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位于渤海湾岸边的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近几年来以养貂较多而被人称为养貂之乡。这个乡有3487户、2400多户饲养水貂,1986年,全乡水貂饲养量达10万只,占全县总饲养量的50%,户均饲养28.7只。养貂产值906.3万元,占全乡各业总产值的17.8%,仅养貂一项,全乡人均纯收入达430多元。今年,全  相似文献   

2.
<正> 水貂阿留申病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对水貂危害最大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养貂国家,我国养貂场、户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该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使繁殖率下降,给水貂饲养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黄骅县饲养水貂有20余年的历史,饲养量居全国各县前列.近几年来,水貂阿留申病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大型貂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场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为了今后广泛地开展水貂阿留  相似文献   

3.
各地见闻     
<正> 河北省水貂生产形势好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河北省水貂生产迅速发展,一九八二年初全省共有集体养貂场八百四十七个,个体养貂户近两万个,种貂二十二万多只(不包括外贸饲养量)。预计年底取皮五十万张,可为社队集体和养貂社员户增加收入三千万元,出口换汇近千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正> 烟台市的水貂饲养业开始于1958年,首先在国营烟台水貂场饲养,1966年推广到社会饲养.30年来,水貂生产不断发展,种貂饲养量由开始时的85只增加到1983年的17.9万只,占全省种貂的1/2,在我国的水貂饲养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以前,我市的水貂饲料以海杂鱼为主,成本比较低,生产场家的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5.
水貂犬瘟热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长春市双阳区某水貂场在2010年7月初发生病毒性传染病犬瘟热,现将发病和抢救过程报告如下。1貂场概况该场2009年末饲养量达500余只,动物性饮料以海杂鱼为主,貂场周围无狗,但有黄鼠狼。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上旬,山东省临沂市一水貂养殖场饲养的水貂突然发病。该场于2000年开始养殖水貂,现总饲养量为2 500只,其中仔貂2 200只,母貂300只。8月2号开始发病,至8月7号已死亡90多只,且全为仔貂。经驻场兽医治疗无效后,前来就诊。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细菌学检查,疑似水貂所患病为巴氏杆菌和克雷伯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毒蝇蛆(蛹)饲喂水貂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位于渤海湾西岸,养殖水貂已有20年的历史。近10几年来,年饲养量达20—25万只。为了解决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不足,降低饲养成本,促进养貂事业的更大发展,1986年我们利用貂粪和麸皮繁殖的无毒蝇蛆,代替部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对育成换毛期的水貂进行了对比饲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南朝鲜近年开始大量饲养野生毛皮动物,其中主要的是水貂、蓝狐和银狐,南朝鲜从1964年开始饲养水貂,1981年开始饲养蓝狐和银狐.近年来毛皮动物饲养业有较大发展,到1986年6月末为止,水貂饲养量达12万只(其中种貂4万只)、蓝狐3万只(其中种狐6000只),银狐2万只  相似文献   

9.
<正> 从丹东地区来看,大部分貂场和养貂户是以鱼类饲料为主。近年来由于水貂饲养量不断增加,鱼类饲料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进口鳕鱼科的鱼类数量也相对增多。因其价格比较便宜,使用损耗少,所以被养貂业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高档裘皮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促进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貂皮因具有针毛挺直、绒毛丰厚、保暖性强、皮板轻薄、柔韧结实等诸多优点,有“裘皮之王”的美称。同时水貂的副产品(如貂肉、貂心、貂鞭、貂血、貂肝、貂胆、貂脑及貂粪)也有多种用途。为提高我国水貂养殖业的养殖水平,应对水貂养殖场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水貂阿留申病对水貂的产仔数、成活数的影响程度,试验采用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对吉林、大连、山东等地的4个水貂养殖场的1 458只母貂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检测过程中笔者根据检测结果将水貂体内阿留申病毒抗体分成四个等级: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并且对受检母貂的产仔数、幼仔成活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水貂阿留申病阴性貂平均产仔数4.15只,平均成活数为4.11只;弱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85只,平均成活数为2.85只;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38只,平均成活数为2.20只;强阳性貂平均产仔数为2.67只,平均成活数为2.00只。由此看出,水貂阿留申病对水貂的产仔数、成活数有很大的影响,阴性水貂比阳性水貂平均产仔数多1.30~1.77只,而成活数方面阴性貂要比阳性貂高1.26~2.11只。  相似文献   

