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刺槐优良无性系菏刺1号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刺槐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的种子播种育苗,按超级苗标准选择苗木,经嫁接繁殖营造无性系测定林。经过近10年的多点测试,选出了刺槐优良无性系菏刺1号,其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55.1%~87.0%。  相似文献   

2.
1985年引进山东1号等刺槐良种在河南民权林场试验,经6年的观测、比较及多性状综合分析,确定了适宜豫东发展的无性系有山东10号、18号、1号、32号等。它们与河南选出良种的总平均值比增益为:树高平均5.3%、胸径平均2.4%、材积平均为10.7%。  相似文献   

3.
良种刺槐无性系在如东海堤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个良种刺槐无性系在海堤造林的生长试验,确定了适合在如东海堤造林的良种刺槐无性系,即:鲁10、京13、箭杆、皖1、鲁59、鲁1、皖2、射12、鲁151、鲁78、兴8。上述无性系与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4.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5.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6.
灭蚜净防治刺槐蚜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7.
刺槐是优良蜜源树种,刺槐蜜味道好且结晶慢。为选育出花量多、花期长、花含糖量高的刺槐无性系,于1976~1977年在山东、河南、江苏和辽宁4省26个刺槐人工林中,选择优树31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兴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经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花量与花期呈显著正相关,花量与含可溶性总糖量相关不显著。并选育出山东38号和江苏10号高蜜源刺槐无性系2个,花期分别为17.0和15.3天,3年平均花量1240和1150穗,含可溶性总糖量为15.14%、14.06%。  相似文献   

8.
对参试刺槐半同胞子代优株无性系进行了3试点多年度的测定,从16个参试系号中选出的73037-2、73010-1、73002-2、73002-1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适应性强等特点,单株材积超过对照30%~50%,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豫西丘陵区刺槐无性系生长量增长率与林龄和年积温呈反比,与年日照时数和冬春季降雨量呈正比,在气象因子中,积温对刺槐无性系生长率影响最大,高温是影响该地区刺槐无性系生长的主要因子,冬春季降雨量也对刺槐无性系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11.
冯治顺 《中国林业》2008,(10):59-59
刺槐无性系种子园是生产改良种子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对培育刺槐壮苗、实现刺槐造林良种化、提高刺槐造林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自1984年列入部省联营建设基地后,到2000年共完成各类良种繁育基地76.7公顷,其中无性系种子园36.7公顷。如何对种子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其种子产量和质量,成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较为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于2000年~2006年在吉县林木良种繁育场对1999年栽植的3.3公顷刺槐无性系种子园内进行了刺槐树体修剪试验。  相似文献   

12.
对嫁接7年生的杉木1.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Ⅲ、Ⅳ、Ⅴ和Ⅵ4个年龄段,占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78.8%,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其着果比例为23.2%。(2)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3.7%(38.9%~75.2%),无性系内分株间为59.2%(6.7%~  相似文献   

13.
刺槐种子园开花结实状况调查和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刺槐各无性系的结荚率较低,平均只有30%。要实现种子园的高产,建园时不仅要考虑入选无性系的生长势,还要考虑其结实高低、花期是否相遇等问题。由于种子园各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和人为操作影响,人工控制授粉的平均给荚率更低,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提高结荚率的措施,用这种方法实施刺槐的有性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用刺槐优良无性系造林,材积增益在30%以上,因此,进行刺槐品种选择和利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0年我们引进17个按照表现型选择出来的优良单株,进行了无性系测定,到1986年5月调查了试验地。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6个刺槐优良无性系抗旱性与光合速率的测定与分析,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其中,无性系8048和3-Ⅰ抗旱性较强,X7、X9和X5抗旱性较差。并从所测试刺槐无性系的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各个无性系抗旱性差异的原因,为刺槐无性系抗旱性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总结了臭椿优良无性系选择试验结果。从省选38株优良单株中筛选出鲁椿820031,鲁椿820004两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01.7%和153.4%,形质指标均优于对照。两无性系的评价总得分分别是对照的120.7%和124.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广和利用饲用红花刺槐,对引种刺槐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进行了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刺槐与其他7个刺槐品种相比,其植物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主要饲料成分中粗纤维含量为12.8%,粗蛋白含量21.08%,粗灰分含量7.75%,其含量均高于大部分无性系。除粗纤维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优良牧草的标准。红花刺槐的营养元素Cu、Fe、Mn、Zn的总量是773.209 3 mg/kg,为8个无性系中最高,比普通刺槐的总量高348.402 2 mg/kg。但具体到每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各无性系之间互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油桐69个无性系的典范相关分析与选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斐 《林业科学研究》1998,11(5):518-522
根据来自全国主要油桐产区的69个油桐优良单株在金华试验点连续7a的无性系测定材料,对各个无性系的树体,结实和果实经济成分等性状的12项因子,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研究综合生长因子对综合产油因子的典范相关,并根据各个无性系的典范坐标对无性系进行展点排序将69个无性系排为4个类,其产油量分别是对照无性系的238.6%、187.7%、112.3%、56.1%,表明Ⅰ、Ⅱ类无性系均优于对照无性系,特别是样本序  相似文献   

19.
豫东刺槐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东开封8个刺槐无性系9年生试验材料表明:参试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用布雷津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进行排序,选择出1个刺槐优良无性系3—Ⅰ,9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超豫刺槐1号22 75%、27 38%、73 14%。  相似文献   

20.
刺槐优良无性系“石林”最初是在我省临沂县石河林场选出,并因此而得名。1973年在全省林木选优的基础上,山东省林校和山东农学院林学系汇集刺槐无性系40个,进行了无性系测定,试验证明石林是一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