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苎麻纤维初加工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回顾了40多年来我国苎麻纤维剥制机械的研制历程、使用现状及国外苎麻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目前林剥制机械市场疲软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苎麻纤维收获机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苎麻简介     
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  相似文献   

3.
苎麻纤维剥制技术及剥制加工机械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苎麻规模化种植的剥制加工问题,研制大型专业化苎麻纤维加工设备,对我国苎麻剥麻加工技术及加工机具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作者多年的苎麻剥麻机研究实践,对提出我国苎麻剥制加工机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苎麻俗称"中国草",是我国的传统特色经济作物,苎麻纤维号称"天然纤维之王",作为纺织原料在我国有近5000年的历史。咸宁市是全国三大苎麻产区之一,誉称"苎麻之乡",苎麻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产业。苎麻产业发展不起来只因收获加工太困难。为了破解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机械化收获加工技术难题,为苎麻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机研究所从2003年起把  相似文献   

5.
安徽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是苎麻的适宜种植地带,全县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苎麻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原麻3250t。 苎麻纤维收获的用工量占整个生产用工量的50%以上,而解决苎麻收获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苎麻剥刮加工的机械化。为此,旌德县农机推广站于2002年5月从湖南麻类机械研究所引进了一台6BM—350型剥麻机,并在首季苎麻收获期间进行了生产试验测试和可行性论证工作。6BM-350型剥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苎麻纤维收获的用工量占苎麻生产用工量的50%以上,降低苎麻收获成本的关键在于实现苎麻剥刮加工的机械化.为此,安徽省旌德县2001年从湖南麻类研究所引进了1台6BM-350型剥麻机,经过试验示范、改进生产、宣传推广,该项技术被广大麻农接受,并推广应用,目前全县共推广6BM-350型剥麻机近1000台,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苎麻剥制加工机械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原料.现在苎麻剥制以手工为主,但机械剥制加工的研究已有171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研发的苎麻剥制机具有30多个机型,推广使用的仅10多个机型,但仍存在作业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随着苎麻产业的拓展和规模化生产,政府应对苎麻剥麻机械的研发推广给予政策扶持,促进苎麻剥制加工机械须升级换代,因地制宜发展苎麻剥制轻便型机械及大型高效成套机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苎麻剥麻机操作强度高、工作安全性差、作业工效低,特别是多滚筒直喂剥麻机存在苎麻梢部和基部末端麻骨剥离不干净、剥麻滚筒易缠绕等问题,提出了集压、刮、打、夹和梳等多道剥麻工序于一体的苎麻自动剥麻机技术方案,并对苎麻自动剥麻机进行了设计与试验。该机不需人工反拉剥麻,可实现连续剥麻,解决了苎麻尾端剥麻不干净、剥麻滚筒缠绕、杂质含量高等问题。整机原麻生产率58 kg/h,鲜茎出麻率6.3%,原麻含杂率1.32%,达到二等苎麻纤维标准,可加工的苎麻茎秆长度≥800 mm(去叶)。   相似文献   

9.
苎麻收获是苎麻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的重要环节,机械化技术尚不成熟是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瓶颈。采用夹持链夹持麻秆横向喂入,夹持带夹持纤维横向喂入加工完中部后纵向拉出,两套脱麻机构双向脱麻的"苎麻联合收获机的双向自动脱麻机"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810046933.9,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证书号为鄂科鉴字[2014]第22061005号。  相似文献   