12.
<正> 赣榆水貂良种场现有水貂1100只,饲养员9人。从1990年起,我们用省农科院饲料食品所和京金水貂饲料公司共同研制、镇江京金水貂饲料公司饲料厂生产的育成貂干粉料,连续两年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饲料食品研究所一起联合搞育成貂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利用干粉料喂貂,能促进水貂生长发育,降低水貂饲养成本,扩大水貂饲料来源,节省人力物力,从而提高了养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场位于北纬45度地区,紧靠兴凯湖,地理位置比较理想,种貂饲养量一直保持全国大型貂场的一流水平。现有种貂4000多只,貂群总数达20000只。过去,兴凯湖地区鲜动物性饲料来源比较丰富,但近年来日趋供应不上,只好到大连一带采购,十分不便。从1984年开始,使用京金水貂饲料公司生产的干饲料,三年来不仅解决了鲜饲料不足的困难,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对某水貂场400只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选取水貂母貂180只,分为3组,每组60只(包括20月龄、10月龄的标准色水貂和咖啡色水貂各15只),A、B组均为阿留申病毒阳性水貂,C组为阿留申病毒阴性水貂(为空白对照组)。于配种前1个月开始,B、C组水貂只饲喂基础日粮;A组水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每只5 g/d,并连续饲喂1个月至配种开始;母貂配种开始至仔貂断奶分窝期间记录和统计母貂的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组分别和B组、C组比较,不论水貂毛色和年龄,其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标准色水貂、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B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C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咖啡色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C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阿留申病水貂的繁殖性能,不论毛色和年龄,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的妊娠天数均没有影响;胎平均产仔数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均不明显;阿留申病水貂仔貂断奶成活数、产仔率和仔貂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毛皮动物饲养量的增多,貂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水貂病毒性肠炎为主,这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抵抗力极强,80℃加热2小时才能灭活,能耐受乙醚、氯仿、酸、0.5%石碳酸和胃蛋白酶,0.2%的甲醛溶液24小时才能灭活。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貂和带毒貂,尤其带毒母貂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貂即使  相似文献   

16.
<正> 仔貂成活率高低,系衡量水貂饲养场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低纬度的南方养貂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据有关报道,国外仔貂成活率颇高。例如,日本北海道太洋水貂饲养场,1979年仔貂成活率达97~98%;我国北方多数水貂饲养场仔貂成活率也达75~80%。然而,在低纬度的我国南方,特别在两广地区,多数场的仔貂成活率却很低。约在三年的期间内,笔  相似文献   

17.
我县花科水貂场于1980年7月发生病毒性传染病犬瘟热,现将发病和抢救过程报告如下: 一、貂场概况:该场1980年饲养量达1100只,动物性饲料以海杂鱼和代毛兔头为主,貂场周围无狗,但有黄狼。二、发病过程:6月28日发现同笼二只幼貂食欲差,精神不振,流眼泪,但未引起注意。7月3日发病6只,症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 珠海特区香洲水貂场水貂最近发病,病死貂日渐增多,疫情日趋严重。经对该场547只水貂反复进行临床检查,剖检病貂十一只,采取病貂的肝、脾、淋巴结、脑、血液进行镜检、细菌培养、动物试验、流行病学检查,诊断结果为水貂犬瘟热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治经过分述如后。一、流行病学调查香洲水貂场自建场以来,有养狗守门、看貂的习惯。每当水貂逃离笼外,狗就帮助寻找、追赶。开始曾有二条狗发病死亡,一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部分貂场和养貂户经常反映水貂产仔量降低,出现死胎和流产情况。病理剖检可见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成年水貂常伴发免疫机能异常,仔貂出现严重肺炎,根据以上描述初步诊断为貂阿留申病。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见病,其影响貂群的繁殖力,给养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传染性疾病,表现为浆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持续性病毒血症。病原为阿留  相似文献   

20.
<正>水貂尿湿症是泌尿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病貂不随意频频排尿。本病主要发生于6~10日龄的幼貂中,10~15日龄的仔貂也有发生。公貂发病率为40%,母貂发病率为10%。近年来,随着我县狐貂等珍稀动物饲养量的迅速增长,本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养殖户的关注,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