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上虞市东关镇罗村科技示范户罗友夫一家3口,有毛竹山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1998年全家经济收入近2万元,其中竹笋收入就达1.56万元。  相似文献   

2.
木锨(见图4)是场上农具中制作最为精细和讲究的,其选材极为苛刻,制作工序也很繁复。首先,制作木锨的材料必须是椿木,椿木具有不变形、不开裂等优点,这也是木锨必备的品质;其次,木锨的手柄是用整块的椿木板画好曲线,用锯子按照图样锯成,最后还要刮削、打磨;木锨的头部是用熏干的椿木树墩制作成微弯的薄板,再经过细致打磨加工后成形的。  相似文献   

3.
<正>木锨木锨(见图4)是场上农具中制作最为精细和讲究的,其选材极为苛刻,制作工序也很繁复。首先,制作木锨的材料必须是椿木,椿木具有不变形、不开裂等优点,这也是木锨必备的品质;其次,木锨的手柄是用整块的椿木板画好曲线,用锯子按照图样锯成,最后还要刮削、打磨;木锨的头部是用熏干的椿木树墩制作成微弯的薄板,再经过细致打磨加工后成形的。木锨在场上作业时,除了和推板们一起承担收堆的任务外,  相似文献   

4.
基于Faster R-CNN的松材线虫病受害木识别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松树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发病时间短、致病力强,及时发现、确定受害木的位置,并采取安全处理措施是目前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小型无人机搭载可见光RGB数码相机获取超高空间分辨率影像,采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染病变色松树的自动识别,与传统受害木识别方法不同,本文考虑了其他枯死树和红色阔叶树对受害木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受害木的冠幅大小修改区域生成网络中的锚框(anchor)尺寸,并考虑其他枯死树和红色阔叶树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受害木识别效果和检测精度。改进后受害木识别总体精度从75.64%提高到82.42%,提高了6.78个百分点,能够满足森林防护人员对受害木定位处理的需求。通过坐标转换的方式得到受害木的精确位置信息与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点位合并过程,最终正确定位出494棵受害木。本文通过无人机遥感结合目标检测算法能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获取受害木的分布情况,可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混交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及大自然的启示使培育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营造混交林技术复杂,需要树种搭配适当、结构合理、抚育及时。对树种生理特性的认识不充分会给营造混交林造成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叶红 《当代农机》2021,(3):28-32
农机市场走过了2020年最为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大幅度滑坡。中国经济虽然抵御了疫情冲击,成为全球唯一增长的经济体,但增幅较之往年也大幅收窄。加之出口环境恶化、水灾对区域市场的多重利空影响,致使2020年的农机市场环境扑朔迷离。多种不利形势非但没有影响农机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大幅降价,汽车不再是高档商品,它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城市成为人们出行代步工具,在农村成为农民致富项目,许多农民购车跑运输,带动家庭走向富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竹山驾驶学校应运而生,并从原农机培训中演变过来的,并得到长足稳健发展,其市场从蹒跚步履中到日臻成熟,成为竹山县目前规模最大驾驶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8.
吴起县的沙棘面积达到12.53万hm2,全县受沙棘木蠹蛾危害的面积4647.22hm2,分布于9个乡镇,以周湾、长城两乡镇最为严重,虫口密度平均单株达15头以上,危害最重的单株虫口近70多头,幼虫啃食根干,导致根干部腐烂直至死亡。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平茬更新复壮、化学防治、林分结构调整、采用灯光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民林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土壤对水分涵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兴隆林业局下属的新民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红松林、杨桦混交林以及耕种过后放弃的撂荒地里不同深度(0~60cm)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林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杨桦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下的土壤,不论是表层土壤还是深层土壤,都具有较撂荒地来说比较低的土壤容重、较高的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并且杨桦混交林的蓄水、保水的能力要优于其它的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10.
龙牙楤木是享誉长白山地区最著名的木本山野菜之一,除了食用价值,还兼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的药用价值。由于当地广大群众一直实行掠夺性的采摘方法,致使野生龙牙楤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其蕴藏量和可采量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为保护当地濒危经济植物———龙牙楤木,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综合开发利用,才能使龙牙楤木产业真正成为和龙市多种经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立华 《农机具之友》2013,(12):119-119
常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营造混交林的重要性,营造混交林地技术关键在于合理调节不同树种间的种间关系,将关系处理得当,真正发挥其理论上的优势。本文就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确定合适的混交比例两个技术要点,对混交林营造技术进行介绍,为今后本地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山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少数民族聚居,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由于岩溶地貌发育,石山裸露面积大,地表径流稀少,地下水埋藏深,耕地零星分散,造成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干旱长期制约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该区域水利灌溉问题,成为广西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关心的课题。经过多年实践摸索,证明建设地头水柜、搞节水灌溉是解决桂西北山区农业灌溉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行政区经济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因素.行政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受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边界与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既有对应性又有非对应性,这对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造成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两行政区区域农业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隐性知识的非合作博弈分析,提出了行政区经济下的区域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土石山区阴坡油松林、阴坡裸地和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土壤水分研究可知,阴坡光照时间和强度较阳坡小,相应的林地蒸发散减少,有利于林地的蓄水,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不同月份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阴坡油松林地>阴坡裸地>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地;试验地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内总的变化趋势和降雨的趋势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8月份达到最大;阳坡针阔混交林和油松林的土壤垂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层0~40 cm的土壤含水量差别不大,主要是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比较大。从土壤含水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可以看出,阳坡针阔混交林土壤含水量的差距最大为27.75%,变化最剧烈,阴坡油松林林地土壤含水量的差距最小,为13.07%,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年内与平均值的差距是裸地最大,阳坡针阔混交林林地最小。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建立了一套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为推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建立了一套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为推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营造沙棘混交林过程中遇到的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混交林的营造方式,混交类型以及可与沙棘混交的植物种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蕨菜主要生长在山区向阳次生林和撂荒地区域,即稀疏针阔混交林下、新开垦小片荒周围,其鲜嫩的茎叶属于安全无化肥、无农药残留等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在立地条件与野生蕨菜生境相仿林地上开展人工栽培驯化活动,对保护野生蕨菜资源、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林农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18-119,121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分析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进行了毛酸浆冰温保鲜分组对比试验,通过失水率、Vc含量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及呼吸速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冰温保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毛酸浆保鲜方法,为冰温保鲜技术在毛酸浆保鲜上的应用提供试验参数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