10.
6BX—40型苎麻剥制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基于变隙定压原理的旋切式苎麻剥制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分析了弧形变隙定压双支点浮动式旋转切削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依据旋转切削机构的受力条件,对影响苎麻剥制质量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旋转切削机构及其主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并对其力学模型的动力和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分析.通过6BX-40型样机试验表明:剥制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纤维胶质含量25.8%,纤维含杂率4.6%,纤维损失率4.3%,剥制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苎麻是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及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等原因,苎麻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减少,对苎麻种质资源多样性调查和保护的需求日趋加大。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作物表型测量方法可以对不同基因型作物的生长特性进行频繁、快速、无损、精准的监测,实现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筛选特异优质品种。为了实现苎麻种质资源表型的高效综合评价,辅助筛选优势苎麻品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苎麻种质资源表型监测及筛选方法。首先,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利用Pix4dmapper软件生成试验区的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正射影像;然后,对苎麻种质资源关键表型参数(株高、株数、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进行估测。基于DSM采用“差分法”提取苎麻株高,基于正射图像采用目标检测算法提取苎麻株数,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估测苎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含水量;最后,根据提取的各项遥感表型参数,采用变异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苎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苎麻表型估测效果较好,株高的拟合精度为0.93,均方根误差为5.65 cm;SPAD值、含水量、LAI的拟合指标分别达到0.66、0.79、0.74,RMSE分别为2.03、2.21、0.63;(2)苎麻种质资源的遥感表型存在较大差异,LAI、株高和株数的估测值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0.82%、24.61%和35.48%;(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苎麻种质资源的遥感表型聚类为因子1(株高、LAI)和因子2(LAI、SPAD值),因子1可用于苎麻种质资源结构特征评价,因子2可以作为高光效苎麻资源的筛选指标。本研究将为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监测和育种相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一种剑麻纤维提取机的研制背景总体方案、设计要点、技术关键与有益效果。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剑麻纤维收获加工机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近10年来研制苎麻纤维收获加工机械的经历,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剑麻纤维提取的新方法、新设备。机具设计巧妙,从进料到出麻实现了纯机械自动化,为与割麻机配套实现田间联合收获奠定了基础。2016年7月8日通过了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居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苎麻收获机械化现状及产业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苎麻产业前景,调查了湖南省(国内主要苎麻产区之一)部分地区苎麻收获机械现状,分析了当前苎麻产业形势及对苎麻收获机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6BX-40型苎麻剥制机滚刀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确定6BX-40型苎麻剥制机滚刀参数,设计了9种不同参数的滚刀,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分析各参数对纤维损失率、纤维胶质含量和功率消耗3个指标的影响,得出较优的参数组合为:滚刀直径45mm,刃齿螺旋角4°,刃齿前角8°。剥制试验表明:在滚刀切削速度1.2m/s、麻皮输送速度0.6m/s的条件下,纤维损失率4.3%,纤维胶质质量分数25.8%,功率消耗0.92kW。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苎麻剥麻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种苎麻剥麻机优缺点,并根据苎麻剥制生产需求,提出了苎麻剥麻机的选型参考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横喂式双向自动苎麻三脱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苎麻是我国传统特色经济作物,咸宁是久负盛名的苎麻之乡,为破解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收获加工难题,咸宁市农机研究所开展了双向自动苎麻三脱机的研制,2008年获国家专利,2014年通过成果鉴定,现将本机的研制工作总结如下:1任务来源与研究目的1.1任务来源2005年咸宁市农机研究所向湖北省科技厅申报了"苎麻收获加工机械—苎麻三脱机的研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科技厅将鄂州天技苎麻研究所申报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苎麻麻骨栽培秀珍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因其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口感清脆而得名,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较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口感好,无平菇的腥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其栽培适宜温度在15~28℃,栽培效益好。四川省有大量苎麻栽培,每公顷苎麻一年可产苎麻麻骨7.5t左右,苎麻秸秆大都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此,我们将苎麻麻骨粉碎后,栽培秀珍菇,探索出了苎麻麻骨栽培秀珍菇的技术。1栽培前的准备(1)苎麻秸秆处理。在每批苎麻收获后,将苎麻麻骨收集晒干,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备用。  相似文献   

18.
秀珍菇因其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口感清脆而得名,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较丰富,氨基酸种类较多,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口感好,无平菇的腥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其栽培适宜温度在15~28℃,栽培效益好。四川省有大量苎麻栽培,每公顷苎麻一年可产苎麻麻骨7.5t左右,苎麻秸秆大都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此,我们将苎麻麻骨粉碎后,栽培秀珍菇,探索出了苎麻麻骨栽培秀珍菇的技术。1栽培前的准备(1)苎麻秸秆处理。在每批苎麻收获后,将苎麻麻骨收集晒干,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备用。  相似文献   

19.
南方坡耕地的有效水土保持植物——苎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 Jacq.)苎麻的分布、经济价值,并阐述了苎麻保持水土的机理和减少土壤侵蚀的量,进行了苎麻与经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对比分析、种植苎麻与农作物经济收益的分析.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近3倍,所以,在毁林开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计划地改种苎麻和在坡耕地较多、粮食比较富足的地区种植苎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种植物措施和途径,又是一种投资省、时间短、见效快、覆盖度高的短、平、快的水土保持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0.
<正>苎麻是我国传统特色经济作物,咸宁是久负盛名的苎麻之乡,为破解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收获加工难题,咸宁市农机研究所开展了双向自动苎麻三脱机的研制,2008年获国家专利,2014年通过成果鉴定,现将本机的研制工作总结如下:1任务来源与研究目的1.1任务来源2005年咸宁市农机研究所向湖北省科技厅申报了"苎麻收获加工机械—苎麻三脱机的研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科技厅将鄂州天技苎麻研究所申报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