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野生五爪金龙为对照,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栽培五爪金龙叶片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五爪金龙的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个月后与野生五爪金龙无显著差异;不同生长阶段对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没有显著影响。9个月五爪金龙的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低于15个月五爪金龙,总酚酸含量高于15个月五爪金龙,但两者MDA及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9个月、15个月五爪金龙的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野生五爪金龙,而可溶性糖、MDA及总黄酮含量均高于野生五爪金龙(总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人工栽培五爪金龙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胁迫较为敏感。3个月五爪金龙叶中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均较高,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五爪金龙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并测定其含量。五爪金龙样品用石油醚脱去脂类及部分色素,总黄酮得率最高的提取方法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超声提取60 min,乙醇溶液体积(mL)与干粉质量(g)比例为40∶1。按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五爪金龙的粗黄酮得率为8.75%,总黄酮提取率为1.216%。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确定五爪金龙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毛棉杜鹃生长与光照和土壤排水条件密切相关,筛选出适宜的光照和排水条件,对于毛棉杜鹃的引种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不同遮荫水平(0%,30%,50%,80%)和土壤排水条件(髙垄、平地),测定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并对枝条生长量和叶片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遮荫水平50%高垄处理下,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较高,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或较低;全光照平地栽植时,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最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总体上,随着遮荫水平的提高和土壤排水条件的增加,枝条生长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毛棉杜鹃枝条生长总体积量与叶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在胁迫条件下叶片这3项指标的变化与毛棉杜鹃枝条生长紧密相关,可通过这些指标判定毛棉杜鹃对其生境的适应程度。[结论]毛棉杜鹃适宜在遮荫50%、土壤排水条件好的生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法,研究4个不同pH(3.0、4.0、5.0、5.6)的模拟酸雨对巨尾桉9号苗木叶片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桉树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巨尾桉9号苗木苗高相对生长量及地径相对生长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分别在pH 3.0、pH 4.0时达到最小;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生物量变化不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在pH 3.0时,达到最大;随着模拟酸雨的pH的降低,巨尾桉9号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均在pH4.0时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逐渐上升;苗高相对生长量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径相对生长量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显著负相关。轻度模拟酸雨可促进巨尾桉9号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积累,pH 4.0时,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多种抗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模拟酸雨对细胞膜产生了一定伤害,但对其生长影响不明显,说明巨尾桉9号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的4个(T1、T2、T3、T4)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7—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15.48%、18.55%、13.35%,差异显著,T4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T3分别比T2提高了10.53%、11.22%、13.66%,差异显著,5—6月T2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6月、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6.41%、6.63%,差异显著,5月、7月、8月无显著差异;T3电导率在5—9月分别比T2降低了16.92%、18.96%、11.45%、15.15%、17.64%,差异显著,T2与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T3对改善紫丁香生理特性效果最佳,育苗中建议氮肥施用量为每株16.5 g。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市前海75个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探讨了典型填海区绿地土壤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的实质及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在深圳市填海区绿地土壤中,除HCO3-离子外,电导率、可溶性盐分和其余盐基离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Na+、Cl-和SO24-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影响显著,均表现为正效应。HCO3-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直接负效应,但这种负效应由其他盐基离子的间接正效应抵消,使得其与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之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此外,填海区绿地土壤电导率与Na+、Cl-、SO24-和HCO3-离子间均存在显著的定量关系,表明通过测定电导率可用来估算本区域的可溶性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的5个县收集保存的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和分光光度计测定风吹楠和大叶风吹楠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风吹楠6个家系90株1 35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51.00~82.00,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家系间的变幅为2.11~3.75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大叶风吹楠4个家系60株900片叶的SPAD值变幅为48.00~72.00,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家系间的变幅为1.79~2.59 mg/g,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共10个家系150株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来估测叶绿素含量。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彩叶树种叶片成色机理,以三尾青皮槭、桂林槭、宁波三角槭、樟叶槭、金钱槭、长尾秀丽槭、长裂葛萝槭、元宝槭、革叶槭、薄叶槭、飞蛾槭、青榨槭、罗浮槭、五裂槭、光叶槭、彩岑槭、鸡爪槭、金沙槭等18种槭树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槭树树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槭树树种之间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SPAD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樟叶槭、长尾秀丽槭和薄叶槭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长尾秀丽槭和薄叶槭的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彩岑槭和鸡爪槭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最高(P<0.05),分别为16.04、20.89色素单位·g-1;罗浮槭、长裂葛萝槭、三尾青皮槭和光叶槭叶片SPAD值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槭树树种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槭树树种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彩叶树种的选育及造林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南桦是一个典型的菌根营养型树种。揭示土著菌根真菌侵染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菌根化幼苗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桦4个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应用12个西南桦人工林样地内表土(编号为S1、S2、S3,…,S12)作为接种剂和育苗基质开展盆栽试验,分析各土接种处理及无性系之间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12个土接种处理间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显著,其中S1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Fv、Fv/Fm、ΦPSⅡ和ETR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叶绿素a与b含量的比值以及胞间CO2浓度显著低于其它处理;2)FB4、BY1、FB4+等3个无性系之间绝大部分光合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无性系A5,仅气孔导度和Fv/Fm在4个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分析亦显示,各土接种处理的西南桦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与其土著菌根侵染率均呈正相关,且绝大多数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木榄种源引种深圳湾后幼苗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海南琼山、文昌、三亚 ,广西防城 ,雷州海康 ,廉江高桥及深圳福田本地的木榄胚轴 ,培育在深圳福田相同生境中 ,对其一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含水量、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电导率、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等生理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幼苗存活率、地径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高桥、琼山、三亚的种源存活率较高、生长较好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琼山、三亚种源的较高 ;福田种源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 ,高桥种源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深圳福田实际生境条件 ,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 ,初步认定高桥种源可能成为深圳湾的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11.
