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翁珺 《中国茶叶》2006,28(4):24-25
河南信阳种荼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唐·陆羽《茶经》中把信阳归为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县)、舒州次”。北宋苏东坡渭:“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久负盛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相似文献   

2.
龙潭牌“信阳毛尖”产于大别山区的信阳县南部的7个山区乡。特别是黑龙潭南北两侧的狮河与谭河两个乡,是正宗“信阳毛尖”的主产地.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成为贡品。宋代苏东坡称赞:“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荣获金奖.1982年以前,两次被评为全国名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信阳茶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素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享誉中外.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1986、1990年连续3次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相似文献   

4.
信阳毛尖茶产于河南信阳,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滋味醇和、香高持久、汤色碧绿”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近几年,信阳毛尖茶产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但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均为手工炒制,存在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扩大生产受到了限制,较难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鉴于此,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和蚕业试验站于1995年进行了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的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  相似文献   

5.
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素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又屡获国内外金奖。信阳毛尖茶好,除得天、地之利外,更与其独特炒制技艺有关,最好的信阳毛尖茶都是手工炒制而成的。2007年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形成、现状和标准手工炒制技艺流程,对弘扬传承信阳茶文化很有意义。一、信阳毛尖炒制技艺的形成与现状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清朝中期是河南信阳茶叶重要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和完善,在清末出现了信阳毛尖的成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茶以“细、圆、紧、直、多自毫”的美好外形和“汤色碧绿,香高持久,滋味甘甜”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茶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原传统的信阳毛尖茶手工炒制,已难以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属于条形绿茶类,又称“豫毛峰”,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产于河南省大别山区信阳县。以茶条紧细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鲜绿、香清味醇、浓郁持久,回甘生津,芽壮叶嫩、匀整不杂的特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机制工艺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桂义  扶晓  杨洁 《中国茶叶》2003,25(1):19-20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传统名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汤色碧绿、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的独特内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信阳毛尖茶长期以来依靠手工炒制,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制茶成本高,并因制茶人员的技术差异而导致质量不稳定,难于标准化和形成规模化生产,制约了产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微型茶机的发展,特别是往复振动理条机的问世与推广,推动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为探索最佳机制工艺参数,也为制定“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技术规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在信阳市茶叶试验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胡晓 《福建茶叶》2023,(9):173-175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信阳毛尖手工炒茶手工技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土壤中,三家文化彼此互鉴,共通共融。文章从儒释道三家美学精神去阐述这一手工技艺的美学内涵和内在价值追求,探讨历史发展中的信阳毛尖手工炒茶技艺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5月18日上午,河南信阳举办信阳毛尖集团揭牌仪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信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乔新江和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共同为“信阳毛尖集团”揭牌,并点亮中国国际茶学院启动球。  相似文献   

11.
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而著称.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与生态条件、精细采摘幼嫩的鲜叶原料、独特的炒制工艺有关外,优质的茶树品种也是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论述了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4个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供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信阳引进日本茶树良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月下旬,河南省信阳县从日本引进茶树优良品种“薮北”种无性系茶苗1万余株,定植于信阳县董家河乡五云茶叶总场。在信阳县农技推广站茶叶科技人员精心指导和专人管理下,茶苗全  相似文献   

13.
信阳毛尖又称为豫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千百年来,信阳毛尖以其优越的色、香、味、形深受国人广泛喜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诸多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信阳毛尖却在众多平级的茶类中略逊耳闻,本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信阳毛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寻求相应策略,以期解决信阳毛尖当下发展困境,助力其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孟杰 《福建茶叶》2024,(2):147-149
首先分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外宣翻译的背景和必要性,探究其翻译现状和存在的翻译问题,通过详细了解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外宣“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对该国家非遗项目进行翻译及分析,并提出改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相关措施,以期更好地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浉河区茶产业现状狮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享有"豫南明珠"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目前,狮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可采摘面积近3.3万公顷,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涉茶产值达51.5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狮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信阳红、信阳观音茶等新茶类;以信阳毛尖茶  相似文献   

16.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在河南地域茶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信阳毛尖企业以中小茶企业为主、对市场的定位不明、缺乏统一标准所致。河南的茶叶市场消费潜力较大、区位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信阳毛尖自身的茶叶品质较高。所以,只要对新产品的加大开发、实施茶文化发展战略并适当地加强营销策略,信阳毛尖就可以实现品牌形象的塑造。这样以来,信阳毛尖的品牌便可以在河南地域茶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于条形绿茶类,是我国名茶之一。信阳“毛尖”采摘细嫩,做工精细,外形圆、紧、光、直、白毫多,内质香高馥郁持久,味浓,有清凉醒目之效能。高档“毛尖”茶有典型的鲜花香,特级“毛尖”毛、色、香显露,属绿茶中的佳品。  相似文献   

18.
1 湖南名优茶生产现状及特点我省地处全国茶区腹地,种茶历史悠久,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已有50余个茶叶产品获得了国家、部、省级名茶、优质茶奖励。“君山银针”,早在1956年的国际莱比锡博览会上就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金井红碎茶、洞庭春、东山秀峰先后获国家银质奖;安化松针、君山毛尖、碣滩茶、太青云峰、高桥银峰、岳北大白、古丈茉莉花茶以及祁东县高峰茶厂、临澧县九里和官亭茶厂的红碎茶等20多个茶分别获农业  相似文献   

19.
信阳毛尖茶人机结合炒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铭 《茶叶》2005,31(2):111-112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外形细、紧、圆、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享誉海内外,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传统的加工炒制工艺为生锅-熟锅-烘焙三道工序,均为人工操作完成。手工炒制信阳毛尖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造成目前茶农仅加工生产中、高档春茶,而放弃低档茶加工,夏、秋茶更是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信阳毛尖茶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河南信阳于1992年5月15~19日隆重举办首届信阳茶叶节。信阳毛尖是信阳地区的特产,素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久负盛名。目前,信阳地区茶园面积达32万亩,年产干茶385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