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格木的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术Erythropbloeum fordiioliv.有的地方群众称铁木(博白、合浦).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40厘米以上.材质坚硬,木材干燥后无收缩或变形,耐水耐腐.格木为名贵用材,是家具、造船、车辆、桥梁建筑、机械工业的特好用材.格木树冠浓荫苍绿.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可作"四旁"绿化之用.格木性喜温暖、湿润,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1℃以上,1月平均气温11-14℃之间,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的地区.格木对土壤、水、肥条件有较苛的  相似文献   

2.
格木 格木材质十分坚硬,经年不朽,故有“铁木”的别名.广西容县的“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全部采用格木搭建,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仍雄姿依旧、屹立如山.还有广西合浦的“格木桥”,亦全部用格木建成,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依然完好无损.可见格木坚固耐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百日青树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乡曼真村旁,有一株树龄达250年的百日青树。此树高达24米,胸径96厘米,是我国记录到的百日青树中最大的一株。在离它几十米远的地方,还有另一株树龄200多年,高22米,胸径65厘米的百日青树。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是罗汉松科中的孑遗植物,属活化石之一,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绝迹。在我国滇、粤、桂、琼、川等地有分布。云南是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景洪、勐海、麻栗坡等县海拔540~1300米地带的阔叶林中常可见到。百日青树是常绿乔木,叶长7~15厘米,很像夹竹桃叶,故在广东、广西又被称…  相似文献   

4.
抗寒香椿     
位于海拔1700米高寒山区的浏阳大围山林场,1972年引进了一批广西香椿,但因抗寒能力差而失败,只留下树蔸还存活。后来林场采用嫁接湖南香椿的方法,解决了广西香椿不能抗寒的问题。1973年林场试接了30株,由于嫁接技术不高,管理不善,只活了两株,一年生长2米,根茎粗30厘米,经过大冰冻的考验,今春生长良好。197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嫁接了200株,成活196株,正在蓬勃生长。广西香椿是亚热带速生树种,主要弱点是木质化慢,每遇严寒,平地死梢,高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发现一株速生快长的泡桐树.这株泡桐树是桂林市砖瓦厂工人一九六八年三月份种在房子旁边的.经中国农林科学院和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调查测量,现在树高二十八点八米,胸径七十七点六厘米,单株木材体积折算为三点六六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大理鸡足山的这株高山栲,俗称空心树,又名静禅古树,在原悉檀寺旁,距祝圣寺约500米。这株古树高18米,胸径372厘米,树洞内径270厘米,洞高3.5米,是元代遗留下的古木,树龄在700年左右,被称为鸡足山树中之王。此树闻名遐迩,除了树干中空成穴、树形奇特外,还与一位得道高僧有关。据《鸡足山志》所载,明万历年间,广西高僧如正来鸡足山,曾在树洞中静修四十年,为羲印、担  相似文献   

7.
灌阳县观音阁乡文明村车田电旁有一条水渠。水渠边有两株三百年左右的重阳木。北边为雌株,高约20米,胸径75厘米,每年5~6月开花,11月果熟;南边为雄株,高约35米,胸径105厘米。一条直径为61厘米,长230厘米的根横跨水渠,把雌雄两株连结起来;两株主干对斜,雌株“偎依”着雄株,情同一对鸳鸯。人们称之为“鸳鸯树”。两树覆盖地面约一亩,枝繁叶茂,生长良好。雄林主干有一道伤痕,是一村民为烧死危害它的害虫不幸造成的。神奇的鸳鸯树@潘良孝@刘绪平@王鸽群  相似文献   

8.
植物     
肥牛树学名:CephalomappasinensisKosterm大戟科:EUPHORBIACEAE肥牛树属濒危种,分布区狭窄,加之近年来遭受滥伐,面临灭绝的危险。常绿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0.5米,树皮和小枝为灰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6厘米~15厘米,宽3厘米~9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顶生,雌花基生。蒴果近球形,直径1.5厘米,有小瘤体。野生肥牛树生长缓慢,根株萌芽力强。3月~4月开花,6月~7月果实成熟,果实成熟后很快脱落,种子寿命短,正常结实在20年树龄后。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峰丛石山下部,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龙州、大新、宁明、隆安…  相似文献   

9.
广西植物专家6月份在百色地区靖西县三合三鲁村石山考察发现了目前广西最大的任豆树王。该树高49.5米,主干高20米,胸径1.90米,主干材积达31立方米了,冠幅21×26米,树龄约270年。该树与身旁的两株直径1.2米的枫木和千株胸径都在60厘米以上的任豆树形成群落,极为壮观。任豆树又名砍头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地贫瘠的石山地区。它根系发达,有很强的穿透力,是石山地区较好的绿化树种,一般种植10~15年就可以采伐利用,它不但是作家具的上好材料,树叶也是喂养牛羊的好饲料,还可堆沤作绿肥…  相似文献   

