007~2009年3年对棉花生长发育、棉花产量及品质的数据分析,探讨了海冰水灌溉及海冰水施加聚丙烯酰胺(PAM)的灌溉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筛选了海冰水施加PAM时的高效施肥方式.发现海冰水比井水更能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的提高,海冰水施加PAM的灌溉方式显著优于其它3种灌溉模式,PAM的作用在开荒耕种的第一年更为突出.海冰水施加队M时,无机肥石膏配施的施肥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作用为最佳,4种施肥方式对棉花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矿化度为3 g/L的海冰水取代井水灌溉棉花盐碱地,不但能增收,还能有效缓解当地日益紧缺的淡水资源.海冰水灌溉可望成为棉花盐碱地新的有效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施钾对不同基因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抗虫棉新棉33B、常规棉中棉所12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不同基因型棉花施氯化钾225.kg/hm2,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棉花干物重及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棉所38、新棉33B和中棉所12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3.60%、10.66%和4.21%;棉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等品质也得到改善。中棉所38和新棉33B比中棉所12施钾的效果更好,生产上应优先给抗虫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