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甘薯产量高、种植面积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饲用价值。甘薯块根部分淀粉含量较多,可作为能量饲料使用|甘薯茎叶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作为畜禽饲料良好蛋白质来源|青贮加工后能提高饲用价值|加工副产品价格低廉,具有良好利用潜能。本文总结了不同甘薯产品的营养成分、有效能等研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甘薯饲用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甘薯块根|甘薯茎叶|甘薯青贮物|甘薯加工副产品|营养成分|畜禽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薯贮存不当时,常感染甘薯黑斑病真菌,甘薯霉烂变质,产生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和羟甘薯宁等毒素,动物如果食用了这些霉烂的甘薯,即可发生中毒。黑斑病甘薯引起牛、羊中毒的比较常见,但黑斑病甘薯引起猪中毒的病例则很少见。笔者曾遇到猪因采食腐烂甘薯引起黑斑病甘薯中毒7例,并作了病因调查、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饲用甘薯贮存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捷康 《饲料研究》1990,(5):25-25,30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由过去的甘薯半年粮转为多数甘薯用来喂猪。然而大多农户仍沿用传统的整块甘薯土窖贮法,据威远、乐至等县调查,历年霉烂损失高达20%以上,造成严重浪赞。为解决这一难题,自1985年以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畜牧局作为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终于探索出了一种技术简单、成本低廉而又科学实用的饲用甘薯贮存方法,即甘薯打浆塑料薄膜覆盖青贮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宜农村推广应用。经过多次试验和推  相似文献   

4.
甘薯又叫地瓜、红薯、红苕,是我国主要粮饲兼用作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甘薯块及甘薯藤主要用作牲畜饲料。但每年甘薯收获季节,往往鲜用供过于求,特别是薯块提取淀粉后的薯粉渣。现介绍甘薯粉渣鲜贮、甘薯藤糖化处理技术如下: 一、甘薯粉渣鲜贮 甘薯粉渣是饲养家畜的良好饲  相似文献   

5.
蒋和体 《畜牧市场》1990,2(1):46-49
甘薯在我国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为一尚未全面开发的巨大资源。本文阐述了甘薯的丰富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的保健作用,重点介绍了以甘薯为原料的淀粉类、糖制品、干制品、罐藏品和其它食品等甘薯食品的生产、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6.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地瓜.甘薯黑斑病最早报道于美国.甘薯因贮藏不当易发生黑斑病.病薯块含有毒物质,家畜采食后容易引起中毒,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福建省的甘薯产量较大,多数都用来喂猪,从收甘薯开始一直喂到冬春季.  相似文献   

7.
奶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是由于奶牛采食了一定量的黑斑病甘薯或黑斑病甘薯的秧苗而引起的中毒。其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及间质性肺气肿,后期引起皮下气肿。1病因甘薯由于贮藏不当,因甘薯黑斑病菌作用而引起表面出现黑褐色斑块,变苦变硬等,称为黑斑病,食用黑斑病甘薯可引起  相似文献   

8.
甘薯黑斑病真菌常寄生在甘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干硬,上有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牛吃黑斑病甘薯后常发生中毒。该病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5月,尤以2—3月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9.
甘薯黑斑病真菌常寄生在甘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干硬,上有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牛吃黑斑病甘薯后,常发生中毒。本病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5月,尤以2—3月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一)采食黑斑病甘薯中毒 1.发病原因。甘薯黑斑病是一种甘薯霉菌感染。甘薯的裂口处、遭受虫害的地方,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受到霉菌侵害后,出现暗黑色烂斑,有苦味和臭味。甘薯醇、甘薯宁和甘薯酮是其主要有毒成分。毒素可溶于水并且对高温耐受性很强。有些养殖户,怕浪费或不注意,将带病的甘薯用来饲喂牛,导致牛中毒。  相似文献   

11.
徐淮地区甘薯藤资源丰富,年产甘薯藤150万吨,除部分鲜藤直接用于喂家畜外,绝大部分因不易保存而被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特进行了甘薯藤青贮及饲喂肉猪试验。一、甘薯藤青贮试验 (一)甘薯藤来源选自同土质生长的徐薯18号甘薯藤,于霜前、晴天时同时收获,收割后晾晒2—3小时,使水分含量70%左右,切碎(约1厘米)备贮(以手握碎料指  相似文献   

12.
该病主要是牛采食患有黑斑病的甘薯所引发的一种中毒病,多发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  1 发病机理  甘薯黑斑病的病原是一种霉菌,侵害甘薯的表皮破口处,使该部干枯、凹陷,形成不规则的暗黑色斑,病薯味苦,有特异臭味.有毒成分主要是甘薯酮、翁家酮、翁家醇,这些毒素能溶于水且耐高温,高温不易破坏毒素,因此煮熟的病薯及病薯干、病薯糟渣、洗病薯的水及感染毒素的甘薯苗,牛采食后都能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3.
甘薯渣是淀粉厂的下脚料,国内外每年废弃量相当大,严重污染环境。通过对甘薯渣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甘薯渣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是优质的饲料资源,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甘薯又称地瓜、红薯、山芋和红苕等,是奶牛等家畜常用块根类多汁饲料。但是当奶牛过多地采食了患有黑斑病甘薯时,便可引起以呼吸系统气喘、呼吸极度困难和皮下气肿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黑斑病甘薯中毒,俗称“喘气病”或“喷气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甘薯秧、花生秧的营养特点及其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年来甘薯秧、花生秧在奶业中的应用研究,分别从甘薯秧、花生秧的营养特点、营养成分以及作为粗饲料在奶业中的应用现状加以论述,有利于促进甘薯秧、花生秧的饲料化利用,促进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又称霉烂甘薯中毒,是牛采食一定量黑斑病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将该病的发生及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又称霉烂甘薯中毒,是牛采食一定量黑斑病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将该病的发生及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薯(又名红薯、山芋、地瓜),甘薯黑斑病的病原是一种霉菌,即甘薯黑斑病菌.此菌侵害于甘薯的虫害部分和表皮裂口上,甘薯受侵害后表皮干枯,凹陷,坚实,有圆形或不规则和暗黑色斑点,与周围界限明显.贮藏一定时间后,病变部表面密生刚毛,带甘臭、味苦、变黑干硬部分深约2毫米,有毒成分是一种翁家酮、甘薯酮和翁家醇,这些毒素能引起病牛肺水肿及呼吸困难甚至损害肾脏等.这些毒素抗温度力强,虽经高温处理亦不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甘薯的收获,常见有各地牛、猪、鹿等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报道,生产中应密切注意其防治。一、 病原甘薯感染了黑斑病真菌后,其表面干枯形成黑色凹斑,味苦,这种有毒的苦味物质称为翁家酮(ipomoeamaron),其化学成分为C15H22O3 ,属于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它的横切面可深达2~3cm内部干硬,浅黄色,与空气接触后变为黑褐色,人畜吃后均可中毒。事实证明,用煮有黑斑病的甘薯喂猪,无论生喂或熟喂,都能引起中毒。甚至发霉变黑的甘薯干做成酒,其酒糟喂猪引起中毒也有发生。二、症状张口喘气,鼻翼煽动,伸颈,…  相似文献   

20.
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了腐烂或带有黑斑病的甘薯引起中毒的一种疾病. 1病因黑斑病的病原是一种霉菌,这种霉菌能够产生甘薯酮、甘薯宁等有毒的呋喃萜烯类物质和一些能够使肺脏发生间质、气肿的成分,即使经烘烤或蒸煮处理,也不能破坏或消除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