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型排灌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型排灌工程项目后评价是大型排灌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大型排灌工程的具体特点,讨论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大型排灌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内容、基本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新欣  郝蕾  李雪莲 《湖南农机》2012,39(1):213+217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指对已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总体回顾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项目后评价的方法、步骤和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对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依据国际农业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项目不同阶段土壤质量评价目的,综合考虑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指标数据获得的可操作性、指标数据获取的成本、建立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等方面因素,提出了国际农业工程项目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特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以及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等,提出了包括大讴现状水平评价,可研报告质量评价,项目安排评价,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实施后效益评价等五方面组成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安性指标量化方法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贵州"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和小水窖)建设同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综合评价"三小"工程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同时结合综合评价定性、定量因素相混合的特点,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贵州"三小"工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既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普遍适用性,将为贵州"三小"工程项目实施与效益评价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郭书福 《湖南农机》2012,(7):246-247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模糊数学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的新途径,并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此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锥齿轮传动贯流泵机组结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淮河入海水道芦杨泵站工程机组的结构选型,介绍了大型锥齿轮传动贯流式机组的水力模型、齿轮、轴承、密封、联轴器等的特点及选用方法,阐述了大型锥齿轮传动贯流式机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运行、维护方便及机组运行效率高等特点。大型锥齿轮传动贯流式机组可在南水北调泵站工程、农田排灌泵站工程及城市防洪泵站工程中借鉴、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一种新型履带式应急排灌设备设计与开发的关键技术。该车将混流泵与履带式行走机构高度集成,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排灌泵与履带式行走机构共用一台柴油机作为动力源。主要论述了履带式应急排灌车的动力共用方法、动力机械的选择、应急排灌作业特殊功能要求、行走机构、操纵系统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一辆履带式应急排灌车。履带式应急排灌车具有流量大、机动性能好、复杂道路通过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抗洪排涝、抢险救灾等紧急排水工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缺乏科学评价手段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特点的综合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蜻蛉河大型灌区为例,运用前后对比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实际经济效益比预测的效益差,财务盈利能力比较差;用该体系及方法对蜻蛉河大型灌区的经济效益可以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该体系和方法能够全面抓住影响项目经济后评价特征的要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江河湖泊受季节影响水位变化较大,因此对水泵扬程要求也较高。但目前我国电力排灌泵站中所用的电动机,虽可用变频、变极、调压等方法来调速,但调速设备复杂,造价较高,难以实现。本文以广东高要宋隆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为例,结合具体条件,分析研究了采用大型变极双速同步电机后的节能效果。为评估采用效果,选取装置效率、能源单耗和泵站经济效益三个主要评价指标,对该站采用一般技术和大型变极双速同步电动机所带来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有关结果可供泵站更新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  吴玉芹  史群 《排灌机械》2004,22(6):21-23,40
我国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尤其节水灌溉综合后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是将所评价的节水灌溉项目,利用一定的方法,最终求出一个可用于评估比较的综合评价值。为达到此目的,该文提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指标合成法加成功度法求综合后评价,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方法简便实用。该方法反映了各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状况,使得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可尽快地推展开。  相似文献   

12.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效益、作用,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甘肃省1996年以来完成的77个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评价对象,从节水灌溉内涵出发,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成功度等方法构筑出6层次、16类、70项单因子指标的节水灌溉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项目执行过程、运行管理机制、技术适应性、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分析、目标与可持续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节水灌溉项目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井渠结合灌区缺乏节水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突出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出了计算机辅助评价决策系统,该系统在国家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山东威海井渠结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区"应用表明,系统确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可靠,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对于不同类型灌区节水效果评价及项目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克孜勒苏4年的地表水、地下水、排水水量和水质等水盐监测动态资料分析及计算可以看出,项目工程实施后,排水能力加强,随着项目区的排水渠的疏通和开挖,排水量增加,相应的排盐量也在增加,监测区发生了由总体积盐到总体脱盐的变化,项目工程发挥了盐碱地改良的效果。为该地区灌区农业水盐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农田水利配套建筑物面广量大,为节省工程造价,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加快配套步伐,作者根据配套要求以及建筑物的功能提出了集合化课题,并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了研究,将多物集合,达到一物多用,这对于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适合贵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学理论,采用专家咨询法,划分灌区续改建项目的效益指标结构,运用AHP法、熵值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赋权,并运用MATLAB等软件计算。研究得出续改建项目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集成权重,并且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较好的平衡了主客观的差异,较为合理的体现贵州灌区的现状。贵州灌区建设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指导今后的项目评价,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为灌区实现现代化农业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山区地形复杂,田块分散。因此,合理规划设计田间灌排工程,以避免串灌串排,达到灌排分家,是山区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武陵山区的特点,对几种典型地形的田间工程归纳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经有关专家审议,已在武陵山区世界粮援项目(WFP中国3779)中采用。  相似文献   

18.
轻小型喷灌机组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喷灌机具,经过40多年的发展,轻小型喷灌机组已经具有多种机组形式,可满足各种地形条件、投资水平及劳动力状况等不同场合应用。总结了轻小型喷灌机组不同配置形式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轻小型喷灌机组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评价指标提出,应研究轻小型喷灌机组形式的设计和管道水力计算,通过合理的能耗评价指标,优化机组配置,以降低系统能耗。还应研究室外试验条件下机组配置参数、管道布置情况及运行条件、环境因素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喷灌系统喷洒均匀性的影响,研究适用于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的一套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最后提出将灰色关联法应用于轻小型喷灌机组的多因素多目标评价中,为喷灌机组比选及机组性能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在广泛咨询和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影响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的各类重要因素,包括排水水质、作物特性、土壤特性、水文气象、灌排措施等5个方面,然后根据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筛选了各个准则层下面指标层的具体指标,最后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因素的复杂性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泛调研与咨询的基础上 ,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中定性指标提出量化方法 ,以此作为多准则综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