用2%阿维·苏可湿性粉剂防治林间的桉树尺蠖3~4龄幼虫,施药后第5d,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生区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59%、90.76%和90.96%。用2%阿维.苏杀虫剂防治1333 hm2桉林的桉树尺蠖,防治成本支出为18.6万元。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了五爪金龙的一种重要天敌--甘薯台龟甲.对甘薯台龟甲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描述;在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该天敌的取食力,1头甘薯台龟甲在整个幼虫和成虫期平均可取食约30片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熊猫的几种主食竹在不同森林郁闭度,不同森林类型条件下,花期、成熟期、苗期及不同年龄、不同叶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1.无论是何种森林类型,叶绿素的含量随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 2.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依次是:苗期、成熟期、花期; 3.幼年竹叶绿素含量比老年竹高; 4.壮年叶叶绿素含量比老叶和幼叶高。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现状的基础上,对路域范围内现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初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友高速公路路域现有外来入侵植物46种,隶属18科36属,分别占广西、中国外来人侵植物种数的40.4%和12.1%;入侵植物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0种;入侵植物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种类最多,达23种;入侵植物檀株性状以草本最多,有30种;入侵植物危害“很严重”的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1种,危害“严重”的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vo.r.radiata)、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6种;通过“自然传人”途径入侵的外来植物29种,危害严重的植物主要通过此途径入侵,但“有意栽培”的南美蟛蜞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海岸植物许树耐盐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许树叶主要矿质元素的积累、叶片形态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研究发现:①许树叶片气孔频度由淡水培育时的163.5个.mm-2减少至盐水培育的115.7个.mm-2,其减少幅度约30%,以此减少水分的蒸腾而适应其盐境;同时也减少了一些依靠蒸腾力而被动吸收的无机盐在叶中的积累,如Ca2+减少了约61.3%。②许树叶子积累较高的Na、Cl,在盐水条件下叶子积累的Na与Cl分别为3.74%和1.277%,是淡水条件下叶子积累的Na、Cl的19.7倍、1.2倍。③淡水培育的许树叶含有较高的叶绿素,其Ca、Cb与Ca+b分别为10.213 mg.g-1干重、3.474 mg.g-1干重和13.684 mg.g-1干重,与淡土植物大青叶的叶绿素含量相当;盐水条件下,许树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其Ca、Cb与Ca+b比淡水条件下许树叶片的分别减少了53.75%、44.35%和51.37%;但为了适应强光照的阳生生境,Ca/Cb仍为2.44,表现出其对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肥料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施用不同肥料的两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四个生长时期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我们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初期,四个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速生前期,各处理间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的地径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速生后期,处理1的苗高和处理3的地径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硬化期与速生后期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应用SPDA-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胡杨和新疆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7月和8月,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和新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7月胡杨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降低呈现增长趋势,而新疆杨叶绿素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8月叶绿素的含量变化是随着水分的减少2个树种都呈现先升...  相似文献   

18.
戒台寺和潭柘寺古树衰老的几个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油松及九龙松 (白皮松 )、娑罗树 (七叶树东西 2棵 )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 ,与 40a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进行对比 ,得出如下结论 :1 )树木的衰弱程度与其树体温度有一定相关性 ,即越衰老的树木树体温度越高 ;2 )老树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均比对照低 ;3)衰老古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19.
紫叶稠李叶片色素测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紫叶稠李叶片不同部位的花青素和叶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部位叶片的花青素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经方差分析,差异性不显著,说明紫叶稠李叶片花青素含量跟着生的部位关系不明显;同一部位的花青素含量远远大于叶绿素含量,这也是紫叶稠李叶片在整个生长季呈现紫红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