10.
本项试验于1984年春,在成武县田集镇和荷泽地区林科所同时进行。当年取得的结果是,田集镇试区平均苗高4.78米、平均地径5.56厘米,最高单株5.23米,地径6.5厘米,当年出圃率91—96%,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82—87%;地区林科所平均苗高5.01米,平均地径7.3厘米,最高单株5.49米,地径9厘米,一级苗占91.3%。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75年平阴孔集公社孔集大队发现,共两株,为根生。一株21年生,高8.26米,胸径21厘米;另一株11年生,高6.12米,胸径15.7厘米。此树属苦木科,暂名红叶椿。树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伞形,小枝较细。树皮灰白色,浅纵裂。羽状复叶,互生,早春浓紫红色,六月中旬变绿。圆锥状花序顶生,米黄色,雌雄同株,雄蕊退化,没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核桃具有颗粒大、薄壳、早熟等特性。车河地区林科所于1966年开始引种,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现有180亩新疆核桃,长势良好。6年生树平均高3.34米,平均冠幅2.82米,平均地径9.18厘米。最优株树高4.8米,冠幅4.55米,地径13.3厘米。1969年开始结果,至1972年已有40%的植株开花,有21株结果,总产果269个,单株最高产果95个。1970年培育的子代茁壮成长,1973年已高达1.3米,地径2.4厘米。1972年用枫杨作砧木,新疆核  相似文献   

13.
纸皮核桃,原产于新疆阿克苏县,核壳极薄,放在手里轻轻一捏即碎,出仁率很高。我们在1963年引入,剥壳种下,成活15株,幼苗当年平均高18.0厘米,最高28.7厘米;地径粗平均1.41厘米,最粗1.80厘米。定植后,有的在播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最晚的1株是在第九年开始结果。1976年调查,树高平均为5.2米,最高6.8米,最低3.8米。干径平均为19.6厘  相似文献   

14.
我省文冠果资源和发展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省文冠果栽培历史、天然分布及引种情况: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ange)又名木瓜、龙瓜、野核桃等,是我国北方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灵台县新开公社寨坡大队疙瘩庙内的一株文冠果树高达7.1米、胸径30厘米,树龄约600年左右(封三照片五);中台公社胡家店大队狼尾沟并生的两株,两株并生的文冠果大树,一株高达10米,胸径34.5厘米,一株高7米多,胸径42厘米,树龄百年以上(封三照片二)。清水县白驼公社唐城大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陇源村际头自然村天然紫薇群中,有一株巨大的紫薇,树高35米,胸径2.45米,最大冠幅20米。经鉴定,此树至少生长了1500年,堪称"紫薇王"。"紫薇王"还分生出六七枝直径超过10厘米的分株,枝叶浓密。  相似文献   

16.
楸树干形通直圆满,树势雄伟,材质优良,花繁而美丽,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和观尝树种.楸树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关于楸树的记载,如《埤雅》载曰“楸,美木也”.又曰“楸有行列,茎干乔耸凌云,华高可爱”.公元400年前的《齐民要术》还记载了楸树“于大树周围掘坑取栽移”的培育方法.目前,我省云台山区尚有几株较大的楸树,生长仍很好.其中北固山一株高14米,胸径52厘米;宿城黄毛顶一株,高18米,胸径42厘米;中云云门寺一株,高20厘米,胸径35厘米;南云台延福观一株,高20米,胸径38厘米.  相似文献   

17.
大化县300株濒危擎天树保护完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擎天树,是被子植物门龙脑香科望天树属望天树的一个变种。在地球上仅存几千株,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那坡、德保、大化、巴马四县海拔750米以下地带。擎天树在生态学、植物学、地球物理学、考古学等方面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先后被国家环保局、林业部列为濒危珍稀树种和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大化县岩滩镇吉发村六孟屯有311株擎天树,成群落分布,长势良好,自然繁殖正常,最大的一株高达34米,胸径50厘米。建县以来,县林业局对擎  相似文献   

18.
唐俊 《广西林业》2003,(3):45-45
合浦县公馆镇六甘村,有一株古老的大树,村民叫它“天楠树”,已有200多的历史。天楠树名叫香港木坚,属楝科木坚木属,我区稀分布。该树树高24米,胸高径1.38米,树龄200余年。树、树大、树高为广西之最。为大型羽状复叶,树皮厚,面光滑为灰绿色,受伤后闻到腥臭味。木材硬度中,可做造船材及家具。该树年才开花结果一次,果近形,直径约4厘米,种子长皮、千粒重500克。约2.5厘米,有假种皮、千粒重500克。大树历来受到村民的爱护,每年的枯枝落叶,村民都自觉打扫集中在树的一旁由其自然堆沤成肥料。现在树木离地7~8米的树桠上附生有一株小的高山榕,长长…  相似文献   

19.
1992年5月6日,海南省林业局工作人员攀登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铁砧岭顶时,在海拔约1300米处偶然发现两株云南油杉:一株胸径约80厘米,高约20米;另一株胸径约1米,高约26米,生势旺盛。这一发现推翻了海南林区只有坝王岭才有云南油杉分布之说,同时可以从侧面说明铁砧岭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与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初,广西博白林场从国外引进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种源,多年来大部分生长良好.但从1985年在林场试验站发现湿地松单株死亡,198(?)年出现小块状死亡,1988年发展到成片死亡,至1989年5月共有7片超过五千株高6—10米,胸径8—14厘米的湿地松枯萎,最大一片死亡2000多株,情况仍在发展。现将1988—1989年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