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浙江省棉花品种演变和原良种增产效应两方面,说明棉花原良种繁育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几年棉花良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措施:有序更换新品种,相对稳定当家品种;重视原良种生产,完善良繁体系,搞好加工,确保棉种质量,备足备好棉种,实行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208-208
专门从事棉花原、良种科研、繁育、制种、收购、加工、销售、推广一体化经营和致力于棉花及棉种产业化发展的专业型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市棉花良种繁育实施办法刘一成顾炳芳吴美南缪金国(张家港市农业局215600)(张家港市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张家港市常年植棉面积15万亩左右,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之一,又是农业部种子项目点。在科技兴棉过程中,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良繁、轧花...  相似文献   

4.
皮逢 《油气储运》2005,(2):12-12
从山东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了解到,由于2004年棉花行情较差。影响今年棉花播种面积,2005年山东棉种需求量将有所下降,省内所制棉种将不仅能够满足供应,还会略有剩余。据介绍,2003年山东棉花良种繁育田面积为2.58万公顷,实收面积为2.32万公顷,其中常规棉种实收约2万公顷,杂交棉种实收0.28万公顷,总产种量可达2786.4万千克。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我区棉花生产发展较快,植棉面积已达260—280万亩,比1980年前扩大三倍多,成为河北省主产棉区之一。现又列为黄淮海重点开发区。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亩产却徘徊在八、九十斤。重要原因之一是:良繁推广体系不健全,再加棉种自身退化,即形成了引种数量多,对路优种少,混杂退化快、更新换代慢的格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此,在调查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良棉厂为核心,地、县种子站、原种场,地区农科所参加的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服务中心,实现了厂(良棉厂)场(原种场)区(良繁区)站(种子站)四结合;种、管、收、轧四配套,生产、加工、销售、推广一条龙的良种综合系列化配套体系。做到了任务明确、分工合作,把良  相似文献   

6.
为使2007年度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提出,要在稳步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国家将继续实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棉种市场管理,加快棉花优良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广棉花生产保险,大力引导棉农投保;规避自然灾害等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一、困境1.棉农收入和植棉面积逐年减少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530多万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不到400万公顷,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公顷。籽棉单产连年徘徊在每667平方米225~250公斤。同时,农业投入品和用工价格却逐年上涨,更使得棉农种植收益大幅下降。2.棉种行业亏损,棉种市场混乱一方面棉花品种繁多,市场混乱,企业没有且难以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种和品牌,不能形成一地一品的主推高产优质品种。加上棉种市场价格居高  相似文献   

8.
棉花的群众性选种运动,一九四九年首先在华北棉区大规模地倡导实行,一九五○年推及全国各主要棉区,两年来已在广大地区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基础,收得了显著的成效;证明依靠群众每年连续不断的选种,不仅是保持现有改良棉种,巩固和扩大良种推广成绩的必要方法,而且是普遍提高群众原有棉种,产生新的改良棉种的基本途径。河北省石家庄市两年来认真贯彻棉花选种工作,棉田普遍表现了整齐多收的结果;山西省解县植棉劳模曲耀离,一向重视田间选种,他  相似文献   

9.
<正> 洛阳地区坚持以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开展技术协作,经过五年努力,改变了棉花品种的多、乱、杂状况,实现良种区域化,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洛阳地区是我省主。1956——1966年曾有三次全区性棉种更新,都是沿着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2004,(8):48
商丘市禹科棉花种业有限公司是以中棉所、省农科院棉油所和市棉办为依托,集科工贸为一体,农工商相结合的商丘市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1200m2办公楼一座,棉花良种繁育及产业化开发基地1333公顷。拥有年加工生产1500吨优良棉种、2000吨优质原棉的现代加工厂一座及配套齐全的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38-138
为使2007年度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提出。要在稳步扩大棉花优势区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国家将继续实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棉种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四川植棉业发展迅速,这与战时四川植棉业的推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解决战时四川棉荒问题,在四川省府各级机关和团体的指导下,通过颁布棉业政策、调整农事机构、提供棉贷等措施,从设立特约棉种繁殖场及示范棉田、棉种管理区、轧花厂以及培养技术人才、口头和文字宣传新技术等方面入手实施推广。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川省的植棉面积,而且促进了川省棉花产量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四川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政策的引导,种粮收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去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了67万公顷,今春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呈现增加趋势.去年晚秋黄淮棉区大范围、高强度、连续降雨,导致棉花普遍减产减收,植棉效益大幅下滑,致使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预计今年棉花面积将大幅减少.据年初全国11个农业大省的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河北省棉花面积将比去年减少12.67万公顷,至今年1月底全省棉种销售量仅为需求量的1.5%,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在去年下降11%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豫、皖、鄂等省反映,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也都减少.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棉种产业化的建设,以推广杂交棉为依托,以市场、基地、科技为基础,以质量、效益、发展为中心,以股份制企业为龙头,依靠行政和经济手段,有机地把棉花新品种选育、科技开发、良种繁育、加工销售和推广应用相结合,并积极创造各项条件,实施名牌战略,坚持“五统一”管理原则,培育出较为成熟的商品化棉种消费市场,从而使我省棉种产业逐步走上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一体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优质高效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抗虫棉(简称抗虫棉)以其具有对棉铃虫幼虫较好的抗性,被广大棉农所接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另外,现阶段我国棉花育种单位增多,培育抗虫棉品种速度快,类型多,品种更换速度快。为适应抗虫棉生产的发展,满足抗虫棉棉种市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我们探索出抗虫棉优质高效繁殖技术,自2000年示范推广以来,至2003年,累计制种3000hm^2,种子田内围铃率69.2%,霜前花率88.7%,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景县棉麻公司良种繁育结硕果(本刊讯)景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衡水地区的一个产棉大县,全县共有32个乡镇,84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44.6万人,耕地面积119.4万亩。棉花是全县工农业生产和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八四年植棉面积达33.39万...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博州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棉花良种繁育,把加强棉花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带动了博州棉花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棉种产业化是发展我省植棉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辽宁具有实施棉种产业化的育种优势和基地网络优势。笔者认为,辽宁要实现棉各产业化,应抓好4个主要方面,即抓住优势,完善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把握重点,建好种子加工生产线;协作攻关,突破种棉购销体制障碍;强化培训,完善棉种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尉氏县棉花良种加工厂是国家在七五期间发展的第一批优质棉基地县的配套项目之一。多年来一直坚持集科研、繁育、生产、经营棉花优良品种于一体,拥有1600万元的固定资产,56人的科研队伍和480名熟练的生产人员。拥有6.7公顷的棉花科学育种园区,1066.7公顷的棉种繁育基地,有2-2-5型籽棉加工一条龙作业生产线,0.5吨/小时棉种磨砂生产自动包衣、计量包装生产线和1吨/小时泡沫酸种子脱绒处理生产线,以及全套的棉种监测仪器、设备。2001年取得省发500万元注册资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2002、2003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棉种和棉花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